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99m)T_c-5-PMT(~(99m)T_c-N-吡哆-5甲基色安酸)于1982年首由日本学者M.Kato Azulne提出作为优良的肝胆显像剂。1984和1985年,日本长谷川义尚首先报告将~(99m)T_c-PMT用于肝细胞癌及其转移灶的阳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我院亦于1984性显年6月开始用~(99m)T_c-PMT进行肝肿瘤显像,到1988年10月底止共作了308例次,其中1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31例中,原发性肝癌104例,肝细胞腺瘤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12例,继发性肝癌5例,肝囊肿2例,胆管细胞癌、肝脂肪变性、新生肝、肝手术疤痕及肝硬化各1例。研究结果证明~(99m)T_c-PMT延迟显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61.6%,将异性为95.8%。特别适用于原发性肝癌的定位诊断,和原发性肝癌转移灶及AFP阴性病人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本法  相似文献   

2.
1982年Kato报道了~(99m)锝-吡哆醛-5-甲基色氨酸(Tc~(99m)-PMT)肝胆显像剂的合成和动物实验结果。经国外一些单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制剂具有肝脏摄取率高,肝肠通过快,尿路排泄少,拮抗血清胆红素能力强等特点,是目前较理想的肝胆显像剂。我室参考国外文献采用氯化亚锡还原法制备了~(99)Tc-PMT,初步动物实验结果满意。本文是该项研究  相似文献   

3.
~(99m)锝-甲溴苯宁(~(99m)Tc-mebrofenin)为一较新的放射性肝胆显像药物。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用,证明其毒性小,使用安全,肝胆特异性高。与其他同类肝胆显像剂相比较,静脉注射~(99m)锝-甲溴苯宁后更为迅速地被肝脏摄取、分泌并经由胆道系统排入肠道;它与胆红素的竞争能力更强,肝脏通过时间短,胆汁中分泌量多且泌尿系排出量小,因而肝、胆影像清晰且能应用于高胆红素血症病例。本组病例血清胆红素最高达28mg%,临床试用结果满意。~(99m)锝-甲溴苯宁是较为理想的放射性肝胆显像剂,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证婴儿核素~(99m)Tc-EHIDA肝胆动态显像质量和技术的关键。方法通过对该院核医学科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763例婴儿核素~(99m)Tc-EHIDA肝胆动态显像图像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保证婴儿核素~(99m)Tc-EHIDA肝胆动态显像质量和技术的关键。结果保证婴儿核素~(99m)Tc-EHIDA肝胆动态显像质量和技术的关键,包括肝胆动态显像前的准备、显像剂的制备与质量要求、SPECT的质量控制和图像采集、图像的正确分析与处理、技术人员对于质量管理意识的提高等。结论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严把显像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减少技术差错,不断提高婴儿肝胆动态显像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为诊断医师提供高质量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99m)Tc-MIBI肝胆动态显像是否可用于婴儿肝炎综合征和先天性胆道闭锁的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4例~(99m)Tc-EHIDA SPECT肝胆动态延迟显像肠道不显影而最终临床诊断为胆道闭锁的患儿作为观察组,10例同期临床诊断为肝炎综合征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在行~(99m)Tc-EHIDA肝胆显像后次日行~(99m)Tc-MIBI肝胆显像;对比分析~(99m)Tc-EHIDA与~(99m)Tc-MIBI肝胆显像在婴儿先天性胆道闭锁及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影像特征。结果 34例观察组和10例对照组~(99m)Tc-MIBI肝胆显像均出现肠道显影,且肠道放射性分布出现时间较早,提示肠道放射性并非来自肝胆排泄而是肠道自身的摄取。结论对于~(99m)Tc-EHIDA SPECT肝胆显像肠道未出现放射性核素影像的黄疸患儿,~(99m)Tc-MIBI肝胆显像对于婴儿肝炎综合征和先天性胆道闭锁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6.
~(99m)锝-甲溴苯宁(Mebrofenin)被认为是当前最优良的一种肝胆显像剂,作者参考有关文献后,进行试制获得成功,经初步动物实验,证实该显像剂能使肝胆清楚显像,值得今后在临床上试用。  相似文献   

7.
试制了肝胆显像剂~(99m)Tc-PHMT,临床试用表明具有肝胆通过快,尿路排泄少和拮抗胆红素能力强的特点。1例血清胆红素高达22mg%的患者亦获得了较满意的肝胆显像结果。  相似文献   

8.
蔡宗萍  李少林 《重庆医学》1994,23(4):194-195
本文报告用五价锝标记的二疏基丁二酸(~(99m)Tc(v)-DMS)作为肝癌的阳性显像剂,应用于55例包括35例肝癌和20例良性肝病的SPECT。结果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88.6%,特异性95.0%,准确性90.9%。而B超,X线CT和AFP的肝癌诊断敏感性各为57.7%,69.2%和71.4%。结论认为~(99m)Tc(v)-DMS是一种较好的肝癌阳性显像剂。  相似文献   

9.
齐永帅  李贵平 《医学综述》2014,(11):2047-2049
新生儿阻塞性黄疸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病因复杂,其鉴别诊断仍然是一个难点。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对新生儿阻塞性黄疸尤其是先天性肝外胆管闭锁和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优势。在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剂中以标记放射性同位素锝(99Tcm)发展最快,具有适宜的半衰期(6.02 h)和(140 keV)低能γ射线。目前,多数99Tcm标记的肝胆显像剂受高胆红素的影响,诊断的准确性普遍不令人满意。探讨具有肝摄取率高,排泄时间短,胆红素影响小的99Tcm标记的肝胆显像剂,将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糖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糖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ma embryonic antigen,CEA),对几种恶性肝占位病变的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诊断为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癌、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腺瘤、肝囊肿、肝局灶结节性增生(FNH)共936例的病历资料,其中肝胆管细胞癌129例,肝细胞癌579例,肝转移癌67例,FNH 3例,肝囊肿63例,肝腺瘤9例,肝海绵状血管瘤86例。以上病例除肝囊肿以影像学诊断或病理诊断结果确诊外其余均以病理诊断确诊。结果诊断肝胆管细胞癌时CA125与CA199的诊断效能较好,其诊断界值分别为13.97 U/ml与17.52 U/ml;诊断肝细胞癌时AFP诊断效能较好,诊断界值为4.26 ng/ml;在肝细胞癌患者中,HBsAg(+)组患者AFP诊断界值4.26 ng/ml,HBsAg(-)组患者诊断界值4.28 ng/ml。对肝转移癌,上述5种肿瘤标志物的诊断效能较差,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未超过70%。结论使用试剂盒的诊断界值,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诊断效能的下降。作为初筛指标,建议当CA125诊断界值超过13.97 U/ml,CA199诊断界值超过17.52 U/ml时,应考虑肝胆管细胞癌的可能性;AFP超过4.26 ng/ml时考虑可能为肝细胞癌,上述情况应进一步进行影像学及必要的检查进行排除。肝转移癌未发现上述肿瘤标志物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SPECT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SPECT全身骨显像用于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本文报告9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显像剂为~(99m)Tc-MDP 555~740 MBq,仪器采用ADAC GENESYS-DPS 33000型SPECT系统,双环支撑的方形探头有效视野为50.8  相似文献   

12.
~(201)Tl心肌灌注显像已成为冠心病临床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无创作手段,但由于~(201)Tl的核性质及价格等方面的原因,限制其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99m)Tc标记的甲酯异丙基异腈(~(99m)Tc-Carbomethoxy isopropyl isnoitrile,~(99m)Tc-CPI)是~(99m)Tc标记的异腈类化合物中较有希望的一个心肌显像剂,除了~(99m)Tc的核性质适宜和价格低廉外,还具有肺、肝清除较快、心肌图像清晰等优点,国内外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比较满意。文献  相似文献   

13.
五价锝标记的二巯基丁二酸(~(99m)Tc(V)-DM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亲肿瘤显像剂,其亲肿瘤作用显著优于已在临床广泛使用的~(67)Ga-枸橼酸等.但在肝脏等内脏肿瘤显像中的应用已被很多文献所否定,国内外尚无应用于肝癌的报道.重庆医科大学基础核医学教研室李少林等对~(99m)Tc(V)DMS的标记方法和条件加以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肝受体显像剂~(99m)Tc-NGA一步法冻干药盒的制备,在探讨各种标记条件对放化纯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最佳标记方案和质控方法。资料表明,此药盒无菌无热原,无毒副反应,操作简便快速,有效期>3个月,~(99m)Tc-NGA产率>95%,体外稳定性>4小时,动物显像和临床试用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诊断在鉴别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9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63例肝细胞癌患者及20例肝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对所有患者行B超检查和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CT诊断肝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1%,肝胆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0%;B超分别为77.8%和55.0%,CT诊断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B超.肝细胞癌患者中合并肝硬化、HBsAg阳性、AFP升高等人数明显多于肝胆管细胞癌患者,合并结石及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少于肝胆管细胞癌;CT诊断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存在特异性差异.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与延迟扫描能有效提高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且可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影像学检查结果 对二者进行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核素心肌显像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过去最常用的心肌显像剂~(201)T1的价格极贵,自1984年Pen-deletow首次采用~(99m)Tc标记的异腈化合物进行心肌显像的动物实验后,1986年国外又报道了新的异腈化合物——2-甲基-2-异氰基丙酸甲酯(carbomethoxyisopropyl isonitrile,简称CPI),其心肌摄取率较高,而肺和肝的摄取率均较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心肌显像剂。作者合成了CPI,并对其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心肌显像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99m)TC—葡庚糖酸钙(GH)对脑和肺的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对肝癌亦见癌组织对~(99m)Tc—GH 有不同的摄取,但对肝的良性病变如  相似文献   

18.
~(99m)Tc-L,L-乙基半胱氨酸二聚体(ECD)是一种中性脂溶性化合物,它和~(99m)Tc-d,1-HMPAO一样能够通过完整无损的血脑屏障(BBB)并较长时间地滞留在脑内,可望成为一种SPECT脑灌注显像剂。同时它制备较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区711例肝脏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肝脏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2003年2月至2007年2月经外科手术切除的711例肝脏肿瘤病理资料.结果:本组711例肝脏肿瘤患者中,瘤样病变、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分别占肝脏肿瘤的8.30%(59/711)、9.14%(66/711)和82.56%(586/711).其中最常见的3种肿瘤分别为肝细胞癌占79.17%(551/711),肝海绵状血管瘤占7.90%(56/711)以及胆管细胞癌占2.59%(17/711).本组肝细胞癌中82.26%(452/551)的病例合并肝硬化,86.12%(459/533)HBsAg阳性.17例肝胆管细胞癌有4例(23.53%)合并肝吸虫,2例(11.76%)合并胆管结石.结论:广西地区肝脏肿瘤病变中,绝大多数为恶性.良性以海绵状血管瘤居多,恶性则以原发性肝细胞癌为主,其次为肝胆管细胞癌.其中肝细胞癌的发生与乙肝及肝硬化病史相关;肝内胆管癌的发生与肝吸虫及胆管结石病史相关;其余肿瘤无特殊病史关联.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肝脏肿瘤应力争肝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较胆红素竞争能力更强,肝胆显象更为清晰的放射性显象剂,作者根据构效关系原理,设计合成6个化合物。与临床应用的~(99m)Tc-Etifenin和更佳的~(99m)Tc-甲溴苯宁配对进行初步动物筛选,6个化合物的结果均优于~(99m)Tc-Etifenin,类似于~(99m)Tc-甲溴苯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