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河西地区进行苜蓿产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晾晒打捆时间是保证苜蓿草捆质量的关键,一般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刈割24 h后,水分达30%时打捆,可减少日照辐射对蛋白质的损失,也可减少打捆时叶片的损失,使草捆的粗蛋白含量提高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刈割时间(Cutting time CT)和晾晒时间(Drying time DT)是影响干草品质的主要因素,收获期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对天然牧草干草品质的影响还是空白,研究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对天然牧草干草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对保存干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刈割时间(08:00h,12:00h,16:00h)对天然草地牧草进行刈割,刈割后在不同晾晒时间点(0h、2h、4h、6h、8h、10h、12h、24h、26h、28h、30h、36h、48h、72h)取样,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08:00h、12:00h、16:00h刈割天然草地牧草晾晒72h后均达到安全含水量,可以打捆贮藏,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天然牧草干草DM含量和CP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天然牧草干草ADF含量、NDF含量、Ash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天内,刈割越晚返潮作用越明显,营养物质流失越严重,应尽早刈割。由于光照作用,晾晒时间越长,营养流失越严重,达到安全含水量应尽快打捆,保障干草品质。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天然牧草干草CP含量有显著影响,表明干草品质受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17,(5):17-20
为确定沙地调制苜蓿干草适宜的压裂程度和翻晒次数,通过对苜蓿进行4种压裂程度(未压裂、轻度压裂、中度压裂和重度压裂)和3种翻晒(0次、1次、2次)处理,研究对刈割后苜蓿含水量变化及干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过程中,所有处理苜蓿含水量变化曲线整体上呈现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压裂程度越大,翻晒次数越多,苜蓿水分散失速度越快。中度压裂苜蓿营养物质的保存好于未压裂和重度压裂处理。综合分析认为,中度压裂1次翻晒为适宜的沙地紫花苜蓿干草田间调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河西地区晾晒打捆时间对苜蓿草捆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河西地区进行苜蓿产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晾晒打捆时间是保证苜蓿草捆质量的关键,一般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刈割24h后,水分达30%时打捆,可减少日照辐射对蛋白质的损失,也可减少打捆时叶片的损失,使草捆的粗蛋白含量提高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紫花苜蓿适宜的干草调制方法,开展了不同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单从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考虑,最适宜的刈割时期是现蕾期,其次是始花期。由现蕾期至结荚期,紫花苜蓿的干草质量随着生育期延迟显著下降(P<0.05)。(2)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可显著缩短紫花苜蓿的干燥时间,提高紫花苜蓿的干草质量(P<0.05)。(3)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适宜刈割时期是现蕾期和始花期,适宜的干燥方法是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另从资金投入和可操作性考虑,认为机械压扁茎秆资金投入少,操作简单易行,在生产中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含水量苜蓿干草捆在贮藏初期所含真菌的种类,对其进行初步的鉴定、比较,试验对初花期刈割的苜蓿进行田间适度晾晒后调制成两种不同含水量苜蓿草捆,打捆时水分含量分别为35.03%(高水分)、17.43%(低水分),于干草打捆后10天取草捆内草样制成菌液并培养、纯化,鉴定其内真菌种类。结果表明:含水量为17.43%的紫花苜蓿干草捆内共检测出4属10种真菌,含水量为35.03%的紫花苜蓿干草捆内共检测出5属24种真菌,高水分干草捆内真菌种类及各菌种数量均明显多于低水分干草捆。两类草捆中所含相同菌种共8种,其中青霉属3种、曲霉属2种、镰孢霉属2种、根霉属1种。说明在苜蓿干草贮藏期间青霉属、曲霉属和镰孢霉属为草捆内主要优势菌属,高水分打捆更有利于各种真菌微生物繁殖、活动。  相似文献   

7.
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开展不同刈割时期和刈割高度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影响的研究,以1:1比例种植的金皇后(Golden Empress)与三得利(Sanditi)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于不同生育时期与刈割高度进行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与初花期收获的苜蓿相比,苜蓿生长高度80 cm(现蕾期)左右时刈割,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比初花期分别高2510.4 kg·hm-2和807.3 kg·hm-2,粗蛋白(Crude Protein,CP)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值分别高2.45%、1.35,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得出,在赤峰地区,以生长高度为刈割标准,株高在80 cm左右时刈割可以得到质量兼优的苜蓿草。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刈割高度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合刈割茬次对3个生长高度的苜蓿干草进行产量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高度,第1茬紫花苜蓿干草产量最高,品质最优;随着生长高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在每一茬次和全年的产量明显增加;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综合分析,在酒泉玉门地区,以生长高度为刈割标准,株高在75 cm左右进行刈割可获得高产量和好品质的苜蓿干草。研究结果可为紫花苜蓿种植技术优化和精益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优质苜蓿干草的调制技术是高效利用苜蓿的关键所在.适时刈割并选择干燥方法(压茎杆干燥法、地面晒干法、人工干燥法、干燥剂干燥法),以合适的含水率和体积打捆,并堆垛贮藏,最大限度地减少苜蓿干草营养物质的损失,以保证苜蓿干草良好的营养价值,是提高苜蓿利用价值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苜蓿产业的现状是生产技术落后,苜蓿加工机械设备简陋,产品质量差,商品率低,竞争力差。草产品在品种、质量和数量上均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严重制约苜蓿产业的发展。而苜蓿的调制和加工是确保苜蓿高产基础上获得优质、高效草产品的关键。苜蓿产品加工仍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苜蓿产业的关键因素。优质苜蓿干草调制的基本程序为鲜草刈割,压扁,干燥,捡拾打捆,堆贮,二次加压打捆和贮存。1适时刈割为保证苜蓿干草良好的营养物质基础,适时刈割是关键。苜蓿一般在孕蕾期或初花期进行收割,即以百株开花率在l0%以下为宜,这样经晾…  相似文献   

11.
苜蓿干草添加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苜蓿干草在高水分打捆贮藏时添加有机酸、胺类化合物和生物制剂等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缩短干燥时间 ,避免低水分牧草在打捆时的叶片脱落 ,是减少调制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失 ,保证苜蓿干草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北京苜蓿干草调制期气候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成杰  周禾  汪诗平 《草地学报》2004,12(4):281-284
针对北京地区苜蓿产业化有关配套技术的需求,以3年生紫花苜蓿为对象,研究苜蓿收获期气候的适宜性.结果表明:逐日降水量保证率对指导苜蓿收获期的选择是行之有效的;北京地区降雨多集中在7、8月,第1茬苜蓿干草调制应在5月10日左右进行,以确保第2茬干草调制在7月前完成,第3茬干草调制可拖延到8月下旬进行;并根据当地具体气象信息实施小范围分批作业,防止拖延时间太长,影响第茬苜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解析影响优质苜蓿干草生产的关键环境因子,为我国北方地区生产优质苜蓿干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测定紫花苜蓿不同收获期(不同茬次、不同花期)的干燥速率、叶绿素含量、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相对饲用价值,RFV)等指标筛选苜蓿自然干燥的最佳环境条件,并通过各项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明确影响苜蓿自然晾晒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苜蓿自然晾晒中,影响苜蓿干燥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气温、空气湿度和风速;影响苜蓿叶绿素含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气温和风速;影响苜蓿CP、NDF、ADF及RFV等营养指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气温、空气湿度和风速,其中温度、风速对CP的影响极显著,空气湿度对NDF、ADF及RFV的影响极显著。综合衡量,影响苜蓿干燥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气温、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强度以及风速。2)通过对各收获期苜蓿干燥速率、叶绿素含量及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综合分析,在与试验地气候条件相似地区,苜蓿自然干燥的最佳环境条件是:温度日均值26.29~27.95℃,空气湿度日均值34.74%~36.71%,太阳辐射强度日均值268.36~422.33 W·m^(-2),风速日均值1.59~1.82 km·h^(-1)。  相似文献   

14.
高燕丽  孙彦 《草地学报》2015,23(5):1080-1085
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是评价苜蓿(Medicago sativa)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美国现行较多的是使用相对饲用价值(RFV)评估粗饲料产品的质量,我国则用粗饲料分级指数(GI)来评估粗饲料产品的质量。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适合不同收获期(现蕾期至盛花期)的CP,ADF,NDF,RFV和GI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粗蛋白的交互验证决定系数(Rcv2)为0.9129,外部验证中预测决定系数为0.901,模型准确性最高。CP, ADF, NDF, RFV和GI外部验证RPD均大于2.5。本文首次探索紫花苜蓿品质评价指标的模型建立,以期为紫花苜蓿品质育种提供数字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论述了世界上主要苜蓿Medicago sativa产业大国的苜蓿生产特点及其在品种繁育和草田管理方面的先进性,分析了我国苜蓿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苜蓿产业的国内外市场及苜蓿产业发展的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The consumption of solid feed is essential for successful transition from a pre-ruminant to a functional digestive tract. Lambs fed starter rations containing highly fermentable carbohydrates often experience dramatic changes in concentrations of rumen and blood metabolites. The optimal amount of roughage required in the diet of pre-ruminant animals is still unclear.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feeding alfalfa hay on performance and rumen development in young Balouchi lambs. In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30 lambs were fed one of three experimental diets consisting of a control, without alfalfa hay (C), a diet containing 7.5% alfalfa hay (A1), and a diet containing 15% alfalfa hay (A2). Lambs fed A1 and A2 diets had lower dry matter intake during the pre-weaning period (P?P?=?0.02), but feed conversion ratio and average daily gain were not affected by feeding alfalfa hay. Concentration of beta-hydroxybutyric acid was higher in C compared with the A1 and A2 groups (P?P?=?0.04) and increased thickness of muscular layer (P?=?0.05). We concluded that including 15% alfalfa hay in the starter diet could reduce thickness of the keratinization layer and increase muscularity of rumen wall without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and performance of newborn lambs.  相似文献   

17.
南方苜蓿新品种"渝苜一号"饲喂肉兔的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苜蓿新品种"渝苜一号"的营养价值,为苜蓿干草在肉兔生产中的应用提供营养参数.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渝苜一号"5个不同生育期(营养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结荚期)的生长特性和干草的常规营养成分以及饲喂肉兔的可消化性.结果表明,生育期对"渝苜一号"干草营养价值影响显著(P<0.05),苜蓿干草叶茎比、鲜干比、粗...  相似文献   

18.
利用遗传转化,将硒富基因转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提高苜蓿富硒能力,解决当前硒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以“中苜1号”紫花苜蓿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来自硒超富集植物二沟黄芪(Astragalus bisulcatus)的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smt1)转入苜蓿,并以3 mg·L-1潮霉素进行筛选,获得转化植株10株。结果表明,5株均能扩增出与smt1基因大小相符的条带。RT PCR检测结果表明,2株目的基因表达呈阳性,这表明smt1基因已成功转入紫花苜蓿基因组中,且可以在植株中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19.
苜蓿不同加工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秋播第二茬初蕾期苜蓿为材料,设1)割后直接烘干;2)割后田里晒1d左右,次日人工烘干;3)割前1d用干燥剂处理,割后直接烘干;4)切短后在水泥地上自然干燥4组,4种工艺干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烘干生产效率明显优于自然晒制,预晒1d后人工加工,生产1t干草耗时为3.04h。人工烘干产品的感观指标优于自然晒制,不同工艺对产品的主要常规成分没有明显影响。自然晒制干草成本最低;预晒1d后人工加工和干燥剂预处理后加工,生产1t干草的成本分别比割后直接烘干降低691.52元(下降82.84%)元和198.64元(下降23.80%)。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结合、干燥剂预处理是适合南方应用的快速、低耗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6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饲喂4种不同紫花苜蓿干草配比、不同精粗比的日粮,以研究日粮配方对奶牛生产性能、经济收益的影响,确定最佳日粮配方。试验结果说明,大比例紫花苜蓿干草(紫花苜蓿=24%DM)、低精粗比(40:60)日粮极显著提高乳脂率(P<0.01);日粮营养水平提高,产奶量提高(P<0.05;P<0.01);最佳经济效益日粮为含大比例紫花苜蓿、精料比例低、营养水平较低的日粮(P<0.01);在低的精粗比例下,紫花苜蓿干草不是日粮成本的限制因素,而青贮饲料配比为日粮成本的限制因素。合理安排精粗比例,适当使用紫花苜蓿干草,可提高奶牛饲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