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阿曼Yibal油田首次用连续油管(CT)钻的5口井的结果表明,过油管欠平衡连续油管钻井(CTD)技术可安全、成功地用于油田钻井。对于为小油藏目标而进行的超小井眼钻井来说,CT装置要胜过常规钻机。初步试验表明,这种技术仅适合在适当条件下使用。欠平衡钻井可使CTD达到80m/hr的机械钻速和1000m的水平跨度。  相似文献   

2.
Crou.  PC  赵佩华 《国外油田工程》1998,14(3):26-27
本文介绍了水平钻井近十年的发展状况及相关技术,如多侧钻井、连续油管钻井、再入钻井、小井眼钻井、欠平衡钻井、清洁钻井液技术和井下分离技术等对水平钻井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低成本高效率的钻井技术,在井深1 000 m以内的井,过油管重入钻井和欠平衡钻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被认为将是替代常规钻井方法的钻井新技术。在回顾连续油管钻井技术背景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连续油管的可靠性、连续油管钻井流体摩擦压力损失和连续油管钻井携岩技术、连续油管钻井关键技术理论研究进展。介绍了连续油管钻井装备和工具的最新发展和应用,阐述了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微小井眼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发展现状,对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阿曼Yibal油田首次用连续油管(CT)钻的5口井的结果表明,过油管欠平衡连续没管钻井(CTD)技术可安全、成功地用于油田钻井。对于为小油藏目标而进行的超小井眼钻井来说,CT装置要胜过常规钻机。初步试验表明,这种技术仅适合在适当条件下使用。欠平衡钻井可使CTD达到80米/小时的机械钻速和1000米的水平跨度。  相似文献   

5.
连续油管之所以成为理想的欠平衡钻井工艺设备,原因就在于它没有钻柱连接工序,可以实现全过程的欠平衡.它还适用于酸性气井钻井和含气油井修井,可解除气体在地面泄漏的风险.通过压力调整工序,完钻后可以不压井,一直保持欠平衡状态至生产阶段.连续油管还可以实现井下导向、测井和测压.  相似文献   

6.
1前言欠平衡钻井技术(UBD)对海上枯竭油藏和带有特殊钻井问题或低油藏压力的新油田有广泛的应用。该项技术在陆上不同地区具可靠的商业价值,使用该技术已对一些并和油田带来活力。海上欠平衡钻井系统的开发还在早期阶段。迄今,海上已用连续油管取代常规修井。根据工业标准,海上作业需要,实际大平衡钻井从现有的钻井设备中需不同方法和系统设计,该技术基于现有钻机或修井机的连续油管作业,但也包括连续油管和强行下入装置。在常规的海上平台这是一项可靠的钻井/完井技术,该技术在成熟的或复杂的边际油田有优势。欠平衡钻井在海上…  相似文献   

7.
欠平衡钻井和高温高压钻井具有不同的难题。一种独特的新型马达解决了这些难题,它使连续油管钻井、侧钻井、分枝井钻井,以及地热井有了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连续软管钻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卫红 《钻采工艺》2001,24(1):56-59
随着连续软管(CT)技术和钻井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连续软管钻井(CTD)已成为国外钻井技术的热点,连续软管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在概述连续软管发展史的基础上,叙述了连续软管钻井的优缺点、连惯软管钻机系统、次平衡连续软管钻井及连续软管过油管侧钻技术,介绍了国外石油公司利用连续软管钻井的先进经验,混合型连续软管钻机系统优于常规钻机系统。连续软管钻井是进行欠平衡钻井的一种最好方法。目前连续软管主要用于老井重钻中的水泥塞开窗侧钻作业。我国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连续油管钻井(CTD)技术已日益广泛地得到应用。CTD技术广泛应用于再钻井和多分支井的钻井中,连续油管(CT)欠平衡钻井可用于通过降低地层损害、提高产油量以及提高机械钻速。同时,该技术有助于减少循环漏失和压差卡钻等问题,已设计出一种新式底部钻具组合(BHA)来与当前及今后的CTD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连续油管(CT)技术和钻井技术的发展,90年代初连续油管钻井(CTD)技术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有很大发展。目前,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已用于侧钻水平井、多侧向水平井和欠平衡条件下钻井,可提高机械钻速、钻井效率、安全性和减轻劳动强度、降低钻井成本。我国早已引进连续油管装置,但多用于修井作业,尚未开展连续油管钻井的试验。文中介绍了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的地面设备和底部钻具组合、特点、实施情况和发展趋势,最后为在我国发展该项技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连续油管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气存在于盆地沉积层中,由于聚集机理特殊,不能用常规方法开采。连续油管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已在钻井、压裂、冲砂等领域得到应用。在页岩气开采中采用连续油管技术,即,欠平衡钻井、水平井拖动酸化、压裂等,将使这些能源具有开发价值。美国的开发实践也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我国应加强连续油管设备研究及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欠平衡钻水平井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欠平衡钻水平井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和加拿大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钻井技术,具有单井产量高、钻速快、避免井下事故等优势,已在国内外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该技术在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广泛开展欠平衡钻水平井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在总结国内外现有欠平衡钻水平井技术理论研究和钻井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技术在国内外应用中与连续油管、旋转导向、EM-MWD和全过程欠平衡相结合的新技术,并结合欠平衡钻水平井的技术优势和现代钻井工艺的发展方向展望了其发展趋势,这对国内开展欠平衡钻水平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连续油管钻机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总结连续油管钻井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常规连续油管钻机、复合连续油管钻机和连续油管旋转钻机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连续油管钻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连续油管钻井技术能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开发油气藏的目的,具备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等优点,体现了国际石油钻井技术发展的总趋势。预测连续油管钻机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钻井装备。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_2连续油管钻井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超临界CO2流体具有接近于气体的低黏度和高扩散系数,同时具有接近于液体的高密度。与氮气、空气、液体、充气液、泡沫等钻井流体相比,超临界CO2流体的密度变化范围较宽,这一特性使得超临界CO2为井下马达提供足够扭矩的同时,还能保证井底的欠平衡状态。即使超临界CO2流体侵入储集层,也不会对其造成伤害,相反还能进一步增大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流动阻力,提高采收率。同时超临界CO2射流破岩速度较水射流快得多,而且破岩门限压力也非常低,在利用连续油管进行超临界CO2喷射钻井时,可大大降低连续油管钻井系统的压力,扩大连续油管的作业范围,更适合小井眼、微小井眼、超短半径水平井、复杂结构井等钻井。超临界CO2连续油管钻井将为钻井带来一次全新的技术创新,也将成为特殊油气藏开发的高效钻井技术。图10表1参15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连续管钻井装备、钻具组合和钻井工艺的不断发展,连续管钻井技术作为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安全可靠的新技术,已成为钻井领域的技术热点。介绍了连续管钻井系统的构成; 总结了连续管钻机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 分析归纳了典型连续管钻具组合的结构及特点。提出了连续管钻井系统在国内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连续管钻井技术与装备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国外技术发展和应用实践表明,连续管钻井技术将成为利用钻井工程技术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重要手段。研究总结了连续管钻井技术的系统构成和技术特点,认为此项技术的最佳应用点是应用欠平衡工艺实施老井加深和过油管侧钻。分析归纳了连续管钻机的典型结构型式,认为连续管钻机的种类繁多,个性化特征鲜明,完全采用连续管钻井技术钻新井,钻深会受到很大限制。研究分析了连续管钻井工艺过程,提出了实施连续管钻井工程项目的基本程序,认为采用连续管钻井技术和欠平衡工艺进行老井重入加深、老井重入钻水平井和过油管侧钻将在油田增产、难动用储量开采、利用现有井筒低成本开采深部储层、提高最终采收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各油田用户对连续管钻井、压裂及深井、超深井开发的需求,突破国外对高强度连续管制造技术的垄断,国家石油天然气管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研制出首盘国产规格为Φ50.8 mm×4.44 mm CT100钢级高强度连续管。通过国家石油管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第三方检测,其各项理化性能合格,满足API SPEC 5ST标准要求。国产CT100连续管可承受高载荷,适合深井、超深井作业,尤其在页岩气开发中进行多段压裂、钻磨桥塞等作业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8.
注入头是连续管装备的核心部件。介绍了连续管注入头的发展起源,并对现今连续管注入头的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对注入头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建议国内加大对连续管钻井装备,特别是钻井用注入头的研发力度,加快连续管装备国产化进程,为我国连续管钻井技术的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