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中国高速铁路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历史观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全球视野(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延续)两方面重点回顾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和发展历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时间轴,阐述了4次世界工业革命不断催生交通运输技术的重大进步,指出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都要经历4个阶段:酝酿、探索、成熟、发展。美国最早提出建设高速铁路,但至今还在酝酿期。日本、法国、德国等仍然处于探索期。只有中国高速铁路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围绕中国高速铁路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阐述了中国高速铁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过程,阐明了中国高速铁路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从政策层面看,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吸收各国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统筹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整合和利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资源优势,创建了轨道交通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从技术层面看,主要原因是取得了技术突破、理论突破和试验突破三大重要突破。探讨了高速铁路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论述了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后高铁时代轮轨高铁和磁悬浮高铁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智能高铁、智慧高铁、数字高铁等未来发展思路,以期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提供参考,助力中国交通强国伟大梦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大规模建设并投入运营,在提升铁路路网规模与质量、缓解运输能力紧张、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全面总结高速铁路建设运营对铁路网络结构与规模、运输服务能力、快速客货运网络、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等方面的提升效果,系统阐述了高速铁路建设对运输组织模式、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夜间列车运输组织方法、动车组运用、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体系理论与方法构建等行车组织方法创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动车组制造及控制技术等铁路建设与装备水平持续提升的促进作用,揭示了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为实施我国一带一路和高铁走出去国家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2008,(4):4-5
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催生了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北海道新干线,世界从此进入高速铁路时代。近半个世纪以来,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2008年北京奥运会,催生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宣告我国正式进入高速铁路时代,这必将为世界高速铁路新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万玲  秦颖 《轨道交通》2009,(5):30-30
目前,“高速铁路”已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主要潮流,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近年来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认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要更好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国产化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国产化,不但能够让本土企业享受国产化的价格优势,也能够让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走出受进口技术或设备制约的境况,使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技术水平立于世界前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与运营里程的快速发展,在高速铁路网络化运营条件日趋成熟的背景下,亟须深入开展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管修问题研究。鉴于高铁不同的运营线路特点及开通时间,目前我国高铁工务设备维护初步形成"混合管理"、"专业管理"、"综合管理"和"委托管理"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为强化高铁工务、维护安全监管、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分析了高铁工务新特点及检修作业存在问题,从人员管理、机构设置、天窗协同和作业效率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最后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工务维护创新、工务检修作业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综述了世界高速铁路的钢轨焊接技术及我国铁路钢轨焊接技术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焊接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2013,(11):36-40
不遗余力推动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发展进程 “我国铁路列车在规模、运能以及发展速度上,已经超越世界各国成为全球第一,在全世界的高速铁路中,欧洲和日本的运营里程共约7000公里,而我国现在已经建成并运营的高速铁路达到了9356公里,超过了欧洲和日本的总和。”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发展及目前我国普通铁路桥梁抢修技术储备方面的现状,分析总结了未来遭受灾害损毁的高铁桥梁,在进行应急抢修及快速恢复时,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和难点,例如新制混凝土箱梁的建造、灾后桥墩的恢复以及新制梁体的换架施工等等;由于不同的工况、毁损部位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等,应本着预有准备、多案并举、安全快速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受损桥梁抢修与恢复。有助于推动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灾后应急保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2009,(11):37-40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於岳亮 《轨道交通》2010,(12):74-75
沪杭高速铁路通车营运,到2012年,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以上,其中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达到8000公里以上,京哈、京沪、京广等主要干线通道将开通运营,“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初具规模。自2007年国产高速列车投入运营,特别是京津城际、武广、郑西、东南沿海等高速铁路陆续开通运营后,高速铁路这一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已被社会普遍接受,并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与百姓对高速列车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一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快、省、便、廉”。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其快速发展给交通运输史上带来一次重 大的飞跃.虽然中国高铁建设发展时间短,但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在 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动车、高铁和磁悬浮高速列车等对安全与技术要求非常高.论坛以“中 国高铁安全与技术”为主题,关注运营控制安全、基础设施安全、移动装备安全等领域,探 讨了中国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理论与实践问题,焊接结构抗疲劳设计与健康监测理论、方 法与应用问题,以及高速列车制动闸片设计与制造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并针对其对机车车辆的特殊要求,提出了高速铁路机车车辆设计中,结构分析程序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世界各国发展高速铁路所采用的牵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国情,指出电力牵引是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最佳选择,电动车组是高速列车最佳电力牵引方式,并对动力分散式电动车组和动力集中式电动车组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比较,提出我国发展高速铁路应采用动力集中式电动车组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以经济性、快速性、便捷性、舒适性及安全性为衡量指标,建立乘客出行广义费用函数;结合非集计理论和方法,构建中长距离通道客流分担率模型.并以武汉-广州客运通道为例,分析不同时间价值下客流结构的变化情况,发现普通铁路更加符合旅客的出行偏好,其客运分担率高于45%.最后,以利润为指标,对高速铁路运营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之间的竞争关系,高速铁路运营利润及铁路总利润难以同时达到最优;当以高速铁路运营利润最大为目标时,高速铁路票价和旅行速度分别为275 元和325km/h;当以铁路总利润最大为目标时,高速铁路票价和旅行速度分别为350元和300km/h.  相似文献   

15.
自高速铁路开通以来,关于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的相互影响与协调,就一直是 交通运输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论坛以“高速铁路和民航运输的现状与发展”作为主题,关 注在综合运输的背景下,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二者之间竞争与协调的关系.认为在一定范 围内,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具有相互替代关系,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是相互竞争的运输 方式;另一方面,高速铁路的发展也有利于航空旅客通过铁路向大型枢纽机场聚集,通过 建设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共存互补的市场关系,使出行活动更活跃.  相似文献   

16.
以经济性、快速性、便捷性、舒适性及安全性为衡量指标,建立乘客出行广义费用函数;结合非集计理论和方法,构建中长距离通道客流分担率模型.并以武汉—广州客运通道为例,分析不同时间价值下客流结构的变化情况,发现普通铁路更加符合旅客的出行偏好,其客运分担率高于45%.最后,以利润为指标,对高速铁路运营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之间的竞争关系,高速铁路运营利润及铁路总利润难以同时达到最优;当以高速铁路运营利润最大为目标时,高速铁路票价和旅行速度分别为275元和325km/h;当以铁路总利润最大为目标时,高速铁路票价和旅行速度分别为350元和300km/h.  相似文献   

17.
针对扣除系数法在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上存在的问题,对其适应性进行分析.从需求的角度分析高速铁路通过能力与既有线的差异,明确了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概念.分析扣除系数法的思想本质并从3个基本假设入手分析其思想本质上的适应性.对扣除系数法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提炼出其方法本质即时间占用的重叠关系,归纳出了4种基本情况,采用算例对其方法本质进行验证,结合高速铁路特点,对其方法本质存在的3个问题进行概括.研究证明了原有的扣除系数法已不适应我国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计算,并在最后给出了进一步研究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交通网络设施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主要载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高铁战略通道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战略需求,有利于我国资源安全保障,有利于开拓国际产能合作市场,有利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资源型城市转型.高铁建设拉动产业经济发展,所打造的通道和枢纽经济,为实现高铁与区域经济、国土开发融合发展创造条件.交通外在经济效益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可为国家政策出台,为投资决策、规划决策、组织管理及管制调控等提供科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