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我国能源化工“金三角”地区水资源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东-鄂尔多斯-榆林“金三角”地区具有独特的能源资源优势.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和新引擎,对于带动和提升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自治区)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但该区域地处我国西北,水资源是制约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分析“金三角”区域水资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和实施水权有偿转让是保障“金三角”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水资源安全的根本途径,并对今后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干旱缺水地区,有限的当地水资源和受限的引黄水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为保障宁夏绿色高质量发展,文章在系统梳理全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以“水”为主线,以“区域面”为着眼点,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即:节水治污———提高用水效率和严控污染物排放对水质的影响,从量、质两方面充分挖掘现有水资源利用潜力是其首要任务;量水发展———以水资源承载能力或用水总量红线为约束,严格控制高耗水农业和能源产业发展规模,合理规划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适水种植为其根本任务。唯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开展水量水质双控约束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是落实新时期"节水优先"方针、保障区域水安全和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支撑。针对我国北方地区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并存的问题,以山东省昌乐县为例,结合WEAP模型与传统水资源配置理论方法,根据区域用水需求与总量控制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控要求,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建立基于水量水质双控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AHP法、熵权法、AHP-熵权耦合法计算不同情景方案的配置效益并优选配置方案。结果表明:规划水平年农业、城市供水保证率分别为50%、95%时,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跨流域调水、强化行业节水和水污染治理以及加大再生水回用相结合的配置方案(B4方案)综合效益最大,各行业用水需求均能得到满足,GDP较现状水平年增加709.01亿元,再生水利用率提高至25%。  相似文献   

4.
游进军  贾玲  王彦兵  杨朝晖  汪林  薛志春 《水利学报》2024,55(3):266-277,287
宁夏干旱缺水且发展不均衡,以水定需是必然选择。本文针对宁夏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特征,构建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四水四定”优化模型,开展全区“四水四定”方案分析。模型以用水总量红线指标为水资源刚性约束,根据区域发展战略确定刚性保障需求,通过水与“四定”协调关系分析得出经济社会发展和用水效率可行变化范围。以2019年为现状、2025年为目标年,采用模型协调优化得出“四定”规模控制目标,以及分行业和区县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结果表明,在全区73.27亿m3用水总量和41.5亿m3耗水约束下,满足全面小康的“四定”规模为750万人、5481亿元GDP、84.7万hm2灌溉面积和791 km2建成区面积。通过对比分析方案的公平性和效率提升状况,揭示了不同行业、区域的水量流转方向,表明约束设置对结果有显著影响,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管控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经济学角度,量化分析水资源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约束效应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水特性,借用“木桶”原理,运用经济学发展理论和投入产出技术,对成都市水资源的“矮板效应”、“高板效应”和“疏板效应”进行分类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水资源还不是约束成都市经济发展的“瓶颈”资源,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其约束程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农业、餐饮业等部门浪费水资源较严重,用水量与城市化水平还未呈现合理的倒“U”形关系;水资源在各部门间配置还欠合理,在建筑业、文化娱乐和房地产业等配置较多,而对交通运输、工业和金融业等配置较少。  相似文献   

6.
在充分考虑水资源系统中供需水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基于多目标规划、模糊规划和区间规划原理,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为目标,以需水量、可供水量和不同子区用水部门间的用水公平性为主要约束,构建一种适用于多水源、多子区、多用户的考虑供需水不确定性的多目标模糊规划模型,以期通过平衡水资源配置系统中用户配置水量、缺水风险与系统收益三者的关系,实现系统综合效益最大。模型以衡水市历年供水、用水及社会经济等数据确定规划年的水资源参数及经济参数,采用区间参数反映系统中的不确定性,通过引入模糊隶属度函数,利用两步交互式算法,将多目标规划转化为单目标规划进行求解,以2025年为衡水市规划水平年,得到规划水平年下的11个子区、4种水源、4个用水行业的最优配水方案。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定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可实现“外调水优先利用、地下水控制利用”,同时考虑用水的公平性约束后,在缺水条件下可有效控制水资源向每立方米水效益高的区域和部门流动,有利于多区域、多部门共担缺水风险;该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可有效缓解衡水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多水源和多目标之间的协同互补。研究成果可为河北省其他县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技术参...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水量分配是对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或者可分配的水量向行政区域进行逐级分配,确定行政区域生活、生产可消耗的水量份额或取用水水量份额。为解决好重点江河流域水资源主要矛盾、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云南省出台了针对流域、区域的2030年水量分配方案(简称“分配方案”)。为加强过程控制,掌握各流域、区域用水情况,需对分配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工作,主要内容之一是分流域、分区域统计现状年: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并与2030年分配量进行对比分析,这就需要根据现有的按行政区统计的用水量数据,折算到江河流域及所涉州(市)级区域上。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一个重要要素,既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也是产业、城镇、农业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实现其在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在国土空间上的均衡配置,通过分析临沧市水资源条件,按照“水资源本底条件”“政策制定的水资源可利用量”“水利设施可供水量”“用水总量控制指标”4种方案对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明确当地水资源的利用上限,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2010年广东省鉴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实施以来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工作,从统一调度启动、枯水期水量调度组织和应急水量调度组织进行了分析。从流域供水安全和河流生态安全、高州水库“蓄丰补枯”保障流域外东海岛用水和流域与区域管理机制实践,简析了调度管理成效。展望未来,提出强化流域水资源配置和综合调度管理、做好省分水方案后流域各地细化水量分配和推动鉴江流域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设想。  相似文献   

10.
革新水资源管理理念全面推进水量分配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来水与用水时间错位。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江西省水量、水质等问题开始显现。由于水量初始权属的不明确和资源时段性的短缺.部分流域内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用水矛盾和纠纷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1.
加强水资源刚性约束可有效提升区域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支撑能力。以新余市为例,充分考虑工业产业特色,建立面向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预测2020-2035年现状延续型、经济发展型、资源节约型和刚性约束型4种方案下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在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下,刚性约束型方案更注重工业用水的高效利用,尤其是钢铁、光伏等高污染、高耗水等工业。该方案下2035年水资源供需比β2035为1.03,COD污染比α12035和氨氮污染比α22035均大于1,可承载总人口数为130.2×104,可承载GDP规模为5 578.6×108元。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用水效率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合理发展的刚性约束型方案,可获得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并达到较大的承载能力,以期为新余市有效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资源及水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水资源及水生态安全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区域水资源及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考虑我国的地域状况,根据水资源的丰、平、缺情况和经济水平(发达、欠发达)的6种任意组合,分别筛选评价指标,提出了分区域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以31个省级行政区为单元,对中国水资源及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资源及水生态状况没有安全的,良好的有10个区,一般的有10个区,较差的有10个区,极差的有1个区。  相似文献   

13.
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所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的形势,以海河流域下游平原地区为例,探讨区域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综合整治的管理对策:①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管理中实现水量和水质的统一;②在进行跨区域调水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能耗低、水耗小、排污少"产业,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③统筹区域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修复工作,实现"分质供水"和"梯级利用";④加强污水资源化、雨水利用和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稳步推进的节水工作需求,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基本规律,分析京津冀地区各行业用水过程及影响因素,从取用节水和资源节水两方面计算存量用水的极限节水潜力.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取用节水潜力和资源节水潜力分别为11.44亿和6.36亿m3,分别占区域总用水量的5.4%和3.0%,节水潜力有限;由分行业分析可知,农业取...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中上游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区,在我国能源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十分突出,多年来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对水资源的需求,考虑多种水资源调控措施,针对未来不同水平年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产业区水资源供需形势,提出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分区安全评价与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结合我国东、中、西三大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在综合分析各省级行政区城市供水组成、城镇化水平及综合生活人均用水量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8个规划分区.根据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价成果,对各规划分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分布状况进行了说明,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17.
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8个代表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水-能源-粮食耦合安全综合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00—2020年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安全性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水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整体上升的趋势,其浮动范围为0.3~0.7;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年际间均呈上升趋势,北京市耦合协调度最高,河北省耦合协调度较低;人均水资源量、废水中COD排放量、人均能源消费量和亩均农用机械总动力为京津冀地区主要障碍因子。未来北京应调整用水结构、挖掘节水潜力。天津市和河北省要注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加大脱碳步伐,其中河北省农业发展需要进一步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减少农作物受灾面积。  相似文献   

18.
区域水资源利用压力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数可用来衡量一个区域的水资源相对稀缺性,并判断水资源是否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在经济、环境、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从人口数量压力、水资源数量压力、水环境压力、水资源技术压力、水资源用水管理压力的角度,建立了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标体系.通过对全国223个地市水资源利用压力的计算分析,该指标体系定量反映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验证了所构建的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标的合理性,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化发展与水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给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和水资源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该区域的水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通过对该地区水文水资源变化气候背景的分析,选择区域内的典型城市,以遥感和GIS作支持,开展以城市化发展为标志的下垫面变化对降雨、径流及暴雨洪水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河网水系与水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保证城市水安全的角度,对水资源持续利用与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寻求地区城市化发展下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对策措施,从而为保障地区水安全以及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内陆核电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安全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潜在的放射性污染会对水资源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巨大差异,内陆核电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在简要介绍了核电站运行原理及安全设计后,阐述了国外内陆核电的状况。从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污染、冷却水污染和硼污染三方面分析了内陆核电站运行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以及我国的控制措施。从水资源管理思路、水资源论证深度、水资源应急响应机制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内陆核电水资源管理中亟待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