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MRV)在静脉窦血栓中的表现,探讨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MRV表现,评价低场磁共振MRV在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科1999年12月至2007年12月行MRI、MRV检查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患者33例,应用二维时间飞跃法2D TOF MRV,结合SE、FSE、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SEIR(FLAIR)序列,评价低场强磁共振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 33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中有11例MRI常规扫描未见明显异常表现,22例显示有局部静脉窦血栓信号;33例病人全部行MR2D TOF MRV,29例有阳性表现,另外4例行MR增强扫描确诊.结论 颅脑MRV能够清晰的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位置、范围及程度,对于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由于2D TOF MRV分辨率低,对于静脉窦早期的血栓形成及微小血栓的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应结合MRI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提高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分析诊断为CVT的病人的CT、MPI、MRV表现,探讨MRI1和MRV在CV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西京医院2004年~2007年临床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例25例,25例病人均行CT平扫,12例行CT增强扫描,25例均行MRI平扫、TOF法MRV检查。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CT平扫显示高密度“三角征”,7例CT增强扫描显示“空delta征”,23例MRI平扫显示静脉窦血液流空信号消失,25例MRV均显示有静脉窦闭塞或充盈缺损。结论MRI和MRV是诊断CVT的有效方法,CT怀疑CVT诊断时须做MRI和MRV检查。  相似文献   

3.
贾爱英 《当代医学》2011,17(27):3-4
目的为更有效地提高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的准确率,文中探讨了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扫描、DSA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2例脑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表现。3例患者行MRI平扫,9例MRI平扫加增强扫描;8例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10例患者行CT平扫,2例平扫加增强扫描。4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12例患者中,累及上矢状窦3例,横窦1例,乙状窦4例,直窦2例,上矢状窦及乙状窦联合受脑静脉窦血栓累2例。CT平扫:静脉窦高密度征,皮层或深部静脉高密度带征,CT增强:脑静脉和静脉窦"δ"征和空三角征(25%~30%)、充盈缺损。MRI检查时脑静脉窦血栓的直接征象:急性期血栓2例,T1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周围可见稍高信号环,为增厚的硬膜。亚急性期血栓患者9例,T1WI及T2WI均以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可见受累静脉窦呈"空三角"征或"充盈缺损",在T2WI上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是其特异性的表现。慢性期患者1例。MRV可发现受累静脉窦静脉窦壁常不规则或不显示,机化血栓T1WI、T2WI上呈低信号,可强化,继脑静脉窦血栓并发性脑损害包括脑肿胀、出血及梗死等。DSA对静脉窦血栓诊断及治疗后随访有很高诊断价值但为一种有创性检查手段。结论对"所谓平扫CT阴性"的脑静脉窦血栓患者,MRI和MRV是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可替代有创伤性的DSA检查。对脑静脉窦血栓病例诊断,MRI加MRV优于DSA,而DSA又优于CT。  相似文献   

4.
脑静脉窦血栓的MR与CT诊断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更有效地提高脑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诊断的准确率,文中探讨了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扫描对CVST形成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12例CVS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3例患者行MRI平扫,9例MRI平扫加增强扫描;8例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10例患者行CT平扫,2例平扫加增强扫描.4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结果:12例CVST患者中,累及上矢状窦3例,横窦1例,乙状窦4例,直窦2例,上矢状窦及乙状窦联合受累2例.MRI检查时CVST的直接征象:急性期血栓2例,T1WI呈等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T2WI呈低信号,周围可见稍高信号环,为增厚的硬膜.亚急性期血栓患者9例,T1WI及T2WI均以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可见受累静脉窦呈空"△"征或"充盈缺损",在T2WI上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是其特异性的表现.慢性期患者1例,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MRV可发现受累静脉窦不显影或充盈缺损形成.CVST的继发性脑损害包括脑肿胀、出血及梗死等. 结论:MRI和MRV是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对CVST的诊断优于CT,可替代有创伤性的DSA检查.对于T2WI呈低信号的急性期血栓,应仔细观察周围是否有较高信号的环形改变,进一步行增强扫描并结合MRV可作出早期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DAVF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均行DSA检查,其中8例行头颅CT平扫,6例行MRI平扫、MRA、MRV检查。结果:DAVF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颅内血管杂音及头痛为主要表现,也可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本组患者头痛6例,癫痫3例,其中可闻及搏动性颅内血管杂音5例。头部CT及MRI平扫能显示DAVF的继发改变。本组中CT平扫显示颅内出血6例;MRI平扫见异常增粗迂曲的流空血管影5例;MRA示迂曲扩张的异常血管4例;MRV示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DSA检查显示病变位于海绵窦3例,横窦-乙状窦3例,上矢状窦2例,岩上窦1例,能清楚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DAVF的CT、MRI、MRA及MRV表现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结合临床资料可提示DAVF,与脑动静脉畸形鉴别有一定困难,确诊依赖于脑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MRI及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脑静脉窦血栓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以及MRV检查,观察并分析检查结果 .结果 CT检出率为60.0%.其中,CT平扫表现为静脉窦高密度征,脑表面及深部静脉内血栓高密度征.CT增强扫描表现为"δ"征、空三角征及充盈缺损;MRI检出率为80.0%,结合MRV后检出率为100.0%.MRI检查中急性期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高信号,T2WI低信号.亚急性期表现为T1WI、T2WI高信号.慢性性期表现为血栓信号普遍下降,且均匀性增强.MRV检查表现为受累静脉窦不规则或显示不清楚或局部信号缺失.结论 在检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时,MRI联合MRV检查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在治疗脑静脉窦血栓时,应采用CT或MRI联合MRV观察患者的具体病情,能够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7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其中17例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检查,2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12例增强扫描,14例同时行CT检查。记录MRI影像征象。比较MRI、CT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准确率。结果①常规MRI检查示26例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包括急性期4例,亚急性期14例,慢性期8例。12例增强扫描均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其中2例呈脑回样强化。②MRV检查17例:血流信号消失、减弱(受累静脉窦)。③MRA检查2例:受累静脉窦显影异常。④14例同时行CT、MRI检查,共45个静脉窦受累,CT和MRI准确率分别为46.67%(21/45)、100.00%(45/45)。MRI检查准确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脑静脉畸形的CT和MRI诊断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脑静脉畸形(CVM)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17例CVM患者的MRI和CT资料进行分析,1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磁共振脑静脉成像检查.3例行磁共振脑动脉成像检查,8例患者行妇CT检查,包括平扫2例,增强4例,cT脑动脉造影检查2例.17例中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 结果:17例患者有21个CVM,其中3例为多发,4例患者合并有海绵状血管瘤.有21个CVM中,幕上7个,幕下14个.12个CVM为浅型,位于皮质和皮质下区,9个为深型.CT平扫均不能显示CVM的直接征象,增强CT、CT脑动脉造影和MRI增强扫描均能清晰显示CVM的特征性表现,即"水母头"状扩张的髓静脉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干,MRI能清晰显示合并的海绵状血管瘤和其他脑实质异常.磁共振脑静脉成像也能清晰显示CVM. 结论:CVM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畸形,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增强、CT动脉成像以及MRI均能显示其特征性改变,并对其做出诊断.MRI检查可显示合并的其他异常表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比磁共振平扫、MRV、常规增强及3D-BRAVO增强成像等各序列在显示颅脑静脉窦血栓病变能力的差异, 3D-BRAVO增强成像序列对颅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脑静脉窦血栓患者29例,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T1WI、T2WI、FLAIR、MRV、常规增强及3D-BRAVO增强成像.结果在29例脑静脉窦血栓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 患者中, 常规平扫、常规增强显示12例静脉窦血栓, MRV显示13例静脉窦血栓, 3D-BRAVO增强成像显示全部29例.结论 在CVST患者中, 3D-BRAVO增强序列可较常规序列成像更清楚地显示脑内静脉窦病灶, 可极大程度提高早期诊断CVST, 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提供最直观的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张秋实  曾小松  赵耀 《安徽医学》2014,(11):1512-1514
目的探讨MRI及MRV在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V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16例患者均经MRI平扫及2D-PC法MRV扫描,12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11例患者中CT平扫可见直接或间接征象。MRI平扫可见受累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静脉窦内信号不均,15例出现静脉性脑梗死表现,其中2例合并出血。增强扫描7例患者受累静脉窦表现为"空三角征"。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不显影或局限性信号缺失、中断。结论 MRI结合MRV是诊断CVST高度敏感、无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影像特征。以期促进早期确诊。方法:报道13例CVST,着重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3例CVST首次接受的影像检查均为脑CT平扫,12做了DSA检查,6例做了MR检查.均存在静脉窦血栓,其中至少10例存在多支皮层静脉末段阻塞;静脉窦高密度异常增宽、皮层静脉圆点征和索条征、散在性脑出血、难以解释的脑肿胀均为重要的CT平扫征象;静脉窦MR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后血管腔充盈缺损、静脉性脑梗死均为重要的MRI征象;血管造影所见的静脉窦充盈缺损、血流中断、引流静脉末端缺失、静脉性充血均是可靠的诊断指征;而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下血肿、静脉循环时间延长、异常代偿回流通道的出现等也有参考价值。结论:早期捕捉CT征象、正确采用多手段影像检查、综合对比分析影像发现,对于早期确诊CVST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磁共振表现以及诊断价值。方法16例脑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应用SE序列的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6例病人均有MRI平扫,其中11例病人有平扫加增强扫描;12例病人加有MR三维时间飞跃序列(MRV 3D TOF扫描)。探讨磁共振对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表现。结果16例患者中仅有1例MRI常规平扫未见异常,15例显示局部静脉窦内见血栓信号;病变发生在横窦乙状窦2例,直窦1例,上矢状窦3例,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9例。13例病人显示脑部缺血水肿病变,4例脑部还有出血病变,2例病人有脑积水。12例病人行MRV 3D TOF扫描,全部有阳性发现,表现为静脉窦闭塞或充盈缺损,9例有较明显侧支循环血管形成。结论磁共振能明确显示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位置、分布、程度等,对脑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很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 I)及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例经临床证实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均用0.35T磁共振成像仪行MR I及MRV检查,分析MR I及MRV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 I平扫中见正常的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MRV见静脉窦闭塞,增强MR I见空三角征。结论:低场强MR I及MRV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瘤(HPC)的CT、MR和血管造影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方法:6例均行CT平扫,4例行CT增强,5例行MR平扫和增强,2例行全脑血管造影。结论:当影像学表现为以下特点时,应考虑颅内血管外皮瘤:①起自脑膜较大的分叶状、无钙化肿块,肿瘤有囊变及瘤周有水肿;②CT或MR增强检查时肿块有明显强化;③血管造影检查为富血供的肿瘤。  相似文献   

15.
钱伟东  屈洪党  訾刚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2):1272-1272,1340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多表现为颅内高压征象,伴或不伴局灶神经功能异常。头颅CT未见特征性表现,MRI仅5例示静脉窦异常信号,头颅磁共振静脉成像(MRV)12例均显示病变静脉窦狭窄或者闭塞。结论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征象伴或不伴定位体征的高危患者头颅CT不能明确诊断,应及时行MRI结合MRV检查可快速明确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避免误诊误治。MRI及MRV简便易行、快捷无创,易于临床推广,可作为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的CVST患者的CT及MRI资料,总结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6例CVST患者,其中上矢状窦2例,直窦2例,2例为乙状窦和横窦联合受累,5例CT平扫患者中2例可见"带征",6例MRI平扫均可显示静脉窦病变,3例显示脑实质内病变,5例MRV可显示静脉窦中断或充盈缺损。结论:CVST患者CT和MRI检查均有特征性的直接或间接征象,CT可作为急性期患者的临床初筛,进一步确诊需结合MRI。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综合检查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综合影像资料,18例均行常规CT和MRI平扫,6例行减影法多层螺旋CT脑静脉成像(MSCTV),13例行磁共振对比增强三维脑静脉减影法成像(3D CE-MRV),1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18例CVST患者中,经影像学检查发现上矢状窦CVST8例,横窦2例,乙状窦4例,直窦2例,上矢状窦及乙状窦均受累2例。6例(33.3%)CT平扫可提供重要的影像表现,尤其是MSCTV更为直观。18例CVST患者MRI检查均可清晰显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的流空效应消失,静脉窦内出现各期血栓的不同信号,13例可见脑水肿、脑梗死、脑出血等间接征象。15例3DCE-MRV检查均发现CVST的血栓征象(静脉窦充盈缺损或中断)。12例行DS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诊断。结论影像综合检查对CVST的早期发现、确诊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CT、MRI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病理及DSA证实的DVA38例,7例手术病理证实,31例DSA证实,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MRI表现。结果发生于幕下11例,幕上27例。8例行CT检查中,4例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2例可见右侧小脑半球出血灶,1例右侧额叶见高低密度混杂病灶。1例增强扫描见右侧额叶条纹状异常增强血管影及粗大的引流血管相连。MR扫描显示清晰,T1WI、T2WI表现为条状血管流空影32例,并发海绵状血管瘤5例,表现为不均匀短T1长T2异常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的髓静脉及引流静脉,呈典型"水母头"状。幕下DVA引流静脉汇入脑表面静脉者4例,汇入第四脑室的室管膜下静脉7例,幕上DVA引流静脉经皮层静脉汇入脑表面静脉窦者15例,汇入室管膜下静脉者12例,即汇入脑表面静脉又汇入脑深静脉者1例。结论CT诊断对该病特异性较小,MRI增强扫描多方位观察,可清楚显示DVA的典型表现,MR检查可完全替代DSA成为DVA首选及确诊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特征和磁共振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CVT)的临床特征和磁共振(MR)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MR检查确诊的CVT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响学特征.结果12例患者的阳性体征包括头痛(10例)、视乳头水肿(8例)等颅内压增高的征象,部分病例有局灶性神经功能异常如肢体瘫痪(4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癫痫发作(2例)、昏迷(2例)及脑膜刺激征(6例).常规Se序列T1、T2相示窦内高信号,脑实质水肿或合并出血、梗死.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能直接显示静脉窦闭塞及血栓栓子.CT检查显示2例呈弥漫性脑水肿,3例脑叶见条索状高密度影,2例示顶叶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经降颅压、抗凝、溶栓、消炎及激素治疗均治愈.结论MRI/MRV在诊断和随诊静脉窦血栓方面明显优于CT,且抗凝、溶栓、降颅压、消炎是治疗静脉窦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通过对20例非典型脑膜瘤的CT及MRI的影像表现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影像的特殊表现。方法 20例有完整资料,经病理证实为非典型脑膜瘤。5例行CT平扫及增强,1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3例行CT平扫后再行MRI平扫及增强,3例行MRV,5例行MRA和MRV。结果肿瘤边缘多不规则,CT及MRI平扫分别呈密度或信号均不均匀,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MRI检查还可见肿瘤内流空的血管影、脑膜尾征;MRA及MRV检查可清晰的显示肿瘤的血供及静脉窦受侵。结论非典型性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不典型,但仍具有脑外肿瘤的影像学特征,MRI检查在肿瘤定位及了解肿瘤与相邻的组织及血管的关系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