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图像聚类中数据量大、部分重叠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多标记传播聚类算法。首先根据图像距离计算图像间的相似度,设定阈值将相似度转变为链接,构造出一个无向图;然后应用基于滑动窗口的多标记传播算法对无向图进行社区划分。滑动窗口可以存放多个标记,从而一个图像可以归属于多个类别。对公开网络数据和搜索引擎返回的真实图像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发现具有重叠划分的簇,且簇的意义比较明确。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波多尺度特征的图像聚类检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一种图像数据库中基于小波多尺度特征内容的聚类检索方法。该方法对图像数据库中的图像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并提取每一频段的矩和最低频段的小波系数分别作为其纹理特征和颜色特征。为提高检索效率。在图像被插入到图像数据库时对其进行基于多尺度矩的K均值聚类。检索时,将查询图像与聚类各簇的质心进行比较确定其相似簇,加上颜色特征计算查询图像与相似簇中各图像的相似性距离。实验证明:该方法由于综合考虑图像的纹理和顾色特征信息,因而具有较高的查准率和查到率.而聚类算法的应用使其有较高的检索速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重叠度的层次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合适的聚类数和准确划分簇间重叠的数据是聚类分析领域两个被广泛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重叠度的层次聚类算法(CCSLM),该算法基于重叠度的衡量,而且不需要预先指定聚类数,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算法根据每两簇之间的重叠情况自动运行或停止,从而准确划分簇间重叠的数据,并自动确定最佳聚类数.通过图像分割应用表明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还把它和其他聚类算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证明该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一个无监督图像类别聚类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信息理论原理--信息瓶颈.本聚类方法基于阶段性的分组:首先,对给定文档中的每一张图像应用高斯混合模型,在选定的特征空间中,以一组相连接的区域来表示图像.然后,确保簇和图像内容之间的互信息最大化,对图像进行分组.簇的合适数量可直接由信息瓶颈原理决定.实验结果显示出了该聚类方法在真实图像数据库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一种利用代表点的有效聚类算法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传统的聚类算法倾向于识别大小类似的球形聚类簇,且对离群数据较为敏感等问题,利用聚类簇代表点选取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有效的聚类算法.该方法首先从聚类簇中选取充分分散的若干数据点,然后将它们向聚类簇的重心收缩,依此得到的多个数据点作为聚类簇的代表.通过选取多个代表点,本算法可以捕捉到不同形状的聚类簇的几何特征,且受离群数据的影响较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处理复杂数据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直方图的免疫图像聚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图像检索系统的发展,现有的各种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另外,合理组织和管理图像数据库已渐渐成为用户检索的关键所在.空间直方图度量法融合了图像颜色特征和颜色空间分布信息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得到了对应的特征向量,该方法捕获了颜色的空间布局信息,比较完整地从颜色角度描述了一幅图像;利用免疫聚类算法实现图像聚类,主要是通过模拟抗体捕获抗原的机制,对已提取的图像特征向量进行了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免疫聚类较传统k均值聚类有簇内紧凑性高和簇间独立性高的优点,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图像检索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命名实体之间的复杂嵌套以及语料库中标注误差导致的相邻命名实体边界重叠问题,提出一种中文重叠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利用基于随机合并与拆分的层次化聚类算法将重叠命名实体标签划分到不同的聚类簇中,建立文字到实体标签之间的一对一关联关系,解决了实体标签聚类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并在每个标签聚类簇中采用融合中文部首的BiLSTM-CRF模型提高重叠命名实体的识别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标签聚类的方式有效避免标注误差对识别过程的干扰,F1值相比现有识别方法平均提高了0.05。  相似文献   

8.
基于变分水平集的图像模糊聚类分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变分水平集方法和模糊聚类,提出了一个基于变分水平集的图像聚类分割模型.该模型引入了一个基于图像局部信息的外部模糊聚类能量和一个新的关于零水平集的正则化能量,使得该模型对噪声图像的聚类分割更具鲁棒性.通过在能量泛函中加入一个内部约束能量约束水平集函数为符号距离函数,可以使水平集演化过程无需重新初始化.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变分形式的聚类中心更新方法,实现了半监督的图像聚类分割.实验中采用不同类型的图像与FCM聚类模型、CV模型、Samson模型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克服图像中噪声的影响,取得较满意的聚类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Mean-Shift聚类算法的图像区域分割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均值平移(Mean-Shift)聚类算法的图像区域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选用适当的彩色空间对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抽取颜色、纹理及空间位置等特征,形成特征空间;然后,利用Mean-Shift聚类算法,在像素点特征空间中进行聚类,利用提出的方法,确定最佳窗口半径参数,进而确定聚类簇数、聚类中心等参数,将像素初步划归不同的组,并利用相邻像素之间的连接原理对图像区域进一步分割.分割方法提供了丰富的区域描述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图像分割速度快,分割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提出的基于相对密度的数据流模糊聚类算法结合了相对密度聚类和模糊聚类的优点,能形成任意形状、多密度分辨率的层次聚类结果.同时,利用微簇空间位置重叠关系,定义了微簇集合间的差运算,从而有效地支持了用户指定时间窗口内的数据流聚类要求.通过与CluStream算法在聚类质量和处理时间两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发现基于相对密度的数据流模糊聚类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裂式K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宋刚 《计算机应用》2011,31(2):372-374
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无监督图像分割方法,适用于任意分类数,不需要预知图像特征,但其聚类效果直接受待分类样本噪声和分类初始条件的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彩色图像分割的分裂式K均值聚类(FKM)算法,该算法首先使用中值滤波对分类样本去噪,然后使用一种分裂聚类法对图像样本进行预分类,得到一组样本集初始划分,最后以这组划分为起点,使用基于概率距离的K均值聚类对图像分割进行迭代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避免FCM的误分类,诸如陷于中心死区、中心重叠和局部极小值,而且提高了分割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无人机图像在拼接过程中出现的错位、重影等造成图像失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半投影翘曲的无人机图像拼接方法。首先估计图像的全局投影变换矩阵;然后根据待拼接图像的重叠情况,以及投影变换和相似性变换的连续性,求解出过渡变换矩阵和相似性变换矩阵,得到最终的半投影变换矩阵;最后构建图像重叠区域的差异矩阵,以此为基础获取重叠区域的差异性区域。使用分区融合策略,在差异性区域进行单采样,其他区域进行距离加权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拼接由于视角变化、地势起伏等造成视差的无人机图像,得到的拼接结果自然清晰,效果优于其他先进算法。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无人机图像拼接错位、重影的问题,在多项定量指标上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基于粗糙集相容关系的划分,介绍了一种新的图像聚类分割方法,首先,以不同聚类数情况下FCM的分割结果为依据构建信息表,在合并重复行后,图像被分成多个对象区域,然后,通过值约简获得各属性权值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各对象之间的差异度,进而通过差异度定义 相容关系,最后由 相容关系对对象论域进行划分,完成图像分割。该方法在人工生成图像和大脑MRI图像的分割中得到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FCM方法具有更好的分割准确性,对模糊边界区域的分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马氏距离的FCM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但大多数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都是基于欧式距离,且存在运算时间过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halanobis距离的模糊C均值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实验分析表明,提出的算法在保证分割质量的前提下,能较快提高分割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快速的模糊C均值聚类彩色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FCM用于彩色图像分割存在聚类数目需要事先确定、计算速度慢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快速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FFCM)。首先,对原始彩色图像进行基于梯度图的分水岭变换,从而把原始彩色图像数据分成一些具有色彩一致性的子集;然后,利用这些子集的大小和中心点进行模糊聚类。由于FFCM聚类样本数量显著减小,因此可以大幅提高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计算速度,进而可以采用聚类有效性指标确定聚类数目。实验表明,这种方法不需要事先确定聚类数目,在聚类有效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可以使模糊聚类的速度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彩色图像的快速分割。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相交网格划分技术中聚类结果对数据输入顺序的依赖性和聚类结果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交划分的动态网格聚类算法(DGBO)。该算法利用相交网格划分技术和移动网格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连接相交的高密度网格单元形成聚类,只需一个参数,运行速度快。实验表明,DGBO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对任意形状、大小的数据集进行聚类,并能很好地识别出孤立点和噪声。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均值聚类图像分割方法。针对彩色图像的像素特征,利用Ohta等人的研究成果,选取能有效表示彩色像素特征的彩色特征集中的第一个分量作为图像像素的一维特征向量,用来替代经典K均值聚类图像分割中的灰度.大大降低了运算量。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算法,求出初始聚类个数与均值。选用对特征空间结构没有特殊要求的特征距离代替欧氏距离,应用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聚类,从而实现对彩色图像的快速自动分割。实验表明,该图像分割算法可有效提高图像分类的精度和准确度,并且运算代价小.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18.
A novel unsupervised approach to automatically constructing multilevel image clusters from unordered image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whole input image collection is represented as an imaging sample space (ISS) consisting of globally indexed image features extracted by a new efficient multi-view image feature matching method. By making an analogy between image capturing and observation of ISS, each image is represented as a binary sequence, in which each bit indicates the visibility of a corresponding feature. Based on information theory-inspired image popularity and dissimilarity measures, we show that the image content and distance can be quantitatively described, guided by which an input image collection is organized into multilevel clusters automatically.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are demonstrated using three real image collections and promis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from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针对图像拼接中大视差图像难以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显性子平面自动配准算法。方法 假设大视差图像包含多个显性子平面且每个平面内所含特征点密集分布。对该假设进行了验证性实验。所提算法以特征点分布为依据,通过聚类算法实现子平面分割,进而对子平面进行局部配准。首先,使用层次聚类算法对已匹配的特征点聚类,通过一种本文设计的拼接误差确定分组数目,并以各组特征点的聚类中心为新的聚类中心对重叠区域再聚类,分割出目标图像的显性子平面。然后,求解每个显性子平面的投影参数,并采用就近原则分配非重叠区域的单应性矩阵。结果 采用公共数据集对本文算法进行测试,并与Auto-Stitching、微软Image Composite Editor两种软件及全局投影拼接方法(Baseline)、尽可能投影算法(APAP)进行对比,采用均方根误差作为配准精度的客观评判标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拼接大视差图像时,能有效地配准局部区域,解决软件和传统方法由误配准引起的鬼影、错位等问题。其均方根误差比Baseline方法平均减小55%左右。与APAP算法相比,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差10%左右,但可视化配准效果相同且无需调节复杂参数,可实现自动配准。结论 提出的显性子平面自动配准算法,通过分割图像所含子平面进而实现局部配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在大视差图像配准方面,优于部分软件及算法,可应用于图像拼接中大视差图像的自动配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