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土地整理景观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田、水、路、林、村作为景观化潜力评价指标、应用景观生态学的评价方法,对土地整理景观化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土地整理景观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评估。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在土地整理景观化设计中,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手法,将斑块、廊道和基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上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当前土地整理中存在着重视增加耕地面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评价的问题。通过对阆中市已实施的11个土地整理项目的调查研究,构建了9个生态效益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对比法对土地整理实施前后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对比,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阆中市土地整理生态效应的对策建议:重视土地整理的生态恢复功能,注重生态效益相关因子的健康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按规范组织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动力学原理透析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总结了我国当前土地整理对耕地保护的成效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探索和实践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农居点等建设用地整理等措施,以促进耕地保护系统的稳态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土地整理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土地整理是当前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土地整理内涵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土地整理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表明:我国土地整理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公众参与少,后期管理和评价薄弱等问题。研究结论:提出重视土地质量提高、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强公众参与、重视运行管理和后期评价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土地整理必须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原则,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生态型土地整理。介绍了中国土地整理的现状、阐述了土地整理的内涵及意义,指出现阶段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案观生态学注重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研究,对完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景观生态学规划思想为指导,对我国现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进行了反思。以房县军店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为例,从规划的技术路线和具体方法方面,系统阐述了土地整理项目的景观生态途径,使土地整理与乡村景观风貌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山东省章丘市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构建平原地区农村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有机结合.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章丘市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济效益"很好"、社会效益"很好"、生态效益"较好"、综合效益"很好".以期为平原地区的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并在今后的土地整理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促进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要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就必须进行土地整理。目前 ,中国继而从土地整理的潜力很大 ,其重点在农村地区 ,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农业进行整理。而农地整理必须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原则 ,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 ,实现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获取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相协调统一的综合效益 ,即生态型土地整理。  相似文献   

9.
土地开发整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开发整理作为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开发整理有土地开发整理后备资源有限、土地开发整理难度逐渐增大等限制因素,存在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资金、没有根据后备资源地域性特点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忽视生态效益、开发大干整理、重数量轻质量、补充耕地总体质量不高等问题。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基本原理。为此,需要从提高认识、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体系、与小流域治理、农田改造、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结合、正确把握土地开发整理方向、坚持服务“三农”等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的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与景观学理论的土地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整理实践中,很多地方忽视了生态学和景观学等理论指导,总是把人类当作自然的征服者,导致土地整理成为人们片面追求土地平整、渠道和道路硬化等单项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毁灭了自然景观。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图示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了生态学和景观学在土地整理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生态工程是土地整理的重要支撑技术,营造和维护景观是土地整理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