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燕子 《阴山学刊》2014,(1):46-49,94
网络时代的文学文本多以超媒体文本类型为主。博客文学、微博文学、微信文学等不同种类的网络文本,都是技术与文学的结合体,他们的文学性探讨必须在超媒体文本特点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言说。超媒体不是简单的将超文本与多媒体进行叠加。它既要处理超文本和多媒体之间的内容安排的设计问题,又要解决两种技术结合带来的组合问题。超媒体文本的互文性...  相似文献   

2.
在超文本网络中,读者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路径,探索别样的故事类型。《十二蓝》是超文本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共包括269个链接、96个辞片,8个文本人ffl。小说立体网状结构,处处流淌的意识流,水、死亡、色彩等意象的隐喻之意,角色关系的流转变换等,使得作品犹如一座电子迷宫,在迷宫中探索潜藏的故事,这是与印刷文学迥然有别的文本旅行。通过对《十二蓝》的细读,有助于读者应对超文本时代的阅读革命。  相似文献   

3.
超文本文学是数字化时代网络文学创作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它的产生,有赖于互连网和超文本技术的充分发展。与传统文学相比,它有着鲜明、独特的特征,如结构上的超链接性、书写上的互动性、写作载体的超文本性、表现方法的超媒体性、传播方式上的互文性等。超文本文学的出现,给传统文学带来很大的冲击,如它对传统叙事的重新解读,但它的出现同时也丰富了文学的样式,繁荣了当下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4.
文学文本在后现代媒介时期悄然转化,由文本走向了超文本。超文本对传统文本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超越:其一,非线形的文本结构对传统文本线性结构的超越;其二,读者地位得以提升,读者参与创作;其三,传统的阐释观念发生变革。超文本在兴起的同时推动了图像化时代的来临,文学走向了图像社会的边缘。  相似文献   

5.
"数字文学"(Digital Literature)是近年来数字科技、数字媒介催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文学样式.文学媒介构成文学存在性要素的相关研究构成了数字文学命名的学理依据,而当代数字文学的生产现实则是数字文学研究的现实依据.数字文学在所指范围上大于一般而言的网络文学,"数字"而非"网络"才是此类文学的最终媒介决定力量.较之于网络文学,数字文学的提法更具涵盖力,更能揭示这种文学的根本性质.按传播形态,数字文学可分为网络文学和非网络数字文学;按文本形态,数字文学可分为平面文本文学和立体超文本文学;按符号形态,数字文学可分为文字符号文学和复合符号文学.  相似文献   

6.
链接是网络超文本结构中最核心的要素,指的是将一个超文本呈现为有意义的联系的语义网络的基本结构,它包含着一些形形色色的修辞类型,如隐喻、转喻、提喻、夸张、反复、同一、顺序和因果以及词语误用等。与传统文本的阅读或写作依赖于提纲式和三段论的原则不同,网络超文本开放了拼装和并置文本的可能性。网络是庞大和包揽一切的,读者必须学会批判性超阅读。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主要指网上文学 ,它与传统纸质文学没有本质区别。超文本不属于文学。网络带不来文学自由。文学 ,包括网络文学已无向前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网络世界最流行的表意媒介,超文本已经成为文学的新面目和存在的新形态,它以自身超链接、非线性、多路径的特性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方式和理念,从读者主体作用、文本间性以及文本意义不确定性等三个方面对读者接受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游荡网络的文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这篇论文认为 ,网络原创文学表明 ,网络介入了文学生产的全过程。这彻底改变了已有的文学社会学 ,网络空间的文学权威殒落了。其次 ,网络语言的“速食化”倾向将对文学语言产生深刻影响。此外 ,网络技术形成的超文本对于传统的线性文本结构具有巨大的冲击力量。  相似文献   

10.
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文本历来就存在互文性关系,现代主义文艺创作更充分地探讨了互文性的可能。这种文化积累与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科学关于超文本技术的发明合流,预为网络的超文本的可能性作了观念形态与可操作性的两方面准备。近年的网络超文本写作的尝试证明了文本开放性的无限前景。但当前在建设网络文化资源信息库过程中,对大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时,却因文本格式的门户林立与简单的文字OCR处理,造成文化资源的封闭状态。网络文化资源开放性的超文本构建,有待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文化产权观念的调整与相应法律法规的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