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合业务局域网正向着高速率、较大地理范围和多工作站的方向发展。所以必须相应发展更有效的介质访问协议。混合多路访问协议结合了随机争用协议和令牌协议的优点,在轻重负载情况下都有好的时延和吞吐量性能。但在中等负载情况下以及在活动站比总站数少很多时,混合多路访问协议不能保持高的效率。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混合多路访问协议ADHYMAP,它是CSMA/CD、隐令牌协议和本文提出的一种预约访问协议的结合。目的是利用预约访问协议改善中等负载特性,以及支持活动站比总站数少很多的情况。因此,ADHYMAP能够支持较大的网络规模,可以应用于大城市网络(MAN)。ADHYMAP是分布式的,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在ADHYMAP中还引入了话音优先权机制和流量控制措施。最后,与其它协议的时延-负载特性以及随活动站数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对比。  相似文献   

2.
在Loop型单向总线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循环服务功能的虚令牌介质访问控制协议——ADRR协议。该协议能保证传输延时有界并有很高的信道利用率。因此很适合图象、话音、数据的综合传输,其性能要优于CSMA/CD和其它虚令牌DAMA协议。  相似文献   

3.
p-坚持CSMA/CD协议在计算机终端数据发送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针对计算机终端中p-坚持CSMA/CD协议的信道利用率的问题进行研究,为了能更好的利用信道发送数据,提高信道利用率,采用了统计方法中的贝叶斯决策统计理论,通过全概率公式拆分,对p-坚持CSMA/CD协议中的参数p进行动态自适应拟合的一种CSMA/CD协议方法,并进行改进使之有更好的信道利用率。用MATLAB2010a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得出改进后的自适应p-坚持CSMA/CD协议比静态的p-坚持CSMA/CD协议对信道有高20%左右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个被称为CSMA/PRI的改进MAC协议用于通过以太网技术向用户提供具有服务品质保证的实时音频业务.依靠减少同时竞争信道资源的工作站数目,所提出的方案改善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并缩减了平均的信道分配延时.通过分等级地进行网络资源预约和对不同类型的流量使用不同的碰撞解决算法,对比于现有的CSMA/CD和CSMA/RI协议,建议的改进方案能够向实时音频业务提供更加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基于电力传输线路的下一代物联网络,通信信息发生碰撞不可避免,因而提出了一种CSMA多址协议的改进型方案,TDMA/CSMA混合协议,并运用马尔可夫链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各个因素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案有效地提高了信道的传输速率和系统的吞吐量,结果显示节点间发送冲突的概率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完全混合式的多路访问协议。它是CSMA/CD、预约访问协议以及隐令牌访问协议的一种有机的结合,不需要转换信号和监控站,没有原访问方式对网络规模的限制。模拟结果表明,它的时延与吞吐量性能比其它混合多路访问协议有着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路延 《电子测试》2013,(4X):56-57
本文章描述对1-坚持型CSM(A载波侦听多址访问协议)网络和纯ALOHA网络分别建立仿真模型并对吞吐量和信道负载进行性能分析。在OPNET仿真工具下进行仿真建模,改变节点数目后再不断进行仿真,完成对1-坚持型CSMA协议较纯ALOHA协议的优越性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在不同协议下,不同节点数网络中CSMA较ALOHA协议在吞吐量以及稳定性方面的优势。最后仿真证明了CSMA协议在不同的业务量下,吞吐量均比ALOHA协议高。  相似文献   

8.
0624711 FF控制系统时滞特性分析及相应参数设置规则[刊,中]/孙瑛//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3).—77-80(C)从控制和通信角度综合分析了基金会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时滞特性,并总结了在该时滞特性影响下的参数设置规则。以一个3节点的闭环单回路控制系统为例,通过研究其回路时滞的分布、大小及产生原因,找到了影响总线时滞的关键变量。并据此论证了总线时滞与采样周期和总线调度表参数的内在联系,给出了合理设置以上参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在仿真平台上,通过比较不同参数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验证了以上分析。参5 0624712关于CSMA/CD协议的数学原理研究[刊,中]/宫义山//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6,28(3).—296-302(C)目前CSMA/CD网络已经从单总线型网络发展到了堆叠式网络。但其不确定性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基于CSMA/CD总线优先级控制的堆叠式网络,将堆叠式网络抽象为一种r级网络数学模型,从数学原理角  相似文献   

9.
千兆比以太网是一种新型高速局域网 ,它可以提供 1Gbit的通信带宽 ,采用和传统 10兆比、10 0兆比以太网同样的CSMA/CD协议、帧格式和帧尺寸 ,因此可以实现在原有低速以太网基础上平滑、连续的网络升级 ,从而能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以前的投资。文章简要介绍了千兆比以太网出现的背景 ,然后详细阐述了与其相关的实现技术及其特性 ,最后介绍了其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符合IEEE 802.3标准的CSMA/CD光纤网数据传输系统。并在光纤以太网(Ethernet)上获得了成功的应用。本文根据作者在研制中的体会分析了这类CSMA/CD总线式局域光纤网数据传输系统区别于一般点对点连续信号系统的几个主要特点:①信号为突发型的脉冲串;②异步工作方式;③特殊的自动增益控制;④具有碰撞检测功能。并推导了这类系统中信号的基本频谱特性,为CSMA/CD局域光纤网传输系统接收机的带宽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实时话音协议(RT-V),并且对该协议的不足之处作了补充和改进,使之更加完善。这种改进了的话音协议(M-VP)不仅与CSMA/CD兼容,而且增加了负载控制机理和访问次序的动态可变性,从而保证了在话音重载下数据所需的最小带宽,进一步提高了通道的利用率,改善网络传输话音/数据综合业务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苏宏 《通信技术》1991,(2):45-51
提出一种新型的关于话音/数据综合业务局域网的访问协议,即将介质访问协议CSMA/CD和Token—Passing综合应用于总线型的话音、数据综合网中,既保证了话音的实时性,又兼顾一定的数据吞吐量。理论分析结果及计算机模拟结果证实了综合协议在性能上完全能达到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外延层和衬底之间增加缓冲层能够提高器件的二次击穿电压,从而提高器件的单粒子烧毁(SEB)阈值电压。仿真对比了抗辐射加固纵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VDMOS)的单层缓冲层和掺杂线性梯度变化缓冲层的二次击穿特性和电场分布。在掺杂突变的缓冲层/N+衬底界面位置,线性缓冲层的电场为1.7×105V/cm,单层缓冲层的电场为2.4×105V/cm。181Ta粒子辐射试验验证了掺杂线性梯度变化缓冲层的SEB阈值电压优于单层缓冲层,线性缓冲层样品的SEB阈值电压大于250 V,单层缓冲层样品的SEB阈值电压为150~200 V。  相似文献   

14.
王兆辉  沈剑良  张霞  陈艇 《电信科学》2021,37(9):105-111
链路聚合是一种通过将多条物理链路捆绑成一条逻辑链路来增加带宽的常用技术,但是在基于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协议的交换网络中,随着转发流量区域的不断集中,传统静态链路聚合算法存在负载均衡性差、可靠性低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FC协议的动态负载均衡(flow adaptive load balancing, FALB)链路聚合算法,可以实现对流量的动态自适应匹配以及断链可重连保护机制。结果表明,该算法机制相较于静态负载均衡的算法设计,可以将有效带宽比最终收敛到 95%以上,有效提升聚合链路的负载均衡特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址协议(CSMA/CD)局域网的语音/数据综合传输的可行性。提出采用变速率语音编码的方法,用以改善在重负荷条件下语音/数据综合传输的性能。本文根据汉语语音的“ON—OFF”统计模型,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给出了语音包丢失、传输后语音质量的主观评价与语音传输容量的关系曲线,以及语音传输容量与数据业务率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CSMA/CD 局域网上采用变速率语音编码的方法,改善了其语音/数据综合传输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自适应三维概率CSMA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业务负载量是随着时间和环境不断变化的;而且传统的CSMA(Carrier Sense Multi-channel Access)协议对于信道访问机制在自适应方面也存在不足.针对这些特点,本文分析了传统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协议的不足,为解决概率型CSMA协议中概率难以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机制的自适应三维概率CSMA(ATDP-CSMA)协议,采用平均周期的方法对ATDP-CSMA(Adaptive Three-Dimension Probability-CSMA)协议进行建模分析,得到了系统吞吐率的精确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不仅能够较好地适应节点业务负载量的变化,而且在高负载时也能保持一个较稳定的吞吐率.  相似文献   

17.
梁慧 《电子世界》2009,(7):9-11
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生产的TPA5050单片IC,接受一个单串行音频输入,为选择时间周期缓冲数据,在单串行输出上产生延迟的音频数据。TPA5050利用混合视频算法允许每个通道延时直达170ms(fs=48kHz)。以在系统中将音频流同步到视频流。如需更长的延时,可以将TPA5050串联连接在一起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了WCDMA分组通信系统结构,重点分析了传送分组的物理信道PRACH/AICH和PCPCH/DPCCH的定时关系,并且给出了MAC层随机接入控制协议,最后分析了分组传输接入机制的性能。可以看出WCDMA分组通信的吞吐量比纯时隙ALOHA和非坚持时隙CSMA系统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在信道负载重的情况下用户分组归一化平均时延收敛为有限的常数。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广泛度和复杂度的增加,协议的形式化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Petri网与其他形式化建模技术相比,具有特别的优越性,更加适用于通信协议的仿真与性能分析.基于两个基本通信协议:stop-wait协议和CSMA/CD协议,用Petri网对他们进行建模与仿真,对于协议开发与验证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方法来实现以太网通信的确定性,应用多个媒体访问控制器组成半双工以太网用于模拟实时通信网络;通过分析和探讨最小退让时间对数据传输方面(主要是冲突、抖动和延时)性能的影响,提出在时间槽内传输帧数据并随机指定最小退让时间;应用二进制指数退让算法(BEB)改善带宽利用率,来提高以太网传输时间的确定性(实时性)。在这个仿真实验中,为每个基于CSMA/CD协议的控制器单元分配不同的最小退让时间(指定的范围),来减少数据包的冲突、抖动和延时。测试表明,随机分配的最小退让时间,整个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大大(确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