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校企合作可以让企业深入参与学生培养过程,是强化培养学生工程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校企合作是工科院校谋求自身发展,提高育人质量,实现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做到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和企业先进设备与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可以让企业深入参与学生培养过程,是强化培养学生工程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校企合作是工科院校谋求自身发展,提高育人质量,实现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做到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和企业先进设备与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3.
《广西轻工业》2013,(6):176-177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以实现师资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适用人才"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实践证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对企业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得到切实的锻炼,让企业得到相应的回报或许才是校企合作的关键。 校企合作可以做到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与企业先进设备、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重要模式。为深入了解印刷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需求,我们对国内40多家有影响力的印刷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学校提升教育质量、与市场接轨、谋求自身发展;企业有针对性的为自身培养人才,也为行业培养了人才,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展现大企业风范。校企合作为双方谋求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一、校企合作背景陕西科技大学(以下简称陕科大),是中国第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学科大学,更是被陕西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是培养机构和企业双方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导向下,以双赢互利为前提共同培育人才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于培养传统企业白酒技术人才,有利于白酒企业前沿技术的研究与革新、优势资源整合、所需人才的及时补给、企业文化传承。从操作层面看,注重校企合作双方的双赢互利,考察转型期市场的实际需求,充分调动社会参与,强调深度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平台,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和运行的重要机制.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构建珠宝首饰类专业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为例,分析了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意义,平台内各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8.
《广西轻工业》2015,(8):150-151
校企合作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实现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能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不仅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而且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占全部从业人员比例不到十分之一,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高职人才稀缺问题越发凸显。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为本位。因此,需要结合企业岗位职业技能的实际,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实现这一点,除了要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潜力外,更要做好校企合作这篇大文章,这既是高职教育性质特点所决定的,也是职业教育彰显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与南宁锦虹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厂中校”,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优势和企业的生产设备资源优势,共同实施员工在职在岗培训、学生专业实践教学、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兼职教师聘请和培养、技术攻关与服务等工作,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中高技能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而技能型人才的供求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强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有效的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是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最佳选择。实行校企合作,可以实现企业资源共享,减少学校培养目标的不确定性,为企业"量体裁衣"培养人才,为学校就业提供了稳定的出口。  相似文献   

13.
学校与企业合作不仅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需要。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的意义、模式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广西轻工业》2015,(11):182-184
为了提高职业院校的育人效果、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做中学等人才培养模式引起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等方面的重视,但是,具体采用什么形式、走何种途径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是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理论和实践证明,通过"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初步对接,企业初步参与人才培养,企业与学校构建正式合作组织,校企资源共享、共育现代职业人才"逐渐深化的过程,以职业教育集团、行业指导委员会为平台,以共建共享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场所,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下的现代学徒制是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任昌娟 《中国食品》2021,(5):126-127
校企合作是目前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加强中餐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加强人才的培养,并且使其符合社会的需要。目前职业院校中对于实训基地的建设还有待加强,因此本文主要对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校企合作的模式伴随着社会的变化也应不断改进,应当改变院校的育人模式,增强人才培育的实效性,这样才能培育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提高烹饪人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产学合作的必要载体.文章以高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分析当前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取得的成效提出基于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措施,以促进培养企业所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达到校企共赢.  相似文献   

17.
《广西轻工业》2019,(3):186-187
与广州市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探索合作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管理等内容,经过双方的努力实践,为合作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也为校企合作做好现代学徒制合作办学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学校与企业都要重视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正>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于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要求。今年3月1日起,上海正式施行修订后的《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增加"校企合作"专章,明确校企合作的原则、方式和具体形式,全面推广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现代学徒制和培训培养职工的新型学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由学校专业老师讲授理论知识,由企业师傅传授操作技能,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技术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7]4号)明确要启动第二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有效途径,通过对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情况及合作现状的分析,校企双方只有在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下,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才能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技工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