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黄(庶虫)虫丸对大鼠脑组织NO ET T-AO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成分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选择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在造模2h后,中药组大鼠给予大黄[庶虫]虫丸的混悬液2.5mL灌胃,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3天后断头处死取脑,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脑组织中的NO、ET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而中药大黄[庶虫]虫丸组能明显的降低造模后脑组织中NO、ET的上升,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脑组织中的T-AOC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中药大黄[庶虫]虫丸组能提高造模后脑组织中T-AOC的降低(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中药大黄[庶虫]虫丸能降低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脑子组织中NO、ET的上升.提高造模后脑组织中T-AOC的含量.从而发挥对大鼠脑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大鼠脑出血模型海马组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观察不同电针对大鼠脑出血模型海马组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探讨电针对脑出血大鼠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海马组织兴奋性氨基酸 (ASP、Glu)和抑制性氨基酸 (GABA)明显升高 ,存在着兴奋性氨基酸 (EAA) /抑制性氨基酸 (IAA)平衡失调。针水组能降低造模所致的Glu和GABA的升高 ,和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对ASP的降低作用不明显 ,和模型组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针风组能降低造模所致的ASP和Glu的升高 ,和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对GABA的降低作用不明显 ,和模型组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针水组、针风组能抑制不同兴奋性氨基酸(Glu、ASP)的释放 ,纠正兴奋性氨基酸 (EAA) /抑制性氨基酸 (IAA)失衡 ,从而达到减轻脑出血后脑组织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成分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选择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在造模2h后,中药组大鼠给予大黄虫丸的混悬液2.5mL灌胃,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3天后断头处死取脑,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脑组织中的N0、ET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而中药大黄虫丸组能明显的降低造模后脑组织中N0、ET的上升,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脑组织中的T-AOC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中药大黄虫丸组能提高造模后脑组织中T-AOC的降低(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中药大黄虫丸能降低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脑子组织中N0、ET的上升,提高造模后脑组织中T-AOC的含量,从而发挥对大鼠脑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及其周围组织CD36、HO-1表达的影响,阐明针刺治疗脑出血的相关机制。方法:将10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按1 d、3 d和7 d时间点再分3个亚组,每组12只。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术后各时间点进行mNSS评分、血肿体积及脑水肿含量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以及脑损伤程度;Western-blot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HO-1、CD36蛋白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1);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降低(P0.01);血肿周围脑组织HO-1、CD36蛋白表达升高(P0.01)。术后3 d、7 d针刺组大鼠脑组织血肿体积缩小(P0.05)。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能促进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HO-1、CD36蛋白表达,减小血肿体积,减轻脑水含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5.
刘文立  张生林 《中医药研究》2010,(11):1348-1350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与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之间的关系,探讨ET、NO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50 g~300 g,随机分为脑出血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24只,两组动物再随机分为术后1 d、3 d、5 d、7 d四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通过脑内注射胶原酶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测定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与ET、NO含量。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及ET、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脑组织含水量与ET、NO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结论脑出血后ET、NO过量生成,且与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与ET和NO过量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针刺对家兔脑出血急性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出血机理。方法:将54只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18只和36只。前为空白组(组1),进食普通饲料,后者进食高脂饲料3周后,采用脑内注血法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兔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组2)和针刺组(组3),针刺组选“人中”、“风府”、“曲泽”、“内关”,“三阴交”,“血海”、“太溪”穴并于造模前2天开始,造模后24h,3天,7天分三批处死动物,迅速断头取脑组织,观察针刺对急性脑出血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影响。结果:(1)三个时段中,模型组和针刺组SOD较空白组均显著降低(P<0.01),并以模型组降低最为明显;(2)脑出血后24h,72h针刺组SOD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3)脑出血后72h,模型组SOD较24h进一步降低(P<0.01);针刺组较24h明显升高(P<0.05);(4)脑出血后1周,模型组SOD较72h有所升高,但仍显著低于针刺组(P<0.01),针刺组SOD明显高于24h值(P<0.05),结论:在脑出血急性期,针刺可显著增强脑SOD活性,有稳定地增强脑出血兔抗自由基酶活性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百会透悬厘针刺法对脑出血后脑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对照组8只,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72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各24只。于造模治疗后2天、7天、14天时间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来评定鼠脑组织中NGF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通过光镜手段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大鼠脑组织中NGF检测的阳性细胞数,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意义。造模后2天,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和西药组结果有差异(P<0.05)。造模后7天、14天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NGF阳性细胞数增高( 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NGF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P<0.01),针刺组和西药组结果有差异(P<0.05)。针刺组及西药组周围脑组织中NGF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随不同的时相点变化而逐渐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百会透悬厘”能保护在脑出血中受损的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8.
观察还元注射液对胶原酶生理盐水液诱发的急性脑出血大鼠的脑水含量、血肿周围区域脑组织 Ca2 、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结果表明 ,模型对照组脑水含量、脑组织 Ca2 、血浆 ET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手术对照组 ( P<0 .0 1 ) ;还元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 ( P<0 .0 5 ,P<0 .0 1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咳喘宁胶囊对实验性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作用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实验分组为模型组、咳高组、咳低组、桂龙组,并设不加处理的正常对照组。以高、低剂量咳喘宁和桂龙咳喘宁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及BALF中ET-1含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NO含量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咳高组和桂龙组血清、肺组织及BALF中ET-1含量,咳低组血清中ET-1含量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各组血清、肺组织及BALF中NO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咳高组血清和肺组织中ET-1含量低于桂龙组(P<0.05或P<0.01),血清、肺组织及BALF中NO含量明显高于桂龙组(P<0.05或P<0.01)。结论:咳喘宁胶囊可通过降低ET-1, 提高NO含量,控制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长期食用火麻仁油的习惯所给我们的启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火麻仁油的抗氧化作用及对NO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特用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进行实验,分大、小二个剂量组,共40天,设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火麻仁油大、小二剂量组.结果表明火麻仁油能显著降低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升高的NO水平(P<0.01),能显著升高脑组织中SOD、GSH-PX的水平(P<0.01),能显著降低脑组织中脂质代谢产物MDA的水平(P<0.01),可明显增加小鼠胸腺厚度、胸腺皮质细胞数(P<0.01),说明其亦能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而延缓衰老.结论火麻仁油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及对NO的影响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1.
电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海马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出血时脑组织生长抑素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电针治疗脑出血后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复制易卒中型高血压模型的基础上,以胶原酶加肝素脑内注射诱发脑出血,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模型。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电针治疗后不同时相点脑出血大鼠海马生长抑素mRNA的表达,并以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加以对照。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模型组大鼠海马生长抑素mRNA的表达明显减弱,电针治疗后其表达显著增强,与模型组同时相比较有显著意义,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趋于恢复。结论电针水沟、内关、足三里穴可以通过增强脑出血脑组织生长抑素基因转录水平,增加生长抑素合成,调节神经元活动和神经营养而改善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穴位对实验性脑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暂时性缺血模型 ,比较电针头部的“百会”、“水沟”穴和远离头部的“环跳”、“昆仑”穴 ,对脑组织、血清NO含量的影响。结果 :缺血模型组与假缺血组比脑组织、血清NO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5) ;与缺血模型组比较 ,头部穴位组明显降低 (P <0 .0 1 ) ,肢体部穴位组降低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穴位组之间比较 ,脑组织NO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血清NO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尚不能认为远近部位穴位的作用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脑出血模型的疗效。方法:选择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其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脑含水量和神经损伤积分值的影响。结果:电针水沟组(取水沟、上星穴)、电针风府组(取风府、哑门穴)均可明显改善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的脑组织形态学损害和神经行为功能的缺损,降低因出血导致的血肿周围组织的水肿;且电针水沟组在改善大鼠脑出血模型的脑组织形态学损害和神经行为功能的缺损方面(72h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射积分值)优于电针风府组。结论:电针水沟、上星和电针风府、哑门对大鼠脑出血损伤均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且前者的保护作用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电针对大鼠脑出血模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 ,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其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脑含水量和神经损伤积分值的影响。结果 :电针水沟组 (取水沟、上星穴 )、电针风府组 (取风府、哑门穴 )均可明显改善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的脑组织形态学损害和神经行为功能的缺损 ,降低因出血导致的血肿周围组织的水肿 ;且电针水沟组在改善大鼠脑出血模型的脑组织形态学损害和神经行为功能的缺损方面 (72h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射积分值 )优于电针风府组。结论 :电针水沟、上星和电针风府、哑门对大鼠脑出血损伤均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且前者的保护作用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脑出血大鼠血肿脑组织中脑红蛋白(Ngb)及NL-RP3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9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1组、电针2组、电针3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电针各组以大鼠尾状核自体动脉血注入法复制脑出血模型.大鼠造模苏醒后,电针各组选取百会、水沟、双侧...  相似文献   

16.
金智秀  郝晋东  卢峻  图娅 《针刺研究》2003,28(3):178-181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窗电针对实验性脑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光化学法诱导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于造模成功后 0 5hr、1hr、3hr、6hr、1 2hr五个不同的时间窗开始电针 ,比较治疗 6天后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活性钙调素 (CaM)含量的变化。结果 :大鼠脑缺血后 ,模型组CaM的含量明显升高 ,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电针治疗组的CaM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但超早期不同的时间窗电针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结论 :针刺疗法超早期介入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发挥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但从造模后 0 5hr开始分设的五个不同时段组间不显示开始治疗时间窗与针刺疗效的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头穴透刺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ET、CGRP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疗法相同,头穴透刺组再加患侧百会透太阳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头穴透刺组治疗14 d后血浆ET水平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P<0.01),血浆CGRP水平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头穴透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ET、CGRP水平有明显良性调节作用.头穴透刺是通过调节脑出血患者ET、CGRP异常水平来达到治疗目的,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电针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取左侧“肩”“外关”“髀关”“足三里”穴)、穴位对照组(取左侧“清冷渊”“灵道”“箕门”“漏谷”穴)、非穴位对照组(取左侧“天泉”与“曲泽”连线中点、“曲泽”与“郄门”连线中点、“五里”与“阴包”连线中点和“膝关”与“中都”连线中点),电针参数为连续波,频率10Hz,波宽0.6ms,电压1.5-3V(以肌肉轻微抽动为度),时间10min。每天1次,共3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只固定不针刺。三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Ca2+含量,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结扎颈总动脉30min的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血浆ET含量无明显变化;再灌注30min,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血浆ET含量显著增加,再灌注120min,脑组织Ca2+含量和含水量显著增加。电针能显著升高再灌注30min后血清NO含量,降低血浆ET含量、脑组织Ca2+含量和含水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存在血液NO含量降低而ET含量升高,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NO含量和降低血浆E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电针“水沟”与“井穴”对全脑缺血大鼠脑细胞内活性钙调素 (CaM )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磷酸二脂酶法测定电针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水沟”穴组、电针“井穴”组、假手术对照组脑组织活性CaM的含量。结果 :脑缺血后脑组织活性CaM含量明显升高 ,电针刺激“水沟”和“井穴”均可使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活性CaM含量明显降低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针“水沟”与“井穴”均能明显降低活性CaM的含量 ,发挥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