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谭蓉  胡晓波  饶丹 《抗感染药学》2009,6(3):185-188
目的:考察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钠与头孢匹胺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甲硝唑磷酸二钠与头孢匹胺钠(0.915∶1)同溶于9.0mg/mL氯化钠注射液中制得待测溶液,并按相同条件制得含甲硝唑磷酸二钠及头孢匹胺钠的对照溶液,20℃密闭放置0~4h,分别对其溶液外观、pH值和紫外吸收光谱检查。在波长273,320,367nm处用紫外分光光计分别测定甲硝唑磷酸二钠与头孢匹胺的质量浓度,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0,0.5,1.0,2.0,3.0,4h溶液外观、pH值和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不变化,甲硝唑磷酸二钠与头孢匹胺钠回收率分别为99.72%,99.47%,100.06%,99.35%,100.21%,99.84%和100.13%,99.18%,100.19%,99.98%,99.41%,99.09%,对照溶液中所含甲硝唑磷酸二钠及头孢匹胺钠回收率值与配伍溶液中所含二药回收率值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钠与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于9.0mg/mL氯化钠注射液中在实验考察的范围内可配伍。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甲硝唑二磷酸钠与拉氧头孢钠配伍可行性。方法甲硝唑磷酸二钠与拉氧头孢钠(0.915:1)同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制得待测溶液,与按相同条件制得仅含甲硝唑磷酸二钠及拉氧头孢钠的空白对照溶液,20℃密闭放置0—4h,分别对其进行溶液外观和紫外吸收光谱检查;波长226nm、320nm和357nm处,用紫外分光光计分别测定其中甲硝唑磷酸二钠与拉氧头孢钠的含量,所得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0-4h内,溶液外观和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不变化;空白对照溶液中所含甲硝唑磷酸二钠及拉氧头孢钠相对百分含量与配伍溶液中所含二药相对百分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钠与注射用拉氧头孢钠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在本次实验考察的范围内可配伍。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钠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1)℃条件下,观察并测定6h内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地嗪钠与甲硝唑磷酸二钠的含量并考察有无新物质生成。结果:2药配伍后6h内外观、pH、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钠在室温下6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4.
王群  庞卫国  丁峰  石庆平  王靖 《中国药房》2010,(42):3983-3985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合均匀后,在25、37℃下于0、1、2、4、6、8h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米诺钠和培氟沙星含量,同时记录外观和pH值变化。结果:0~6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头孢米诺钠和培氟沙星的含量、紫外吸收峰形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在0.9%氯化钠注射中可以配伍使用,宜在6h内用完。  相似文献   

5.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更昔洛韦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更昔洛韦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分别于25℃和37℃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米诺钠与更昔洛韦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微粒变化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配伍液在8 h内外观、pH、主药含量及紫外吸收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更昔洛韦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性良好,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6.
[病例] 男,64岁.主因左侧急性硬膜下血肿,在全麻下行左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术后遵医嘱给予甲硝唑磷酸二钠(商品名:佳尔纳,山西同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支0.915 g,相当于甲硝唑0.5 g)0.915 g+0.9%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泮托拉唑(商品名:韦迪,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支40 mg)40 mg+0.9%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相似文献   

7.
[病例] 男,64岁.主因左侧急性硬膜下血肿,在全麻下行左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术后遵医嘱给予甲硝唑磷酸二钠(商品名:佳尔纳,山西同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支0.915 g,相当于甲硝唑0.5 g)0.915 g 0.9%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泮托拉唑(商品名:韦迪,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支40 mg)40 mg 0.9%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相似文献   

8.
郑芳  李聪  黄麟杰  刘慧敏  朱雪松 《安徽医药》2013,17(8):1302-1304
目的考察室温(25℃)下,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与注射用卡络磺钠分别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别测定0~6 h内配伍液中头孢孟多酯钠和卡络磺钠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和测定其pH值。结果在室温(25℃)下、6 h内,配伍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pH值和含量均变化明显。结论在室温(25℃)下、6 h内,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与注射用卡络磺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均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后在室温下放置6 h内不同时间的药物含量,观察溶液的色泽并测定其pH值. 结果 配伍液在室温下6 h内各时刻药物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在室温下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可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6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0.
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尼西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雪松  郑芳  李志浩  李春雷 《医药导报》2010,29(8):1092-1093
目的考察室温下,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尼西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卡络磺钠与头孢尼西钠配伍后6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 6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下,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尼西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在6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注射用呋苄西林钠与甲硝唑磷酸二钠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20 ℃),采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呋苄西林钠与甲硝唑磷酸二钠配伍8 h内的含量,并比较配伍前、后其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 配伍后呋苄西林钠与甲硝唑磷酸二钠的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呋苄西林钠与甲硝唑磷酸二钠可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应用,在室温条件下,应在8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双空白对照平行实验考察两种药物理化性质方面配伍合理性评价的方法。方法:注射用头孢匹胺钠1.0 g溶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制得配伍溶液,注射用头孢匹胺钠1.0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及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同为空白对照溶液,于20℃密闭放置0~4 h时,分别对其进行溶液外观、pH值和紫外吸收光谱检查,在波长273、320和357.5 nm处,用紫外分光光计分别测定其中头孢匹胺与奥硝唑含量,所得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0~4 h内,溶液外观、pH值和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不变化;空白对照溶液中所含头孢匹胺钠及奥硝唑的相对百分含量与配伍溶液中所含两药的相对百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5)。结论:双空白对照平行实验考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在本次实验范围内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钠与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配伍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目前临床应用广泛。而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钠配伍用于术后感染,其配伍实验文献未见报道。本文模拟临床药物浓度进行两药配伍实验,现报道如下。1 仪器与试药岛津UV-22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752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PHs-9v型酸度计(杭州华光无线电厂),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钠(中外合资山西同振药业有限公司,批号:980501,规格:每瓶0.915g,相当于0.5g甲硝唑),氧氟沙星注射液(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98071423,规格100ml:0.2g),氧氟沙星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1)℃,观察两药配伍后的外观、pH、含量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加替沙星和头孢地嗪钠含量。结果两药配伍后6 h内的外观、pH、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以271nm为测定波长,291nm为参比波长,ΔA=A271nm-A291nm进行头孢米诺钠的定量测定;分别在25℃和37℃下测定24h内头孢米诺钠的含量及pH,观察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在转化糖注射液中的物理变化。结果头孢米诺钠质量浓度在10~50μg/mL范围内与紫外吸光度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8);25℃时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在8h内其含量均在90%以上,24h时其含量均低于90%;37℃时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在4h内其含量均在90%以上,6h后其含量均低于90%。结论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可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应用,但温度对其配伍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甲硝唑磷酸二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甲硝唑磷酸二钠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25℃条件下放置8h内配伍液中2组分含量,并比较配伍前、后其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配伍后加替沙星含量无明显变化,甲硝唑磷酸二钠含量略有下降,其余考察指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甲硝唑磷酸二钠可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应用,但应在25℃条件下4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室温[(20±1)℃]下,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注射用卡络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替唑与卡络磺钠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注射用卡络磺钠6 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下,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注射用卡络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6 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18.
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明  郑芳  李鹏  朱雪松 《医药导报》2011,30(2):254-256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5 ℃室温条件下,分别观察和测定6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含量变化。结果配伍液在室温下各时刻药物含量、pH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下,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可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6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9.
奥美拉唑钠与3种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柳先盛  邹慧龙  陈健苗  周慧萍 《医药导报》2007,26(11):1378-1379
目的 考察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溶液与3种输液配伍的的稳定性。方法 测定溶液的pH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奥美拉唑钠的含量,定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澄明度。观察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溶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结果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溶液中3 h内可保持稳定。奥美拉唑钠在果糖注射液中可出现颜色变化,甚至出现沉淀,且降解明显。结论 奥美拉唑钠不可与果糖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序贯静滴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参考临床常用质量浓度,配制头孢孟多酯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溶液,再取该配伍溶液分别与不同体积的奥美拉唑钠溶液配伍。于0,0.5,1,2,3,4,5,6 h观察各配伍液的外观性状变化,测定pH值和不溶性微粒数,并采用HPLC法测定各配伍液头孢孟多酯钠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头孢孟多酯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液在6 h 内外观无明显变化,与不同体积奥美拉唑钠配伍的配伍液随时间延长出现不同颜色的浑浊,在6 h内各配伍液中不溶性微粒数均符合规定,头孢孟多酯钠的相对百分含量略有下降。结论:在临床上,若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静滴联用时,最好在两者之间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输液管道,完毕后再输注另一种药物,或者不将两者连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