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标:分析上海市卫生费用的筹资来源,并进行国内外比较。资料与方法:在国家卫生总费用核算框架的指导下,参考国际卫生总费用核算经验,应用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比较。结果:2001—2007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介于3.84%~3.98%,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12.98%,基本与上海市生产总值增长相协调。上海市卫生总费用的构成状况总体呈"一升一降一平稳"的态势,2007年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占卫生总费用的20.47%、57.34%和22.19%。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例的下降并不代表群众不存在"看病贵"问题,其背后仍隐含不少问题。建议:适当提高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建立长效的卫生投入机制,新增卫生投入重点投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将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2010年,黑龙江省卫生费用筹资总额605.77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5.6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84%,高于全国同期水平;人均卫生费用1580.23元,高于全国水平.2001-2010年,黑龙江省人均卫生费用增长了4.70倍.按实际值计算,2010年黑龙江省卫生总费用首次呈现负增长;政府对卫生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强,但仍需进一步增加;政府应调整卫生领域的投资结构,更多关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黑龙江省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过重,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1995—2010年浙江省卫生总费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15年来浙江省卫生总费用的总体水平和变化趋势,以及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的分析,理清浙江省卫生总费用结构的改革方向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调整优化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的重点是增加政府卫生支出占比,降低个人卫生支出占比.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管理》2016,(4):33-37
目的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卫生筹资现状及差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卫生筹资体系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法。结果我国的卫生筹资体系存在政府卫生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低(12.6%)、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高(44.2%)等问题。结论我国需进一步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力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卫生筹资效率、重视卫生筹资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995~2008年天津市卫生总费用的系统分析,了解天津市卫生总费用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从卫生总费用筹资及支付两个角度分析14年来天津市卫生总费用的相关情况.结果:天津市卫生总费用总额逐年增加,政府公共卫生投入不断增长,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增长较快,卫生总费用向大型医疗机构集中.结论:在不断提高天津市卫生总费用总量的同时,需进一步调整其筹资结构,提高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在总费用中所占比重,降低个人现金支出比例,切实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区级卫生总费用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中国21个省区的卫生费用水平、筹资构成等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深入研究我国卫生筹资特点及地区差异。方法:各地区按照国内卫生费用核算标准方法,利用统一口径收集数据,并进行规范的数据核算,结果具有可比性。结果:发现各地区人均卫生费用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呈正相关,但卫生总费用相对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新医改"以来卫生筹资结果明显改善,各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程度不同,对公共筹资不同方式的依赖程度有所差别,政府卫生支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作用更为重要。结论:"新医改"以来,各地区卫生总费用均快速增长,卫生筹资结构优化。鼓励各地区探索适合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筹资机制,在未来公共筹资的主要模式上做出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12-2020年中国西部卫生总费用筹资现状与结构进行分析,为完善西部地区卫生筹资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2-2020年西部地区卫生总费用核算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结果]西部地区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其中人均卫生总费用增长了近2.46倍;2019年东部卫生总费用是西部的1.96倍,但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仅相差0.59%;西部个人卫生支出总体呈下降趋势,7个省市及自治区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已降至28%以下。[结论]西部地区卫生筹资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比偏低,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仍然较高。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府卫生投入,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控制卫生总费用的增长,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建立上海市新的精神卫生服务投入制度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的财务年终报表和填报的统计数据作分析,对相关人员作半结构式访谈,提炼出主要观点。结果:2007年至2009年政府拨款平均占该中心筹资总金额的13.45%,患者(私人)支付分别占该中心筹资总金额的17.9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服务筹资平均为110.23万元;街道社区用于精神卫生工作的经费投入平均为72.72万元。结论:资源相对集中,社区康复资源缺乏;投入总量不足,配置结构不合理;投入方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山东省1998-2010年卫生总费用主要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提出改善卫生筹资的建议.方法:运用筹资来源法对山东省1998-2010年的卫生总费用进行了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总费用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个人卫生支出从55.40%~38.72%,结构不太合理.结论:建议适当提高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力度,降低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建立合理的卫生筹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卫生费用核算是国际上衡量卫生筹资的宏观指标,上海市于2008年启动该项工作,并已将卫生费用核算纳入常规核算工作。2012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来源法)已达到1 092.4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以下简称"元"),占上海市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5.4%,人均卫生总费用为4 589元。从筹资结构来看,政府卫生支出占21.3%,社会卫生支出占59.2%,个人现金卫生支出(OOP)占19.5%。总体来说,近年来上海市卫生筹资呈现充足程度提高、筹资结构相对合理、可持续性较好的特点,但同时面临筹集资金使用率不足、部分人群医疗负担过重等问题,建议合理引导和控制卫生总费用增长,统筹卫生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针对重点人群"靶向"减负等措施,切实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