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速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精神,切实改善居民出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科学编制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组织编制了《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发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灵活、准时性高,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是解决中短距离出行和接驳换乘的理想交通方式,是城市综合交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导则》要求,抓紧编制《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2015年前,设市城市要编制完成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参照《导则》的总体要求,研究出台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各项鼓励政策与指导细则,在城市道路新建、改(扩)建以及城市“绿道”、“河道”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行人过街设施、自行车停车设施、道路林荫绿化、照明等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方便性和吸引力,促进城市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政策速递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精神,切实改善居民出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科学编制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组织编制了《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发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灵活、准时性高,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是解决中短距离出行和接驳换乘的理想交通方式,是城市综合交通  相似文献   

3.
北京中心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一直是北京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步行交通占市区出行总量的约1/3,自行车交通占除步行交通外其他交通方式的约1/3,合计约占出行总量的一半。近来来自行车交通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但仍维系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4.
姚遥  魏晓冬  冯伟  王峰  吴昀晖 《城市规划》2015,(Z1):102-106
自行车交通系统作为绿色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短距离出行的最佳选择,也是建设宜居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规划通过调查研究,充分把握丽水城市特色与交通发展特征,找出了丽水自行车交通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按照以问题导向应对近期改善,以目标导向应对远期发展的思路,提出由城市道路自行车系统、自行车绿道系统、自行车衔接系统及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有机构成丽水中心城区自行车交通体系。并对每个子系统进行详细规划,选择绿色交通示范区进行路段创新实验。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7)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发展,使得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人轿车不断进入千家万户,开始逐步取代普通自行车成为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再加上我国城市交通建设过程中都是尽可能扩大机动车的通行空间,而不断压缩自行车交通通行空间,无形之中导致我国城市居民在选择自行车交通出行时受到诸多限制。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利用自行车交通来改善和发展城市绿色交通系统,解决其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促进我国城市绿色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下的广州大学城交通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州大学城是广州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的交通系统,是在绿色交通理念指导下建立的新型交通网络系统.大学城的出行特点以及出行方式、用地空间功能布局,都与绿色交通系统的构建耦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网络体系.笔者从绿色交通理念自身特征分析入手,对大学城交通网络体系进行深入探索,并着重分析了大学城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步行系统的发展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民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城市交通建设主要集中在车行道路、地铁等大型交通设施方面。论文基于厦门市出行结构的分析,以及城市步行及自行车交通设施现状,提出作为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的厦门,城市步行与自行车绿色交通系统规划建设战略定位与总体布局,重点是建设高效率的公交运输体系,适度的控制机动车发展;协调城市发展的骨干运输网络系统;建立完善的现代化交通管理体系,提高道路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构建低碳环保、健康快捷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打造"宜居城市"和"健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规划建设良好的步行和自行车绿色交通系统,对优化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人们对城市街区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慢行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2017年),提出全面开展绿色出行行动,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改善自行车、步行出行条件。在沈阳市层面,提出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是沈阳市解决城市"出行难"的重要抓手。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慢行交通治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沈阳市特点,提出沈阳市慢行交通系统改善思路及方法,为其他城市慢行交通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16,(6)
针对当前大城市机动化交通发展产生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文章结合北京大力发展城市绿色交通行动计划等背景,以朝阳区团结湖、呼家楼、六里屯和八里庄4个街道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对居民的出行目的、行为规律和非机动交通道路使用评价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其在不同出行目的状况下的道路选择偏好、对现状道路使用后的道路形式偏好及满足本地居民行为规律的道路设施偏好,找出城市中心高人口密度区域居民偏好和非机动交通系统构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非机动交通线路优化、非机动交通道路重构和非机动交通设施布局3个方面提出了整体化的北京城市中心区非机动交通系统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市快速扩张中交通系统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自1986年以来的上海近20年城市扩张过程中社会经济、人口、岗位与城市空间的发展及其对交通系统发展的作用机制.以上海历史上三次综合交通调查数据为基础,定量研究了居民出行需求总量、道路机动车出行需求、交通空间分布三个典型交通系统特征的变化及成因,分析了城市快速扩张下交通系统特征的变化规律,提出交通系统特征的变化本质上是由于交通系统外部的城市扩张所引起,在快速城市化与机动化过程中应保持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设信息》2014,(13):33-33
到2015年,全国将建成100个左右城市(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逐步提高,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10%,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使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明显改善。在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方面,合肥市有什么打算?  相似文献   

12.
德国通过建立"轨道交通-自行车-步行"一体化的绿色交通系统,使得城市摆脱了依赖于汽车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本文在梳理和回顾德国城市交通策略由便于汽车的城市交通规划,到轨道交通可达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再到实现一体化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从中分析并总结了德国城市中心在不同时代的交通规划策略和特点。最后研究揭示出,城市如果要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必须依赖于节约能源,没有污染的绿色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资料收集、提取和整合,以南宁市交通出行结构和道路系统发展的时代特点为主线,将南宁市交通系统发展历程划分为自行车时代、机动化初步发展时代、小汽车与公交竞争发展时代和轨道交通时代4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出行方式特点、道路系统构成、交通政策等内容进行简要分析,最后对交通系统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归纳总结。本文对于研究城市与交通系统演变规律,更好地保证城市与交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鹏飞  宋锋  窦知礼 《城市住宅》2021,28(9):156-157
当前,交通拥堵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堵,保障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中,亟须深入讨论.绿色城市交通作为我国实现城市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城市现代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倡导绿色出行,注重高速公共交通、自行车出行、步行等方式,实施以绿色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绿色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15.
杨明生 《城乡建设》2007,(11):23-23
以"绿色交通与健康"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9月16日正式启动.在9月16日至22日活动期间,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108个城市将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号召市民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在9月22日"无车日"的7时至19时,以上城市划定一个或数个区域,只对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开放.  相似文献   

16.
苑剑英  陈铖 《建筑知识》2014,(3):249-250
当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生态环境正在快速变迁着,在科技、社会、人文的进步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绿色交通、“零碳”出行是目前的时代主题。我们的交通系统变化影响着我们的通勤文化和出行方式,自行车出行方式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本文描述了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带来的出行方式演变以及评估交通系统变化时对自行车出行的影响因素考虑,通过实例和文献分析总结出城市内自行车出行的收益/成本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城市商业区慢行系统的营造——以杭州市武林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行交通为目前的交通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发展方向,它是把与生俱来的步行交通和大众化的自行车交通等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等不同的出行方式,来缓解城市中日益恶化的交通问题,慢行交通是一种绿色交通,也是一种健康的出行方式.以杭州武林地区为例,着重探讨人车矛盾最为突出的商业区慢行系统的特征,以及营造城市商业区慢行系统关注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8.
出于满足城市内短途出行的需求和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的目的,共享单车开始出现在大城市的各个角落,自行车交通的发展也因此迎来新一轮高潮。本文通过对西直门交通枢纽核心地区的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对比共享单车出现前后的自行车使用情况,比较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私人自行车之间的区别,总结共享单车的使用特征及应用提升空间,旨在为自行车回归城市提供可行思路,并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和绿色出行找到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行业动态     
《小城镇建设》2014,(2):7-8
<正>城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出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精神,切实改善居民出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科学编制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组织编制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要求各地认真执行。  相似文献   

20.
步行交通系统作为上海市绿色交通系统的首要构成及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距离"安全、舒适、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结合2010年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之主题,在保持机动车道路建设力度的同时,针对现存问题,对中心城步行交通系统进行了规划,并对规划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