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3月26日,我第16次赶赴白马雪山,为与"雪山精灵"滇金丝猴的杜鹃花海之约而满怀欣喜。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主要保护对象是滇金丝猴及其栖息的寒温性针叶林生态系统。这片2800多平方千米的乐土上生活着1500多只滇金丝猴。要知道,滇金丝猴全球总数仅2300只左右,是中国特有的一级重点保护濒危动物,也是全球25种顶级濒危灵长类之一。  相似文献   

2.
滇金丝猴又叫"黑仰鼻猴",是世界瞩目的我国特有珍稀濒危动物,也是仰鼻猴属中最为特化的一个物种。它们仅分布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南缘横断山系的云岭山脉、金沙江、澜沧江之间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的区域内。据初步调查,目前滇金丝猴尚存13个种群,约2000只,数量十分稀少。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滇金丝猴分布的重点地区,有8个种群,约1000~1200只,占整个种群数量的半数以上。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把滇金丝猴列为亚洲灵长类的研究重点,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相似文献   

3.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三江纵谷地带,是我国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高山针叶林区,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2008年1月29日至2月28日,白马雪山保  相似文献   

4.
2015年9月—2016年12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 behavioral sampling)和全事件记录法(all occurrence sampling),对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响古箐区域一群习惯化的滇金丝猴群内主雄的理毛行为进行详细跟踪记录.相关性分析表明,一雄多雌单元内配偶雌性...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1日至28日,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东南端的响古箐,首次研究一群数量约480只的滇金丝猴对落叶阔叶林夜宿地的选择问题,共记录到该猴群4个位于落叶阔叶林中的夜宿地(一共利用了9次).在这些夜宿地中,我们设置了16个20 m×20 m的植物样方.对这些样方13个生态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前6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6.7%.分析结果表明,在深秋,滇金丝猴选择于落叶阔叶林中夜宿主要受食物资源状况的影响,同时其他一些生态因子也影响了其夜宿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4日,我们一行15人,乘坐一辆中巴车,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出发,沿滇藏公路朝德钦县疾驶。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对发源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的珠巴洛河进行一次全程科学考察,了解珠巴洛河流域可否以生态旅游替代即将上马的水电开发  相似文献   

7.
金丝猴又名仰鼻猴,产于中国陕西、四川、湖北、甘肃几省,分为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三个亚种,为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资源保护联盟将其列为“稀有级”动物。它们栖息于北温带人迹罕见的山地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中。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有现今国内最大的川金丝猴人工饲养种群,经过十年的努力,总结出大量实践经验。现给大家介绍几则其中的小插曲。采食工作人员每天为它们精心准备好食物。除树叶外,每种均由工作人员依次递到每只猴子的手中。先喂不太喜欢吃但富含营养的窝窝头,依次排下来最后才是鸡蛋和香蕉。“天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海南大田保护区——这个为了保护当时仅存的26只坡鹿而建立的保护区走过了30年的历史。今天,海南坡鹿的种群数量超过1600只。它们分布在大田自然保护区、海南邦溪和甘什岭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几个由大田保护区管理的保护站中。从区区26只发展到1600只,对于海南坡鹿这个物种来说是否就真的安全了?那些曾经导致该物种濒临灭绝的原因已经全部解除了吗?这个种群真的不会再受到灭种的威胁了吗?毕竟这个种群是由最初的26只发展而来,这样一个小种群会不会造成海南坡鹿这个物种的近交衰退并最终导致该种群再度濒危?作为一个对海南坡鹿进…  相似文献   

9.
西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现仅存不超过3个群体)仅分布于我国云南澜沧江以西,其中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该亚种最重要的种群分布地.2018年,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首次开展了对这一种群2个群体的系统鸣声监测工作(持续1年),结果显示该种群的鸣叫频率平均为0.439次/d(A群0.421次/d;B群0.456次...  相似文献   

10.
从 2 0 0 2年 3月到 2 0 0 3年 5月 ,在秦岭北坡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皇庙西梁 ,我们采用野外跟踪法和扫描动物取样法对一个川金丝猴投食群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观察 ,结果发现这个群是由 8个社会单位组成的 ,平均每个家庭有一个成年雄性、3 .75个成年雌性、1.1个亚成年雌性和 3 .75青少年猴组成 ,春季是产子季节 .金丝猴的社群结构是一雄多雌母系社会 .两年的繁殖情况比较分析 ,发现川金丝猴在野生条件下更倾向于隔年生育 .  相似文献   

11.
消息     
2010年7月20日,首届“中国麋鹿保护奖”新闻发布会在国家林业局隆重召开。2010年是麋鹿回归中国25周年。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遵循“拯救、保护、科研、发展”的科学定位,使麇鹿种群由当年回归时的39头发展成目前的1618头,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糜鹿种群。  相似文献   

12.
<正>2014.8.11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和淮河分界线两边的气温、降水、干湿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河流水文特点、农业状况、土壤植被等差异,秦岭南北坡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野生动物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贵品种,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对象朱鹮和黑鹳。秦岭现设有国家级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和佛坪自然保护区。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被并称为"秦岭四宝″,在秦岭里,还藏匿着(?)羚、斑羚、野猪、黑熊、林麝、小  相似文献   

13.
2005年9月到11月初,作者在云南省维西县塔城乡格华箐对一群滇金丝猴的初秋生境选择情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记录到的滇金丝猴活动位置设置50个20m×20m的样方,测定了12个生态因子(郁闭度、地形特征、海拔、坡向、坡度、植被类型、水源距离、人为干扰、乔木数量、死树情况、乔木胸径、地衣等级).对该群滇金丝猴初秋生境喜好程度分析表明,初秋时节,滇金丝猴喜欢在20°-40°之间的坡度、郁闭度在40%-80%之间的山坡坡面活动,活动区间一般在海拔2 700-3 300 m之间,对阔叶落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比较喜欢,喜欢乔木的平均胸径>20 cm和远离人群(>500 m)的生境.尽管地衣是其主要食物,但对地衣和乔木数量的要求不高,对离水源的远近和活动地点有无死树无要求.对各种生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8.37%,可以较好的反映初秋滇金丝猴的生境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动物学会 2 0 0 3年学术年会于 2 0 0 3年 8月 1 3日~ 1 5日在延安大学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由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管理保护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动物学研究所、陕西省植物保护总站等单位共 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野生动物保护与生态平衡”,与会代表就大熊猫、川金丝猴、朱的种群生态进行了学术研讨。大会共收到论文 1 0 0余篇 ,大会宣读论文 1 0篇 ;会议决定出版本次学术年会论文专集 ;与会专家对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学科研予以很…  相似文献   

15.
一群猴子,此起彼伏地跳跃,你会想到什么?不安分的跳蚤!哈,真是绝好的比喻。这下,我们终于可以给滇金丝猴起个调皮的绰号啦——红唇跳蚤!因为它有着和我们人类一样红嘟嘟的嘴唇。黔金丝猴的嘴唇也是红的,而川金丝猴则唇色瓦蓝! 对“红唇跳蚤”感兴趣了吗?来吧,揣上地图,轻装出发。  相似文献   

16.
选取湖北省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退耕年限的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样地进行了植物多样性调查.通过Jaccard相似性指数、Gleason丰富度指数比较,分析了不同退耕年限对群落植物多样性丰度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样地退耕后的植物群落大致经历了白车轴草、鸭儿芹群落→杂草类群落→毛茛群落→山酢浆草群落4种群落类型的演替.退耕50年的样地与未耕种过的自然生境的物种组成相似度最高,Jaccard相似性指数值为0.3,退耕5~6年的样地与未耕种过的自然生境的物种组成相似度最低,Jaccard相似性指数值为0.021.各种地类的植物Gleason多样性丰富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未耕种过50年30年20年10年5~6年.该研究可为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理利用土地、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佛坪县境内,主要保护物种为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1996-1998年我们对保护区的林木害虫进行调查,其中鳞翅目蛾类昆虫计有16科,116种。  相似文献   

18.
人们熟知的金丝猴披着一身金黄色的长毛,确实是名副其实的“金丝”猴,因为主要产于四川,所以别名“川金丝猴”。川金丝猴有一对奇特的朝天的鼻孔,所以又称“仰鼻猴”。另外还有一种金丝猴十分罕见,叫做“滇金丝猴”,因为主要产于云南,故以产地得名。它虽然也是一种金丝猴,但毛却不是金黄色的,而是以黑色为主,所以又形象地称为“黑金丝猴、黑仰鼻猴”。它的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1991,(2)
贵州省梵净山自1979年正式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森林植被受到了保护,滥捕滥猎现象得到了控制,因此使仅产于该保护区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金丝猴(即黔金丝猴)有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前不久笔者从该保护区管理处获悉,黔金丝猴的数量已从十年前的300多只发展到700多只.  相似文献   

20.
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采用访问法、样带法与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对广西境内的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种群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西藏酋猴种群为27个,共(542±69)只,主要集中在桂东北片区的猫儿山、花坪和千家洞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个体数量占广西藏酋猴总数的90.2%;九万山、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龙滩自然保护区均仅发现1个猴群;原有藏酋猴分布记录的恭城县和荔浦县内并未发现猴群分布。红外相机监测发现猫儿山和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增加1个猴群的记录,同时增加九万山和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酋猴的分布记录。栖息地破碎化、频繁的人类活动和盗猎行为可能是影响广西藏酋猴种群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