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为使新疆台兰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优选过程更加科学合理,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模糊一致矩阵建立了AHP-模糊决策优选模型,从水资源情况、用水效率、防洪安全、社会经济四方面优选出水资源配置最佳方案。结果表明,该模型减少了优选过程中的主观经验因素,使方案比选的过程更科学、结果更可信,且运算时间短、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2.
有效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和谐论引入到水资源管理中,基于水资源管理的系统、区域、部门三个管理层次,构建了水资源管理量化指标体系;并以水资源管理和谐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各层次的管理因素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和谐论的水资源管理模型,以新密市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为评价水资源管理在系统、区域和部门层次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物元分析法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从工程影响、经济效益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三方面对台兰河灌区近期规划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台兰河灌区近期规划基本成功,工程符合国家标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改善了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何格  唐德善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12):24-26,138
为获得最优水资源配置结果,将物元可拓模型与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相结合,根据可拓学的物元分析原理将决策问题可拓为多维度的物元结构,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对传统物元可拓模型分析改进,构建了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的多维度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并以台兰河灌区水资源配置方案为例,运用两种模型方法对比分析评价其水资源配置方案,优选最佳方案结果表明,两种模型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5.
流域复合系统协调度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里下河地区为例,研究了流域协调度的评价方法,针对流域的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大子系统建立了流域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流域协调度的评价模型,从流域发展协调度和流域对比协调度两方面对流域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协调发展,并通过对比寻求制约因素,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湖北省高质量发展,提高湖北省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基于“人-资源-自然”构建了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由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环境生态3个子系统和19项指标构成,并确定了评价指标5级分级标准。基于熵权法和云模型构建了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模型,对2019年湖北省17个市州的水资源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之间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部分城市农业用水量过大,水资源浪费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够,水环境受到污染。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所建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探讨不同的回灌及回灌后开采方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将有助于对水资源的时空再调度并达到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新疆温宿县台兰河流域地下水库为例,在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构建了地下水流场数值模型,确定了回灌井及开采井、观测井的位置及回灌、回灌后开采方案,分析了HG1、HG2回灌井各自在全年回灌、汛期回灌时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指出汛期回灌效果最佳;通过比较无回灌、开采无回灌、开采回灌、回灌无开采四种情况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指出回灌后开采对区域地下水位影响显著,从而确定出HG1为最佳回灌井位。研究结果表明,摸清回灌及回灌后开采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将有利于台兰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优化调度。  相似文献   

8.
以洞庭湖流域14个主要城市为例,采用循环组合模型评价了各城市水资源短缺风险,通过分析各城市水资源短缺特征,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用风险度对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单一评价,采用Kendall和谐系数法检验几种评价方法的一致性,利用平均值法、Boarda法及Compeland法3种组合评价法对单一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最后按3种组合评价法循环组合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洞庭湖流域虽然水量充足,但存在中低水平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结果与现实状况一致,可见该模型有较强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常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在Matlab 7.6环境下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RBF网络模型,基于汕头市水资源现状,利用该模型综合评价了汕头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汕头市水资源承载力总体较好,但有逐步恶化趋势,且各区县的水资源承载力极不均衡,与汕头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水环境和管理能力5个方面考虑,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物元理论构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并以西安市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更深入地认识黄河下游河段的健康状态,从河流健康和河流生命的本质出发,根据黄河自身的径流特点和水沙情况,选取低限流量、河道最大排洪能力、平滩流量、水质类别、供水能力5个定量指标和生态状况1个定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和谐论的定量计算方法评价河流健康,利用和谐度方程计算各指标的子和谐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多指标的和谐度,并选取花园口、高村、利津三个水文站作为控制站点,完成了黄河下游河段的健康评价,其评价结果符合所选评价年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鉴于污染价值损失的核算对掌握流域水污染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污染物浓度跟水资源价值损失的关系,将水量、水质和水资源价值三者结合起来,从理论上构建了基于污染损失率和水资源价值的污染价值损失模型,且给出了完整的水污染经济损失量的数学表达式,并将其应用于许昌市清潩河流域水污染经济损失核算中。结果表明,清潩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在2011~2014年间呈现波动变化,2013年污染损失量最大,达到7 365.41万元。三个行政分区中,2011~2012年间长葛市水污染损失量最大,2013~2014年间许昌县水污染损失量最大,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符。可见该模型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3.
王浩  唐德善  何格 《水电能源科学》2014,32(7):37-39,32
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并得到较为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将投影寻踪主成分分析模型(PPPCA)与加速遗传算法(RAGA)相结合,即利用PPPCA对配置过程中涉及的指标特征变量较多等问题进行降维处理,采用RAGA解决高维全局寻优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台兰河灌区水资源配置方案中。结果表明,采用加速遗传算法与投影寻踪主成分分析模型得出的配置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为使郁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有利于沿岸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将基尼系数及纳什效率系数引入到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中,分别作为度量区域水资源分配公平程度和效率高低的指标,二者耦合作为区域均衡发展的度量标准。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应用NSGA-Ⅱ对模型求解,得到郁江流域2020、2030年75%保证率一般节水模式下的水资源配置结果。结果表明,郁江流域平均缺水率为8.29%,比只有公平约束及只有效率约束时的缺水率均要小,且目标均达最优,考虑了流域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可为郁江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识别的流域水资源配置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流域水资源配置涉及水资源、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等诸多影响因素,选用生活、工业、农业与生态四个配水量作为评价指标,提出了基于模糊识别的水资源配置评价方法,并以海河流域为例进行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结果表明,配置方案能基本支持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糊识别评价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6.
在实测水文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泾河流域降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水资源质量评价及水资源量趋势等,结果表明:陕西省泾河流域水资源总量6.32亿m3;泾河流域入境水量为14.01亿m3;陕西省泾河流域水利用总量为7.68亿m3。为陕西省泾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及优化配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朱建春 《能源与节能》2020,(5):70-72,84
根据开都河长系列水文资料,运用频率曲线法计算出博斯腾湖基本生态水位5.59 m及目标生态水位7.21 m;通过分析开都河来水的丰、枯水年资料,确定要达到博斯腾湖适宜水位及博斯腾湖流域综合利用水资源要求,起决定作用的是开都河上游来水,因此调控好开都河水资源,对博斯腾湖流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博斯腾湖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利用、优化配置阿克苏河流域水资源,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衡量阿克苏河流域2006~2015年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15个指标,并根据主成分的得分贡献率,计算综合得分,以判定水资源承载力年际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影响阿克苏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为人口、经济、水资源总量和农业用水。其中,2006年阿克苏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最小,综合得分为-25.053,随后为区间波动但总体上升的变化趋势,直至2015年承载力达到最大,综合得分为30.555。因此应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实行严格的用水定额管理,以加强本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在整理近几十年黄河水资源利用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水资源量、取水和耗水现状及水资源条件的演变,归纳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资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