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波  张莉  屈小婷 《河北医药》2016,(6):870-872
目的:探究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痰EOS)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6例患有慢性咳嗽的患儿,仔细询问病史、既往史以及家族史等,停用抗炎药物2周,进行痰EOS分类计数、肺功能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等,并评价咳嗽症状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初步诊断,并给予治疗,随访,4周后再次进行诱导痰EOS分类计数、肺功能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单病因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28例(32.6%),咳嗽变异性哮喘(CVA)14例(16.3%),感染后咳嗽(PIC)9例(10.5%)。双病因组:CVA+UACS 29例(33.7%),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UACS 4例(4.7%)。三病因组:CVA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UACS 2例(2.3%)。 BPT阳性率:CVA组和CVA+UACS组阳性率均为100%,UACS组阳性率为35.7%,PIC组阳性率为77.8%。痰EOS检测结果:UACS组、CVA组、PIC组、CVA+UACS组的痰EOS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5±0.9)%、(9.9±7.3)%、(0.9±0.5)%、(11.8±10.7)%,且与UACS组和PIC组相比,CVA组和CVA+UACS组的痰EOS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经治疗后,UACS组和PIC组的BPT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痰EOS与治疗前相比,CVA组和CVA+UACS组的痰EO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中UACS、CVA、PIC以及CVA+UACS所占比例较高。治疗后, UACS和PIC的AHR改善明显,CVA和CVA+UACS的痰EOS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IgE过敏原检测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观察纽)血清IgE水平及吸入过敏原(phaditop)、食物过敏源(fx5E)进行检测,并对照60例正常儿童各项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gE平均检测结果为(7.3±2.0)IU/mL,对照组IgE平均检测结果为(0.28±0.02)IU/mL,观察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过敏原(Phaditop)及食入性过敏原(Fx5E)阳性率分别为3.33%、5.00%,对照组吸入过敏原(Phaditop)及食入性过敏原(Fx5E)阳性率分别为3.33%、3.33%,两组吸入过敏原及食入过敏原阳性率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IgE水平上升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一个主要特点,本次研究未见过敏原阳性率变化,过敏原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关联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姜君 《中国医药》2013,(11):1554-1555
目的探讨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检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的128例患儿进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总点数为1792点,选取的过敏原为粉尘螨、户尘螨等14种常见的过敏原,给予患儿皮肤过敏原点刺,对吸人性过敏原(粉尘螨、户尘螨、蓰草花粉、狗毛、梧桐等)及食物性过敏原(鸡蛋清、牛奶、海蟹、扇贝等)相关情况进行观察和过敏原阳性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2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过敏原点刺检测结果为阳性占85.0%(1523/1792),其中在吸人性过敏原中点刺检测结果阳性占74.1%(1328/1792),而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为10.8%(1951/1792)。结论过敏原点刺试验能够快速方便地找出患儿的过敏原,并且能够有效地提示患者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情的严重程度,能尽早进行干预及预防,过敏原点刺试验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病的关系。方法:入选86例CVA患儿作为观察组.9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两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和血球分析仪常规法测定CVA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CVA组MP-IgM阳性率为37.21%,对照组MP-IgM阳性率为20.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IgM阳性的CVA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及嗜酸粒细胞计数(EOS)均高于MP—IgM阴性的CVA患儿(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地区过敏性哮喘儿童的主要过敏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02例患儿按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颁布标准分为三组:哮喘组、咳嗽变异性哮喘组(chronic variable asthma,CVA)慢性咳嗽组,并利用点刺方法对其进行过敏原物质的检测。结果在哮喘组、咳嗽变异性哮喘组(CVA)、慢性咳嗽组中尘螨、花粉的阳性率最高,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儿童哮喘过敏原以尘螨、花粉为主,在护理哮喘患儿时应注意避免接触各种过敏原,减少其发作。  相似文献   

6.
魏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91+94-91,94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病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观察CVA患儿59例,同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35例,正常小儿32例,均用金标快速检测法测定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结果CVA患儿MP-IgM阳性率(40.7%)明显高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4.3%)和正常小儿(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A的发病与MP感染有关,这一结果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沿海地区荨麻疹、慢性湿疹患者过敏原分布情况.为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广州番禺区909例荨麻疹、慢性湿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909例患者中.过敏原阳性率为99.3%(903/909)。其中食入组、吸入组阳性率分别为70.4%(640/909)、56.8%(516/909);吸入性过敏原中尘螨组最高,为51.0%(263/516),食入组过敏原中虾组最高,为32.3%(207/640);吸入、食入组只有1项(单一组)阳性者259例(28.5%),吸入、食入组1项以上(混合组)阳性者644例(70.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709例荨麻疹患者中过敏原阳性率99.9%(708/709),200例慢性湿疹患者中过敏原阳性率97.5%(195/200)。男性患者阳性率为99.1%(344/347),女性患者阳性率为99.5%(559/5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沿海地区荨麻疹、慢性湿疹患者发病主要图食入鱼虾等海产品和吸入螨虫而引起,说明减少海产品的摄入及做好对螨虫的防治可降低两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秀娟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10-1411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变化及与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00例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100例患儿中血清总IgE水平〉50ku/L者81例,阳性率81%,其中52例(52%)对两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29例(29%)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常见吸人性过敏原为霉菌(19/100)、尘螨(12/100)和蒿类花粉(9/100)。常见的食人性过敏原为海鱼类(28/100)、虾蟹(22/100)、牛奶(18/100)、蛋白蛋黄类(11/100)。结论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吸人性和食人性过敏原都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异性IgE检测可帮助筛选过敏原,对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诱发儿童哮喘发作的过敏原并提出相关防护措施。方法对15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过敏原阳性率中粉尘螨阳性率为84.9%,户尘螨阳性率为81.8%,吸入过敏原阳性率为88.0%,食人过敏原阳性率为70.4%。结论尘螨是本地区引起儿童哮喘的主要过敏原,哮喘患儿同时存在多种过敏原阳性。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查出过敏原,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是减少哮喘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变态反应性疾病457例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亚仙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262-2263
目的检测并分析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的IgE抗体,筛选常见的过敏原。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我院457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总IgE及特应性IgE抗体检测。结果457例患者中总IgE阳性率90.15%(412/457),特异性IgE阳性为84.25%(385/457),常见过敏原分别为尘螨、粉尘(34.57%)、屋尘(19.91%)、牛奶(16.19%)、动物毛皮屑(12.91%)、鱼蟹(12.69%)、花粉(11.16%)。结论过敏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重要因素,通过免疫印迹法,可明确检出特异性过敏原,为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