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锡山 《矿产勘查》2014,(10):41-4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序贯微创对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A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老年高危 AC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5例患者行 PTGPD 治疗并择期 LC 治疗(PTGPD 组),另75例患者直接行 LC 治疗(Non-PTGPD 组)。结果 PTGPD 组患者治疗后5~8(6.1±2.0)周行 LC,其中8例(10.7%)因胆囊三角粘连较为严重或胆囊暴露困难而中转开腹;术后出现2例胆漏、1例出血及2例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Non-PTGPD 组患者17例(22.7%)中转开腹;术后出现4例胆漏、3例出血、2例切口疝、1例呼吸衰竭及3例引流管口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3%。PTGPD 组与Non-PTGPD 组患者行 LC 术的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LC 手术持续时间[(55.6±17.2)min 比(91.4±15.7)min]、术中失血量[(29.2±11.3)mL 比(61.4±18.2)mL]及住院时间[(3.0±1.7)d 比(7.0±1.9)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PTGD 与 LC 序贯微创对老年高危 AC 疗效确切、安全,是治疗高危AC 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脏体积测定对肝癌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按肝功能情况分为Child-A组15例、Child-B组12例和Child-C组5例,另选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常模10例行肝脏体积测定对照。术前用螺旋CT对患者进行CT扫描并求出肝脏体积,分析肝脏体积与术后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Child-A、Child-B、Child-C组患者单位体表面积CT肝体积分别为(579.72±28.56)、(508.58±18.35)、(482.22±18.80)mL.m-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体表面积CT肝体积在556~610mL.m-2时,术后均未发生肝功能衰竭及死亡;单位体表面积CT肝体积在445~500mL.m-2时,术后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7.5%(7/8)和37.5%(3/8),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位体表面积CT肝体积测定能准确地预测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衰竭和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侧钉棒系统固定联合单枚 Cage 椎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经椎板间、关节突切除途径髓核摘除,单侧钉棒系统结合单枚 Cage 椎间融合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术前、出院时及术后12个月随访时对患者下肢根性疼痛情况进行评分;采用 Schulte 标准判断植骨融合情况及 NaKai 标准评价患者术后1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为80~120(89.4±11.0)min,术中出血量为90~350(151.6±60.3)mL,术后无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5例患者均获12~33(21.4±6.9)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下肢根性疼痛症状术后均得到明显缓解。患者入院时 VAS 评分为(7.76±0.93)分,出院时、术后12个月 VAS 评分分别为(2.84±1.14)分、(1.48±1.23)分,出院时、术后12个月的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t=21.36、22.92,均P <0.01)。术后12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Cage 无移位、下沉;按 NaKai 标准:优15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88.0%。结论单侧钉棒系统结合单枚 Cage 椎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分期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4例分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手术的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一期先行V-P分流术,6例患者一期先行颅骨修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4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分流管堵塞1例(2.2%)、颅内感染1例(2.2%)、分流过度出现脑室裂隙样改变2例(4.5%)及并发癫痫或加重3例(6.8%),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1个月进行GCS评估,29例(65.9%)神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15例(34.1%)无明显变化;复查CT或MRI示:原室管膜下水肿均有改善或完全消失,29例(65.9%)脑室基本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行GOS评分:良好23例(52.2%),中残14例(31.8%),重残或植物生存7例(16.0%)。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积水、脑膨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分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手术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周娟 《矿产勘查》2014,(2):38-40
目的:探讨血清 CA125动态变化对判断上皮性卵巢癌(EOC)的疗效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 EOC 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1 d、手术后1周、化疗6周期后检测患者血清 CA125的变化,记录患者肿瘤转移、复发及存活时间。结果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周及化疗6周期后血清 CA125水平逐级递减[(148.7±38.2)、(89.5±25.6)、(61.5±22.8)U·mL^-1,均 P <0.01]。到随访截点,CA125转阴时间(NT)≤8周组患者复发率(21.82%)、缓解率(67.27%),与 NT>8周组比较(45.95%、4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NT≤8周存活时间及复发时间均长于 NT>8周组[(38.1±19.7)个月比(25.6±21.1)个月、(17.2±3.3)个月比(8.3±2.9)个月,均 P <0.01];CA125半衰期(T1/2)≤20 d 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 T1/2>20 d 组[(39.9±18.4)个月比(32.4±16.6)个月,P <0.01]。结论动态监测血清 CA125的变化对 EOC 患者的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但是临床应用时应结合 CA125T1/2、NT 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762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分为2组:一体化组1401例和对照组1361例。一体化组患者采用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按传统康复治疗方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2周,1、3个月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经过13-49(30.5±4.8)个月的随访,一体化组术后2周,1、3个月疗效优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3%、46.2%、66.8%vs14.3%、22.0%、39.0%,均P〈0.05)。一体化组并发症共发生152例(10.8%),对照组并发症共发生242例(17.8%),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4):127-129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4年12月行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42±42.2)min,术中出血量(312±64.3)m L,住院时间(16.4±4.2)d。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胸腔积液5例,胆漏2例,经对症治疗后治愈,随访1~24个月,结石复发2例。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达到手术安全性、治疗有效性以及干预微创化的统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石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评价上颌窦底骨高度小于5 mm 行上颌窦内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2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剩余牙槽骨高度小于5 mm,其中22例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植体28枚(侧壁开窗组),20例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植体24枚(内提升术组)。术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及上部结构修复。术后6、12、24、36个月随访,检查2组病例有无种植义齿的修复并发症。结果42例患者52枚植体,1枚种植体在负重12个月时因种植体周围炎失败,余植体均未发生感染、上颌窦炎等术后并发症,骨结合良好,种植体稳定,种植义齿成功率为98.1%。侧壁开窗组和内提升术组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60±0.97)mm、(3.49±0.88)mm;术后36个月,2组窦底骨提升高度为(4.33±0.73)mm、(4.25±0.93)mm,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创伤小,上颌窦底骨高度小于5 mm 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胡家平  罗芳  李勇  王福飞 《矿产勘查》2010,(11):19-20,23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依次为黄疸70例(97.2%),上腹不适38例(52.8%),体质量下降36例(50.0%),上腹痛21例(29.2%);70例(97.2%)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66例(91.7%)SGPT升高,56例(77.8%)低蛋白血症;Bis-muth分型:Ⅰ型15例(20.8%),Ⅱ型16例(22.2%),Ⅲ型18例(25.0%),Ⅳ型23例(31.9%)。手术切除32例中13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切缘阴性),19例行非根治性切除术(切缘阳性);未能切除的40例患者中行单纯探查18例、胆肠内引流10例、肝胆管支架外引流10例、记忆合金胆管内支架引流术2例,未能切除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局部广泛侵犯(30例)和远处转移(10例);术后发生胆漏5例,出血2例;46例获得恶性肿瘤的组织学证据,均为腺癌,其中高分化腺癌16例,中低分化腺癌的30例(65.2%);有淋巴结转移35例;手术切缘阴性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5.4个月,切缘阳性患者为12.6个月,姑息性胆管内外引流术患者为4.6个月(P〈0.01)。结论手术切除能显著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术后生存,切缘阴性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手术不能切除的主要原因是肝门部肿瘤局部广泛侵犯和远处转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阻塞性黄疸引起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CRSsNP)术后黏膜组织重塑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 CRSsNP 患者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0例术后应用布地奈德喷鼻(激素组),10例术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对照组)。术后第3个月复查时取筛区黏膜标本。所有标本分别进行 HE 染色、Masson 三色(Masson trichrome,MT)胶原染色及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黏膜上皮损伤、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ECM)胶原沉积及成分等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黏膜中 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激素组上皮细胞损伤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 <0.05),基底膜厚度减少[(7.62±2.83)μm 比(12.17±4.34)μm,P <0.01];激素组黏膜固有层内蓝色胶原所占面积百分比为(7.41±1.9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54±6.37)%,(P <0.01),沉积的胶原以Ⅰ型胶原为主,Ⅲ型、Ⅳ型胶原较少;激素组鼻黏膜 TGF-β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38.78±5.24比165.58±7.62,P <0.01)。结论及时应用布地奈德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CRSsNP 术后鼻黏膜组织重塑,降低 TGF-β1的表达可能是其中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吴高亮  胡涌 《矿产勘查》2011,(3):22-23,27
目的评价中晚期肾癌术前应用肾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24例中晚期肾癌患者(治疗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注入化疗药物后随即用碘化油、明胶海绵行肾动脉栓塞;3~10 d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同时选择28例单纯行肾癌根治术的中晚期肾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肿瘤及周围组织改变、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1、3年生存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480±160)mL vs(650±233)mL]、手术时间[(2.60±0.42)h vs(3.40±0.50)h]、1年生存率(87.5%vs 78.6%)、3年生存率(64.7%vs 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晚期肾癌术前应用肾动脉栓塞治疗有利于手术切除,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化疗药物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18例)、B组(20例)。A组应用低剂量化疗药物,B组应用常规剂量化疗药物。均行TACE术,TACE术≥2次,手术间隔4周以上,分别检测第1次术前、术后7 d,第2次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中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人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前胶原(Ⅳ-C),共3次。同时观察近期远期疗效。结果 TACE术前血清肝纤维化指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术后肝纤维化指标低于常规组(P〈0.05),低剂量组术后肝纤维化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2、11.8个月;6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83.3%、70.0%,61.1%、50.0%,33.3%、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低剂量化疗药物TACE术可取得与常规剂量化疗药物一样的疗效,减轻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粗针穿刺活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2005年期间行手术切除,且依照个体病情完成了全部治疗方案,随访时间>5年的乳腺癌患者134例。其中,67例术前进行粗针穿刺活检和新辅助化疗(观察组),67例同期采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者为对照组,对2组术后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6%、76.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针穿刺活检和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32):126-129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短期疗效及无瘤生存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肝切除术,观察两组短期疗效及无瘤生存情况。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无中转开腹情况。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失访4例,肿瘤无进展患者22例,2年无瘤生存率为48.78%,中位无瘤生存率为21.801个月;对照组失访6例,肿瘤无进展者16例,2年无瘤生存率35.90%,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16.716个月。经Log Rank检验,两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4.505,P=0.034),两组2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有助于延长小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初学表面麻醉下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初学者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前100例(100眼)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手术顺序比较100例中前50例(A组)和后50例(B组)患者的表面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和手术时间。结果全部患者均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100%植入人工晶体。A组、B组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分别为0.27±0.18,0.28±0.2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77);术中并发症A组9眼(18%,9/50)、B组3眼(6%,3/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15);手术时间A组(28.00±4.01)min、B组(18.00±3.65)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P=0.00)。结论在老师指导下、经过100眼手术,不断总结经验,初学者能顺利地独立开展批量表面麻醉下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 B-Lynch 缝合术与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以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无效的59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其中36例采用 B-Lynch 缝合术治疗(A 组),23例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治疗(B 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有效率、术后贫血、术后发热或感染率;产后恢复情况:出院42 d 子宫复旧率,1年内月经恢复情况(月经量、月经周期),6个月内宫腔粘连发生率和术后第1次月经周期D1—D3 E2、FSH、LH 和 LH/FSH 水平。结果A 组和 B 组有效率分别为97.2%、9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B 组较 A 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154±31)min 比(112±36)min,P <0.05],术中出血量增多[(705±152)mL 比(564±112)mL,P <0.05],术后24 h 阴道出血量亦增多[(230±44)mL 比(115±32)mL,P <0.05],术后贫血发生率减少(26.1%比33.3%,P <0.05)。术后感染或发热、子宫复旧率、月经情况和基础性激素水平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B-Lynch 缝合术和宫腔纱条填塞可以有效治疗剖宫产术中的大出血, B-Lynch 缝合术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与宫腔纱条填塞相似。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7):117-120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1月本院行肝叶切除治疗的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78±21.5)min,术中出血量(254±24.7)m L,住院时间(15.1±5.4)d。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胸腔积液6例,胆漏3例,经对症治疗后治愈,随访1~24个月,肿瘤复发4例。结论:精准肝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一种有效的方法,达到手术安全性、治疗有效性以及干预微创化的统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石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 Fas(sFas)及 FasL(sFasL)含量变化与膀胱癌病理特征的关系,以确定血清 sFas 及sFasL 含量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78例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组,浅表性膀胱癌54例,浸润性膀胱癌24例;G1期20例,G2期39例,G3期19例)术前、术后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 sFas 和 sFasL 的水平。观察血清 sFas 和 sFasL 含量的变化与膀胱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术前血清中 sFas 和 sFasL 含量分别为(18.53±1.74)、(13.46±1.57)μg·L-1,明显高于术后及对照组[(7.03±1.54)、(4.38±1.23)μg·L-1及(5.98±1.36)、(3.42±1.03)μg·L-1](均 P <0.05)。膀胱癌组术后血清 sFas 和 sFasL 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中 sFas 和 sFasL含量均显著高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 P <0.05);膀胱癌 G3期患者血清中 sFas 和 sFasL 含量均显著高于 G1、G2期患者(均 P <0.05)。结论血清中 sFas 和 sFasL 水平可能成为膀胱癌患者病理特征判断以及治疗过程中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8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2组: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护理+针对性的松散式的护理措施);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例为集束化护理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3~6个元素组成一个集束化护理方案进行捆绑集中应用,并在执行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控制)。对2组患者肺部感染持续时间、置管时间、住 ICU时间及病死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集束化护理组患者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住 ICU时间及病死率分别为(15.19±9.45)d、(21.24±6.43)d、(11.76±6.35)d及33.33%,对照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住 ICU时间及病死率分别为(19.28±12.34)d、(25.47±9.52)d、(15.89±8.78)d及46.15%,集束化护理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能有效地缩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置管时间及 ICU入住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介入联合血管栓塞疗法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肝血管瘤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明胶海绵颗粒治疗.观察2组术后6、12个月肝血管瘤直径及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 比76.0%,χ2=3.728,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肝血管瘤直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4.268、3.872,均P<0.05).结论 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改善了临床症状,无严重并发症,患者痛苦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