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佳佳 《北方药学》2019,16(7):85-86
目的:探究枳术宽中胶囊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4例老年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枳术宽中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清除率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上皮内瘤症状、肠化生症状及萎缩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治疗后观察组HP清除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67.57%(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皮内瘤症状评分、肠化生症状评分及萎缩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老年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HP清除率,改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中NF-κB p65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Hp阳性萎缩性胃炎80例、Hp阴性46例,比较两组患者NF-κB p65蛋白、bcl-2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Hp阳性组NF-κB p65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bcl-2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Hp阴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中NF-κB p65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均呈上调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雷贝拉唑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采取随机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12.65±2.36)、(13.42±2.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0.86±2.30)、(20.19±2.4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高效;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siRNA下调CDX2基因表达,探讨人胃癌SGC-7901转染前后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变化。方法:针对CDX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siRNA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将SGC790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5-Fu组、siRNA组和联合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CDX2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CDX2蛋白在空白对照组和脂质体组中高表达,在5-Fu组、siRNA组和联合组中低表达,其中以联合组表达量最低;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1.36%±1.98%、43.36%±1.03%、49.14%±2.73%和73.40%±4.58%,其中以联合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X2-siRNA质粒转染SGC-7901细胞后,CDX2基因蛋白表达受到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受到抑制,CDX2-siRNA能够增强人胃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乌梅丸"加减治疗,对照组予"曲昔派特"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评估疗效及PGⅠ、PGⅡ、PGⅠ/PGⅡ.结果 治疗组治疗慢性萎缩性炎有效率达77.0%,对照组有效率达56.7%,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PGI均较前升高(P<0.05),PGⅡ均较前降低(P<0.05),PGⅠ/PGII均较前升高.治疗组治疗后PGI、PGⅡ、PGI/PGⅡ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梅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明确疗效,且可升高PGⅠ、PGⅠ/PGⅡ,降低PGⅡ,提示可能具有改善胃粘膜病变情况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炎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服用胃炎胶囊,对照组50例服用摩罗丹.观察疗效、胃镜、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70%;治疗组在胃镜、胃粘膜病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胃炎胶囊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7,(4):868-870
目的:评价胃康灵胶囊与奥美拉唑对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患者共6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胃康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为72.73%(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3.03%和9.09%均低于对照组为24.24%和33.33%(P<0.05)。结论:胃康灵胶囊与奥美拉唑联用治疗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显著,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三九胃泰胶囊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黏膜萎缩、活动性炎性反应、肠化生方面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延黄消心痛胶囊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大鼠Bax、Bcl-2蛋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干预心肌梗死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延黄消心痛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奥心血康对照组,药物干预7d后,结扎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梗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ax、Bcl-2蛋白表达;应用TUNEL法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区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模型组的Bax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干预药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的Bax蛋白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②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药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均与假手术组、模型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延黄消心痛胶囊能够抑制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张赟  陈祎  马亮  文建力  王剑  曹颖 《贵州医药》2022,(5):785-786
目的 探讨尾侧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M)及肠型胃癌(GC)中的表达。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DX2在胃粘膜、IM、上皮异型增生和肠型GC中的表达;Spearman相关性分析CDX2表达与IM分型分级、异型增生分级以及肠型GC分化的相关性。结果 与胃粘膜组相比,IM组CDX2高表达病例百分率显著增高(P<0.01);与IM组和异型增生组相比,肠型GC组CDX2高表达病例百分率降低(P<0.01,P<0.05);异型增生组CDX2高表达病例百分率稍低于I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X2表达与肠型GC癌细胞分化相关(Rho=0.3491,P<0.01),癌细胞的分化越低,CDX2表达也越低,CDX2表达与IM分型及分级、异型增生分级不相关。结论 CDX2蛋白可能参与了肠型GC的恶性转化,可能在肠型GC发生发展中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Wnt5a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核酸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肠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胃癌组(每组20例)的Wnt5a mRNA和Wnt5a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Wnt5a mRNA阳性细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Wnt5a蛋白阳性细胞浆或细胞核膜出现棕黄色颗粒,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肠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及胃癌组的Wnt5a mRNA、蛋白阳性率均分别为30%、40%、45%、65%及85%,其中胃癌组高于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肠化生组(均P<0.05)。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肠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与胃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Wnt5a的过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枳术宽中胶囊联合维酶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南开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63例。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1.2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枳术宽中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病理学指标慢性炎症程度、活动性、萎缩度、肠化生、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06%)比对照组高(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慢性炎症程度、活动性、萎缩度、肠化生、HP感染评分明显减轻(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轻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的CRP、IL-1β、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PGE2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的CRP、IL-1β、TNF-α低于对照组,PGE2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联合维酶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减轻胃黏膜症状,降低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梅朝阳 《药品评价》2021,(3):187-189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AG)经益气和胃胶囊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收治的AG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伊托必利,观察组予以益气和胃胶囊联合伊托必利,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胃功能[血清胃蛋白酶原(PG1/PG2)、胃泌素]、血清miR-32、miR-129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G1/PG2、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iR-32水平低于对照组,miR-129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9%与对照组1.8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和胃胶囊联合伊托必利治疗AG能通过调节miR-32、miR-129表达改善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加味四君子汤联合甲硝唑、叶酸三联治疗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中医辨证属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黏膜改变及CdX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将68例脾虚血瘀型胃脘痛,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为萎缩性胃炎和(或)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三联组给予加味四君子汤100ml 2/d,联合甲硝唑200mg 2/d、叶酸10mg 3/d;对照组仅给予甲硝唑200mg 2/d、叶酸10mg 3/d。甲硝唑服用1周,其他药物服用至第24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黏膜病理、CdX2基因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三联组临床症状缓解、病理改变逆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三联组治疗后CdX2基因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弱(P〈0.01)。结论:脾虚血瘀与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关系密切,加味四君子汤三联疗法能有效地改善症状,一定程度逆转胃黏膜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并能降低CdX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ivin、Caspase-3蛋白在不同胃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哈里逊国际和平医院确诊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 atrophic gastritis)的患者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非肠化的患者30例、CAG伴肠化的患者30例以及胃癌患者30例(其中低分化组10例、中分化组10例、高分化组1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和比较各组患者胃病变组织中Liv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AG非肠化、CAG伴肠化和胃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0%、43.3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中、高分化胃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AG非肠化、CAG伴肠化、胃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53.33%、46.67%、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中、高分化胃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Liv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05,P<0.05)。结论 Caspase-3与Livin蛋白的表达失调促进了胃癌的发生,二者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胃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P阳性萎缩性胃炎行丽珠胃三联联合胃复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丽珠胃三联治疗,观察组施加胃复春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比较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17%、68.29%、21.9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56%、95.12%、7.32%(P<0.05)。结论:HP阳性萎缩性胃炎行丽珠胃三联联合胃复春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尾型同源转录因子-2(CDX2)和糖链抗原242(CA242)蛋白表达与老年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0例老年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CDX2和CA24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老年结直肠癌组织中CDX2阳性表达率(65.6%)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93.3%,P<0.05),而CA242蛋白阳性表达率(75.6%)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0.0%,P<0.05).CDX2和CA242蛋白的表达与老年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DX2与CA242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5).结论 CDX2和CA242蛋白表达与老年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老年结直肠癌预后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普通降糖药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SOX)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SOX方案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糖水平均得到了明显改善,2组比较,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8%,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SOX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香砂养胃丸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替普瑞酮胶囊,5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香砂养胃丸,9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胃黏膜评分、生理健康总评分(PCS)、心理健康总评分(MCS)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5%、9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评分均显著降低,而PCS和MCS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养胃丸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