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分析云南宝山矿区锗煤的成矿地质环境,探求其内在规律及影响因素,对该区含锗煤采样并进行地球化学测试。其灰分与挥发分均与锗含量表现出正相关的特点,而灰分指数与锗含量则为负相关;锗含量与灰分中的K_2O、Na_2O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0.702、0.907;∑REE与锗含量呈正相关,δEu值和δCe值总体表现为负异常(1);稀土分配模式图总体呈缓慢左倾的特点(HREE的相对富集),说明该区锗煤形成于碱性还原环境,还原性越强则越易形成锗的富集,而锗的活化、迁移则与当地的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中微量元素及As的分布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研究了华北聚煤盆地晚古生代煤中微量元素,并与全国和西南地区煤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还研究了煤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在华北地台划分了3个煤区域地球化学带,绘制了山西组和太原组煤中As等元素的分布图。结果发现,除个别微量有害元素(如Ni,U,Cl,Mo,Cu,Zn)在局部地区富集外,华北聚煤盆地晚古生代煤中微量有害元素含量较低。整体上不足以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燃煤产物及其危害性尚值得深入研究);As的区域分布和古地理环境及煤岩煤质特征相吻合,指出华北地台晚古生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总体上主要受控于聚煤古环境,其分布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延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煤中锗的富集与热液活动关系密切,但热液活动导致煤层变质。为分析煤层变质程度与锗的富集关系,从云南宝山矿区采集富锗煤,测试其镜质组反射率为0.464%~1.737%,锗品位11~55μg/g,两者表现为明显负相关,表明锗的富集受到热液活动的双向控制,热液既可导致锗的富集,又可通过煤层的热液变质间接造成锗的流失。这一特点说明低温含矿热液为煤中锗的矿质来源,也是锗富集的有利条件。并通过对宝山矿区含锗煤与会泽铅锌矿伴生锗的关系分析,得出含锗煤主要分布于煤层热液变质减弱的过渡带。  相似文献   

4.
结合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取得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利用卫星图像遥感解译,对青海省杂多—囊谦地区进行了煤田地质遥感综合分析,建立了区域构造格架,分析了构造演化和成煤古地理环境,探讨了构造对聚煤作用和赋煤状态的控制与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层聚集和赋存与羌塘地体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构造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区域构造活动较强;煤聚集场所分布于拗陷边缘地带,局部形成富煤带;煤系除遭受复杂的错断、变形外,同时还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华力西运动对本区煤系改造影响最为强烈;石炭纪聚煤中心地带位于解曲大型区域断裂带北岸,共圈定了早石炭世含煤远景区3处,晚石炭世含煤远景区6处。  相似文献   

5.
West-Tuzkol油田油藏特征复杂,单砂体厚度薄、储层横向变化快,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确,成藏主控因素研究不成熟。研究该区的油气成藏规律,是指导下一步油气勘探的关键。通过对该区油气生、储、盖、圈、运、保等成藏条件进行研究,并结合地震地质及目前钻探情况综合分析,指出了研究区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区域,储层主要为白垩系砂层,分布规律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而储量丰度主要受储层品质控制。  相似文献   

6.
昆阳裂谷(云南段)铁铜多金属矿成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阳裂谷(云南段)是重要的铁铜矿化集中区,伴随裂谷的发展演化过程,铁铜矿床的成矿具有“六楼一梯”的时空分布规律,区内成矿主要受地层层位、岩相及古地理环境、构造以及火山作用等因素的控制,根据区域成矿规律特征,总结出区内4个重点找矿靶区及重要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7.
在野外实测剖面和路线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贺兰山中段煤矿成矿规律、沉积古地理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对成矿作用进行了简要总结。贺兰山中段的含煤地层主要由晚石炭-早二叠世太原组潮坪-泻湖-三角洲相含煤岩系和山西组陆相含煤岩系及中侏罗统延安组河流相含煤碎屑岩建造组成。含煤岩系受古构造、古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形成相对的富煤带和贫煤带。晚石炭-早二叠世区内大部处于成煤环境,泥炭沉积广泛,是该区最主要的成煤期之一。中二叠世形成的砂岩、含砾砂形成的"盖层"保护了含煤岩系免受剥蚀。中侏罗世燕山运动使贺兰山地区形成山间盆地,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植被大量繁殖堆积,经生物化学和压实作用,形成厚度大、层数多的大型煤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韩台煤田构造特征 ,对该区构造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X”形基底断裂的活动是控制该区盖层构造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对构造组合规律的认识 ,提出了新的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9.
根据梨园坝井田勘探资料,初步总结了龙潭组煤层的聚煤规律,运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该井田含煤地层的岩性组合、砂体发育特征、古地理、古构造和海水进退等控制因素对聚煤规律的影响.根据含煤地层的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和含硫量等沉积特征,确定了该井田含煤地层形成于局限海碳酸盐台地潮坪沉积体系.结果表明,由古构造引起的海水进退是煤层聚积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海退末期海侵初期,地壳相对稳定,可形成强盛聚煤期.泥炭坪是成煤的重要古地理环境,潮沟和潮道的冲刷对煤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湘中测水煤系滑动构造与煤和瓦斯突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湖南湘中地区测水煤系中的滑动构造特征,矿井瓦斯分布及突出特征,讨论了该区滑动构造与煤和瓦斯突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滑动构造既是区域又是局部影响煤和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威远—安岳地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岩性致密,生产资料显示气藏储层段与岩溶、裂缝密切相关,古地形地貌是控制古岩溶发育与分布的主要因素,恢复该地区古地貌并研究古地貌与油气富集关系有助于指导下一步油气勘探。在研究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基础上,分析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及区域构造史,最终选用印模法恢复出了该地区下二叠统古地貌。研究表明,古岩溶残丘和古岩溶陡坡是勘探的有利区域,古沟槽亦是勘探中应重点兼顾的区域,古岩溶缓坡和古岩溶台地是勘探不太理想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韩台煤田构造特征,对该区构造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X”形基底断裂的活动是控制该区盖层构造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对构造组合规律的认识,提出了新的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麦捷让构造卡洛夫-牛津阶气藏的控藏因素、掌握油气富集规律,利用层拉平技术研究了麦捷让构造的形成与演化,明确了麦捷让古构造和现今构造的形成时期以及规模;通过研究油气的生成、运移与构造形成之间的时空匹配关系,解决了卡洛夫-牛津阶气藏控藏因素不清的问题.研究得出,现今构造对麦捷让气藏的形成影响小,古构造是影响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古构造的大小决定了气藏的储量规模和油气分布规律.通过控藏因素的研究,不仅明确了气藏类型,也探索和掌握了气田的高产富集规律,即在古构造高点或古构造的上斜坡,储层物性好、气井产量大,远离古构造高点或位于下斜坡,则储层物性差、气井产量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沂沭断裂带中段地层产状、岩性、构造节理的野外勘察,室内镜下观察鉴定和样品测试分析,运用最新的大地构造理论对该区成矿背景综合研究,总结该区金矿构造控矿规律。本区金矿的生成具有韧性剪切带的双阶段控金性。其基底韧性剪切带与断裂带属于继承关系。韧性剪切带中并不赋存金矿,而是作为控矿构造,控制矿床的产出状态,而次级构造控制矿床的分布和延伸。矿床主要分布于应力集中构造活动强烈的区域。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的规律在于垂向上控制金矿的梯度性。沂沭断裂派生的控矿构造形迹在区域上由西而东表现为韧性-脆韧性-脆性的演化规律(旋回)和倒N字型断裂组合形态,在其伴生的次级断裂带之间也存在有次级旋回,并构成低级序构造组合图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西南部晚古生代煤系脉体流体包裹体形成温度、压力、气相和液相成分、稳定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该区高煤级煤形成的区域古地热场背景.结果表明:该区在燕山中期存在着高热异常古地热场,导致其形成的附加热源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侵位于地壳不同深度造成的热传导;异常古地热场与正常古地热场背景的叠加,是造成了本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高煤级煤展布于东部和南部”的煤级现代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煤系脉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山西南部晚古生代煤系脉冲流体包裹体形成温度、压力、气相和液相成分,稳定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该区高煤级煤形成的区域古地热场背景、结果表明:该区在燕山中期存在着高热异常古地热场,导致其形成的附加热源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侵位于地壳不同深度造成的热传导;异常古地热场与正常古地热场背景的叠加,是造成了本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高煤级煤展布于东部和西部”的煤级现代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煤层气生成及含气量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EASY%Ro数值模拟法,对峰峰东部矿区2号煤煤层热演化史进行模拟及恢复,探讨了峰峰东部矿区2号煤煤层气的生成和演化特点,认为峰峰东部矿区受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的影响,经历二次生气阶段,早期以区域深成变质作用为主,煤中有机质在深成变质作用下发生一次生气;晚期受岩浆活动的影响,促使该区的煤层进一步变质及煤层气第二次生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含气性及含气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煤储层顶底板岩性、分布特征、地质构造、岩浆侵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引起本区煤层甲烷含量在平面及剖面上分布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地层中富集天然气,天然气藏的分布受优质烃源岩和礁滩相储层的控制。为了揭示四川盆地沉积演化背景下天然气的富集规律及预测成藏有利区,对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扬子古板块地质构造背景进行分析,讨论地质构造背景控制下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演化特征;根据不同时期构造和沉积演化特征确定优质烃源岩和储层的发育机理和分布范围;结合天然气成藏模式的认识,确定天然气成藏有利区。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海湾及其后陆棚的发育演化控制了该区龙潭组主力烃源岩与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储层的发育分布,形成了下生上储的有利配置关系;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邻近龙潭组海湾相优质烃源岩的区域为天然气成藏最有利区。总之,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演化特征控制了海相优质烃源岩和储层的发育分布,决定了天然气的富集与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青东凹陷北部地区的油气成藏规律、勘探潜力及下步重点勘探方向,应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技术,利用区内录井、测井、地震和分析化验等大量基础资料,对该区的油藏特征、分布规律及控藏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青东北部地区油藏类型多样,以构造类油藏为主。研究区具有近源成藏优势,油源供应充足,烃源岩控制油气纵向分布,断层附近的构造圈闭控制油气富集,储层物性条件控制油藏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优选明舒井南找矿靶区, 在了解该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开展了1 ∶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 对矿区元素的富集、 分异及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研究表明: (1)矿区处于Au 元素高背景带上,下石炭统红柳园组及其中发育的石英脉中Au 以强富集强分异(Au 富集系数f>2. 5, 变异系数Cv>3. 2)为特征; As、 Sb、 W 元素也表现出富集强分异特征, 表明矿区热液活动具多源多期叠加特征, Au 来源于地层又来源于深部热液; (2)寻找金矿有利的指示元素为Au、 Ag、 As、 Sb、 W, 这些元素的异常强度及形态主要受控于断裂构造及裂隙的发育程度; (3)断裂构造及裂隙是矿区金成矿的主要控矿因素; (4)查证圈定的甲1 类HT2、 HT3 综合异常获得金矿化体14 条, 金矿体5 条, 新增金潜在矿产资源837 kg, 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为矿致异常, 金矿找矿潜力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