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讨论了EPMA-EDS图象分析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特点及分析方法.对SiC-TiB_2复相陶瓷中的TiB2相的尺寸、周长及所占面积等几何参数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TiB_2相的平均直径及面积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镀Ti立方氮化硼(cBN)与玻化SiO2—Na2O—B2O3结合剂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防止玻化SiO2-Na2O-B2O3结合剂烧结时对立方氮化硼(cBN)的侵蚀,并实现cBN晶体与结合剂间的化学键结合,本文用DTA、XRD、SEM、EPMA等研究了Ti镀层与cBN界面在600 ̄1200℃温度范围的界面反应过程及界面成分结构特征,讨论了镀TicBN与结合剂复合体在烧结过程中的成分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Ti镀层与cBN晶体在600℃以上,以反应扩散的形式发生界面反应形成TiN,8  相似文献   

3.
TiO2—Al—B系反应烧结制备的复相陶瓷和原位Al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应烧结方法,利用TiO2,Al和B粉末间的放热反应的较低的温度下制备Al2O3-TiB2复相陶瓷和原位生长Al2O3和TiB2弥散粒子增强Al复合,Al2O3-TiB2复相陶瓷是密度ρ-0.8的多孔体,由尺寸小于2μm,在基体中呈现均匀分布,没有发现Al3Ti生成,这种原位Al基复合材料具有优于SiCw/Al复合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TiB2的含量对Al2O3/TiB2陶瓷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TiB2含量的Al2O3/TiB2陶瓷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用XRD和SEM分析材料氧化后的相组成及显微结构,探讨了该材料的氧化机理和氧化膜的破坏方式。结果表明,不同TiB2含量的Al2O3/TiB2陶瓷材料在1400℃空敢中氧化30h的氧化增重符合抛物线规律。  相似文献   

5.
Ti对C—B4C—SiC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就烧结助剂Ti对C-B4C-SiC碳/陶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表明Ti在烧结温度下与B发生反应在晶界生成TiB2,并产生液相,有效地促进了C-B4C-SiC复合材料的烧结,抑制了晶粒的长大,使复合材料密度与强度大幅度地增加,电阻率下降,同时TiB2的氧化时生成致密的TiO2,包裹子易氧化的B4C和C,使制品难氧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制品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TiH2,Si和B4C之间的化学反应制备TiB2-SiC复相陶瓷,研究了反应时物相生成机理及添加Ni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复相陶瓷的显微结构及裂纹扩展过程,用XRD法测定了复相陶瓷内的残余应力,探讨了复相陶瓷的增韧机理,同时,残余应力测试结果表明,精磨会给材料表面带来一定的机械加工应力,但随方向而异、并对残余应力的测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7.
向勇  郝建民 《材料导报》2000,(Z10):167-169
固相法合成La2O3-TiO2系陶瓷介质材料,XRD、SEM、EDS分析其结构、形貌和成分。高精度电容测量仪测试其介电性能。La2O3/TiO2比1∶2、2∶19组分可获得极低介质损耗,XRD分析主晶相为La2Ti2O7和La4Ti9O24。La2O3/TiO2比1∶3组分可获得La2/3TiO3、La4Ti9O24复相、缺陷型钙钛矿相La2/3TiO3不利于介质损耗降低。EDS分析表明晶界富集Si杂质,有效促进了液相烧结。  相似文献   

8.
Al2O3—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的制备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智强  萧小月 《功能材料》1997,28(6):599-603
本文利用Sol-Gel法制备了Al2O-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讨论了主要内容是体系成分(Al:Si:Ti摩尔比)对落膜制备过程及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步水解法可以得到稳定的Al2O3-SiO2-TiO2复合溶胶,进而制备复合陶瓷薄膜。组分间的静电作用是溶胶凝结的原因。三组分中,Si/Ti摩尔比是决定溶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XRD对薄膜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表明复合薄膜由Al4Ti2SiO12  相似文献   

9.
ZnO压敏陶瓷的晶界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XRD、SEM、TEM研究了低压ZnO压敏陶瓷的相结构与晶界结构,证实了晶界相的不连续性,发现低压ZnO-Bi2O3-TiO2系中ZnO-ZnO晶粒直接接触区晶界宽度约为45nm,以及烧结过程中晶界上ZnO纳米级单晶的迁移行为并计算出ZnO晶界移动激活能Qm。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溶胶-凝胶法制备均匀PbZr-Ti-B-Si凝胶玻璃,并通过适当热处理在凝胶玻璃中原位生长Pb(Zr;Ti)O3微晶的新工艺·利用IR谱考察了凝胶玻璃中的元素键合结构随温度的变化.结合热分析和XRD;SEM技术,研究了Pb(Zr,Ti)O3微晶在凝胶玻璃中的生长过程及该材料的结构特点.发现Pb2(Zr,Ti)2O6+x立方焦绿石介稳过渡相的纳米微晶首先出现于该体系中,并在更高的温度下先后完全转变成三方和四方Pb(Zr,Ti)O3钙钛矿相.电子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Ph(Zr;Ti)O3玻璃陶瓷具有均匀的细晶结构.  相似文献   

11.
利用TiH2,Si和B4C之间的化学反应制备TiB2-SiC复相陶瓷,研究了反应时物相生成机理及添加Ni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复相陶瓷的显微结构及裂纹扩展过程,用XRD法测定了复相陶瓷内的残余应力,探讨了复相陶瓷的增韧机理同时,残余应力测试结果表明,精磨会给材料表面带来一定的机械加工应力,但随方向而异,并对残余应力的测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Pb(Mg1/2W1/2)O3-PbTiO3-PbZrO3陶瓷的化学不均匀性和介电行为。EDS分析得到:体系中存在富W和富Zr、Ti的两相,平均分子式为:I相(富W相):Pb(Mg0.270W0.367Zr0.182)O3.091;Ⅱ相(富Zr、Ti相):Pb(Mg0.109W0.187Ti0.204Zr0.340)O2.758。两种居里点分别为:TCI〈-65℃,TCI=105℃,图像处理  相似文献   

13.
流态化CVD制备TiO2—Al2O3复合粒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流态化CVD反应器中Ti(OC4H9)4水解制备TiO2-Al2O3复合粒子新工艺,借助于SEM、TEM、BET、XRF和EPMA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复合粒子结构和包覆过程特征。结果表明,在流态化CVD反应器中Al2O3超细颗粒以团聚体形式存在,TiO2包覆量随Ti(OC4H9)4进料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反应温度影响不大;在包覆过程中,同时存在成核和成膜,成核包覆使复合粒子比表面积增加,成  相似文献   

14.
TiC对C—SiC—B4C复合材料氧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TiC的添加对C-SiC-B4C复合材料氧化行为的影响,实验发现1573K处理的C-SiC-B4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优于未加TiC的复合材料,氧化失重随着TiC添加量的增大而减小;更高温度处理的C-SiC-B4C复合材料在低温氧化时表现为少量增重,1100K以下基本无失重,而高温氧化速率则有所增加,特别是2673K处理的复合材料的最终氧化失重是1573K处理复合材料失重的6倍,失重主要发生在1200~1400K。X射线衍射发现,高温处理使复合材料中的B4C与TiC发生反应生成TiB2,减缓了B4C的氧化速率,使之在1100~1400K不能产生足够的液相B2O3,没有起到有效封闭炭材料裸露面而阻止氧的扩散的作用。1400K以上的氧化失重速率受热处理温度的影响不大,主要是由于生成的TiB2大量氧化,生成B2O3液相,以及SiC大量氧化生成SiO2,从而对复合材料起到保护作用。SEM形貌观察与上述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5.
用甲酸盐/柠檬酸盐制备(Sr1—xCax)TiO3微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甲酸盐/柠檬酸盐溶液酒精脱水的方法制备出均匀的、结晶的、立方钙钛矿结构的(Sr1-xCax)TiO3微粉。借助于XRD、SEM、TEM及粒度分析等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了粉末的相结构、粒度、组成以及微观形态。研究表明,(Sr1-xCax)TiO3粉末的粒径和组成与溶液的pH值、熔烧温度、酒精与溶液的比例,以及酒精清洗、干燥步骤等因素有关。此外,还考察了粉末的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16.
B4C-TiB2复相陶瓷的强韧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B4C-TiB2复相陶瓷。结果表明,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显向硬度受第二相TiB2颗粒的影响,其中B4C-30vol%TiB2材料的弯曲强度为725MPa,比单体B4C提高65%,B4C-45vol^TiB2材料的断裂韧性为6.7MPa.m^1/2,比单体B4C提高84%,由B4C基体和TiB2颗粒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导致的残余应国是B4C-T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7.
Al2O3—TiC—Co与Al2O3—TiC陶瓷冲蚀磨损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特殊的化学处理方法,完成了对Al2O3及TiC陶瓷粉末的钴包覆,将包覆后的两种粉安70wt%Al2O3-Co和30wt%TiC-Co的比例混合烧结出硬度和韧性都较理想的Al2O3-TiC-Co(ATC)精细陶瓷,通过SEM观察研究其冲饥蚀磨损行为,并对AT30(70wt%Al2O3-30wt%TiC)和ATC陶瓷的冲蚀行为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与AT30陶瓷相比,ATC陶瓷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细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防止玻化SiO2-Na2O-B2O3结合剂烧结时对立方氨化硼(cBN)的侵蚀,并实现cBN晶体与结合剂间的化学键结合,本文用DTA、XRD、SEM、EPMA等研究了Ti镀层与CBN界面在600~1200℃温度范围的界面反应过程及界面成分结构特征,讨论了镀TicBN与结合剂复合体在烧结过程中的成分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Ti镀层与cBN晶体在600℃以上,以反应扩散的形式发生界面反应形成TiN,800℃以上形成TiB2及TiB,这些在cBN表面外延生长的难熔化合物使Ti镀层与cBN牢固结合并阻止了结合剂中的碱性组分对cBN的侵蚀,镀TicBN晶体与结合剂则由低价的氧化钛为中介实现良好结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TiO2掺入对CaO稳定ZrO2(简称CaSZ-NiCr)金属陶瓷烧结特性的影响,测定了CaSZ-NiCr-TiO2金属陶瓷烧结样品的密度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TiO2的掺入能提高CaSZ-NiCr金属陶瓷的烧结密度和显微硬度,对CaSZ-NiCr金属陶瓷有助烧结作用。金相观察表明,TiO2的掺入改变了NiCr相在金属陶瓷中的形貌,说明了NiCr与CaSZ的浸润性有一定的改善。XRD和E  相似文献   

20.
低压ZnO—Bo2O3—TiO2系材料的退火特性及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nO-Bi2O3-TiO2系材料相结构,显微形态及电性能的影响,得出500℃以下退火,材料的性能稳定并有所改善,500℃以上退火材料的压敏电压升高,非线性特性变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