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为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推进城市设计工作,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近日,住建部发布《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提出了城市设计的原则、范围以及具体要求。《办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针对城市设计的原则,《办法》要求,开展城市设计应当符合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总体规划和相关标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任务,要求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同时要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在具体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管理工作中,如何既满足使用功能和节能要求,又满足外观形象特色要求,是需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在城镇规划和建设领域出现了备受关注的新课题——城镇风貌:广西南宁市出台了《南宁市城市风貌分区规划研究和建筑控制导则》;安徽省合肥市举办了2014环巢湖地区江淮建筑风貌设计大赛;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了《甘肃省省域风貌体系规划》和《甘肃省美丽乡村民居特色风貌图集》等。这是全国各地抵制"奇奇怪怪的建筑",落实城镇建设的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具体行动。与此同时,有关城镇风貌的多重解读和多种模式也在关注之列。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urban design),许多规划设计师或理论界人士对这一名词的定义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认为,"城市设计是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城市规划的宏观、统领和抽象,城市设计具有微观、具体和图形化的特点,在思想体系和操作方法上与城市规划形成有效互补和完善。同时,城市设计也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住建部以部令形式下发了《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提出,要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办法》的出台,对于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建筑文化内涵深厚、意境幽美,从江南水乡的水墨柔情,到黄土窑洞的铿锵有力,无不体现着中国深  相似文献   

6.
窦宝仓 《地下水》2011,33(2):144-145
水系风貌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风貌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水系风貌规划的重要性和对实例的分析研究后,提出了城市风貌规划中水系风貌规划的方法及内容:展现城市风貌的亲水性,满足人们对水的眷恋;赋予水系深层内涵,让水系更具有文化韵味,体现城市风貌;在合理利用的情况下并对其进行有利的保护,让其成为可持续资源.  相似文献   

7.
本期资讯     
《中国勘察设计》2007,(5):72-75
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将在北京举行;“绿色建筑”颁奖13所建筑折桂;国际供热展主打节能牌;奥运建设落实节能环保全力打造绿色工程……  相似文献   

8.
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中国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带来了一次大考验、大机遇。当下,中国城市正朝着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治理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迈进。技术发展如何支持未来城市发展,成为中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亟须思考的问题之一。"面对这样的重大城市事件,规划设计的力量显得微弱而苍白;所有规划设计产品上暴露的不足与不当,成为这个行业必然要恶补的功课。"  相似文献   

9.
遥感技术是获取城市空间信息的现代化手段。遥感测绘技术在大比例尺数字化制图、辅助城市规划设计、专题信息调查等方面,可为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于近日发布,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住宅推广街区制、明确新建筑方针、强调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推动城乡规划法与刑法衔接……《若干意见》通过一个个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实招"和"时间表",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路线图"。此次发布的《若干意见》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1.
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是从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专业设计研究机构,风景园林规划甲级,建筑设计甲级,城市规划设计乙级,辖设青岛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新都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青岛兰斯凯普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及青岛尖峰数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使城市规划与单体建筑的建设几乎同时进行。也正因为如此,两者的衔接与相互影响的关系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建筑设计水平。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加强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问的衔接。此次《意见》的出台,恰恰呼应了这一话题,对加强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更好地衔接,促进城市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许昌市在2007年启动过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但评价成果局限于城市环境,未涉及空间、资源、灾害等要素,且研究程度较浅。许昌市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城市建设迫切需要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的支撑。许昌市城市地质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1∶5万~1∶2.5万工程地质调查和局部更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调查;查明30m以深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在深部地热资源禀赋较好地段,开展1500m以深松散层及埋藏型碳酸盐岩热储条件调查评价;调查地下水环境效应、应急水源地,进行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环境风险管控研究;发掘161万亩富硒土地开发特色农业与生态农业的潜力;评估、整合禹州华夏植物群省级地质公园、大鸿寨风景区等地质旅游资源;探测城区隐伏断裂构造活动性、古河道分布特征调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及无害化利用,支撑许昌"无废城市"建设;建设地质信息平台和地质环境监测网络,为许昌市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全过程提供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的整体发展思路,为建筑界、城市规划界拓展了发展理念,其本质上是在呼唤中国要系统审视并再次启动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行动。两院院士吴良镛曾说:"一部城市建设史,也可以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写,即写成  相似文献   

15.
城市景观格局的大气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规划不仅需要适应区域气候,更需要通过城市自身的合理空间配置来缓解因城市化引起的城市大气环境问题,因此,加强城市景观格局大气环境效应的研究对于提高城市规划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城市下垫面的大气环境效应、大气数值模式、遥感应用技术以及城市规划的气候适应性等方面综述了城市景观格局的大气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城市景观格局的大气环境效应应用于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城市景观组分的大气环境效应已经得到充分认识和应用,但是景观组分的空间组合,即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仅仅处于起步的阶段。为了推动城市景观格局的大气环境效应研究并应用于城市规划之中,除了需要深入研究“格局影响过程”的机制外,还需要重点解决2个问题:一是寻找能够用来研究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环境相互作用的格局参数;二是确认具有一般意义的理想城市景观格局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海绵城市为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市中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带来包括雨洪管理、生态防护、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营造及城市微气候调节在内的多重生态环境效益。目前,我国出台的相关导则主要围绕以低影响开发技术、水敏感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先进的生态雨洪管理技术而展开,这无疑是个重大进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方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多位中央领导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上下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彻底改变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现状,让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成为能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地域风貌的美好家园,是勘察设计行业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勘察设计》2000,(1):40-42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头,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以现有的不完善或过于笼统的城市规划体系作为城市规划管理依据,具体指导城市建设,往往显得鞭长莫及,缺乏可操作性。为解决这个问题,天津市加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技术性管理,加快编制、完善城市控制性详规体系,使城市规划管理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19.
侯香梦  黄昕霞 《地下水》2023,(2):113-114+147
针对安徽亳州市城市工程建设布局不合理,制约地区城市经济长效发展的实际。基于基础资料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择5个一级评价指标和9个二级评价指标,采用单元多指标分级加权指数法,对研究区6 900个单元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和适宜性分区,结果可知:研究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分为适宜好区、较适宜性区和较不适宜区三个级别,无不适宜区。适宜性好级区面积为186.6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0.60%,该区域内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进行优先考虑和开发,作为首要工程建设用地的考虑范畴;适宜性较好级区面积为1 253.6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1.23%,城市规划设计中应作为次级开发考虑范畴,工程建设前应做好前期勘查等准备;适宜性较差区面积为319.6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16%,该域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作为最后的开发考虑范畴,尽量避免重大型建筑设施的布局。评价结果对优化城市工程建设布局,促进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自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经8年了。这期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城市数量增长最多,城市建设量最大的时期。《城市规划法》的贯彻实施,对以法律形式规范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协调有序进行,发挥了重大作用。 八年来,各级政府和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围绕《城市规划法》的实施,不断深化城市规划工作的法制管理。国家和地方相继制定了配套的行政法规、技术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