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水质水量联合角度评价鉴江流域可用水资源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满足流域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可用水资源量联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水量平衡和污染物质的质量平衡原理,建立单元系统的水量水质模型,依据水质水量资料确定模型参数;然后利用模型推求单元系统的可用水资源量;最后推广应用到河流多区段系统。将该评价方法应用到广东鉴江流域,计算该流域的可用水资源量。结果表明,可用水资源量与水质污染现状、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河道生态需水量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重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岷江流域为例,从水资源的水量、水质及其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探讨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表现为:①水量减少.岷江流量明显减少,70~80年代与30~40年代相比,年均径流量减少9.5%,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10m左右.洪旱灾害更加频繁.②岷江水污染呈加重趋势.岷江高场站的综合污染指数由1996年的0.21增加为2000年的0.34,水质级别由“较清洁”变为“轻污染”.③生态环境恶化.岷江上游森林面积减少和干旱河谷扩大,水土流失也有加剧的趋势.针对这些变化,要保障流域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安全有必要采取下列对策:即必须树立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推进水利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水资源保护区,防治水污染.  相似文献   

3.
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适应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重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岷江流域为例,从水资源的水量、水质及其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探讨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表现为:①水量减少.岷江流量明显减少,70~80年代与30~40年代相比,年均径流量减少9.5%,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10m左右.洪旱灾害更加频繁.②岷江水污染呈加重趋势.岷江高场站的综合污染指数由1996年的0.21增加为2000年的0.34,水质级别由“较清洁”变为“轻污染”.③生态环境恶化.岷江上游森林面积减少和干旱河谷扩大,水土流失也有加剧的趋势.针对这些变化,要保障流域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安全有必要采取下列对策:即必须树立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推进水利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水资源保护区,防治水污染.  相似文献   

4.
利用排队网络模型对混流制造系统进行负荷平衡.首先将混流制造系统等效为一个开环排队网络模型,聚合各类产品为一类混合产品之后,整个混流排队网络简化为单一产品类型的排队网络,其中的每一个工作单元都可以等效为一个G/G/1排队模型;之后根据工作单元的典型队列模型图求得每一个工作单元对混合产品的平均加工时间;最后以平衡后的工作站数目以及平滑指数同时最小为目标函数,并给出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编码求解,从而完成对混流制造系统的负荷平衡.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从水资源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出发,以兰州市城区为例,选取水质、水资源量、人口密度和国民收入作为评价要素,采用相应的定量方法,建立水资源价值模糊评判模型,对该市区的水资源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价,并估算了水资源价格.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为了摸清流域水资源总量中不同水质的水量变化与分布情况,需要建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联合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以鉴江流域为例,给出地表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的两种方法和结果.分析讨论了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为了摸清流域水资源总量中不同水质的水量变化与分布情况,需要建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联合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以鉴江流域为例,给出地表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的两种方法和结果.分析讨论了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智能交通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从系统目标的角度建立了智能交通评价指标体系,改进了以往有效区分决策单元DEA方法计算量大、过程复杂的不足,提出了重构DEA模型,对有效决策单元进行再评价,在方法更加简单易行的情况下实现了被评价单元的全排序。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列举实例进行评价、分析,对评价目标的优化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应用SCS模型模拟清丰水流域产汇流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鄱阳湖区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的需要,简要介绍了径流曲线模型(SCS)及其应用现状,同时根据清丰水岗前水文站的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清丰水流域产、汇流量的模拟.结果表明,模拟数据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产汇流过程的模拟精度均达到70%以上.因此,应用SCS模型模拟清丰水流域降雨产、汇流量是可...  相似文献   

10.
以黄河兰州段为研究对象,将模糊数学的模糊识别和最大隶属度应用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取2018年丰水期黄河主流6个检测断面7项水环境质量因子进行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并与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6个检测断面水质均为I类,单因子指数评价水质都为II类,均达到既定的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限值,模糊综合评价在综合考虑各项污染因子对水质的贡献的同时,将不同水质类别分界线模糊化,更能全面客观的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1.
关于山区河流码头施工水位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成库后,经验取值的方法不再适用于内河山区河流码头建设的施工水位确定。以寸滩码头为例,分析了码头所在河段天然情况下历年各月平均水位、成库后各月水位后,得出可连续施工天数;结合工程量,将其与预计施工工期对比,再视特殊具体洪水情况,作出调整。该方法较传统经验取值法更为准确、合理,对施工质量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体有效应力变化,发生饱和—非饱和固结沉降。基于单相流假设和Bishop有效应力原理,结合简化的直线型土水特征曲线,建立了反映地下水位下降土层饱和—非饱和沉降的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水位降深饱和、非饱和区域的沉降量,结果表明,地面沉降随着地下水位降低不断增大,非饱和区土体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3.
涪江绵阳段河流水环境容量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缓解西部大开发对涪江绵阳段造成的河流污染,用标准指数法对涪江绵阳段进行了水质评价.将河流划分为9个水域功能区,针对不同河段的特点建立河流水质模型,采用一维和二维模型计算涪江绵阳段河流水环境容量,以减小计算误差,并按照行政区划分配剩余水环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涪江绵阳段有机污染严重,部分河段水质严重超标;涪江绵阳段的水环境容量化学需氧量为56142t/a,氨氮为3109t/a.研究结果为绵阳市河流水环境管理决策和总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红粘土水窖、水泥水窖及混合水窖三类模拟水窖中实际集雨水的pH值、DO、微生物数量、CODMn等水质指标的探讨,分析了在不同材质的水窖中集雨水的水质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改善窖水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铁路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铁路建设过程中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以包兰线包头至惠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沿线水土流失形式,确定了流失量,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分析用水量对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各种降低用水量的手段提高混凝土的表面硬度,都可以改善其耐磨性,但相比之下,使用较高掺量的减水剂会增大混凝土的含气量和粘性,导致其表面硬度降低,改善效果要劣于降低砂、石含泥量的方法。因此,建议在混凝土生产中,采用更为严格的技术手段来控制砂、石材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