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在西藏,各种结核病发病率仍然较高,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也不例外.本文收集我科近五年收治的结脑26例作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病例来源:20例由门(急)诊直接收入我科,6例分别由内科(3名)、儿科(2名)、外科(1名)转入.二、确诊与疗效判定:主要依据起病方式、病程、症状、体征及脑省液常规而作出诊断;少数加做脑脊液网膜试验、涂片找抗酸杆菌;发现其它部位结核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结脑诊断.疗效判定主要依据临床(临床治愈、临床好转).因本病住院周期长,我科结核床位又急需周转、故未将脑脊液复常作为出院依据.一性别 年龄上与病程 36例全系藏族)(?)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结核病。由于结脑早期诊断是个难题,近年来某些国家与地区结脑的死亡率仍高,据统计在我国结脑死亡率达13~33%。因此提高结脑的诊断水平是当务之急。本文应用免疫学原理,用纯化结核菌细胞膜特异性抗原致敏的乳胶制备试剂与脑脊液混合能产生凝集作用,表明脑脊液中有特异性结核抗体存在。用这种乳胶凝集作用试验(LPA)检测68例89份脑脊液标本,并随着临床病情变化作了动态观察,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ADA与结核抗体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检测ADA含量与结核抗体分析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为混合型细胞反应。结脑早期ADA含量增高,结核抗体、ADA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率。结论脑脊液细胞学、ADA与结核抗体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预后和临床疗效的判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以下简称结脑)是小儿肺外结核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临床表现特异性差,脑脊液改变不典型,早期易误诊误治.诊断和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儿生命或留下严重后遗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笔者就2007年1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91例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秋梅  董雅坤  李欣  刘宁 《河北医药》2008,30(3):299-300
目的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联合试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结脑)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我院近7年来收治的老年结脑10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检测脑脊液常规、生化,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利用酶比色法测定脑脊液ADA活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DNA。结果联合上述2项指标老年结脑的早期确诊率试验组(38.5%)明显高于对照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期确诊率试验组(67.3%)亦明显高于对照组(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脑脊液中ADA活性检测及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DNA测定可明显提高老年结脑早中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TBM)合并脑结核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7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TBM合并脑结核瘤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均出现了脑局灶性损害体征,脑脊液大多呈现出TBM典型改变。其中,14例患者的CT及MRI结果呈"靶征",CT检查可见2~14个结核瘤,MRI可见2~17个结核瘤。23例痊愈出院,7例病情好转,2例死亡。结论 TBM合并脑结核瘤有着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无法明确是否存在脑结核瘤,而CT与MRI均可将脑结核瘤的大小及位置等显示出来。通过对患者展开早期抗结核综合治疗,可促进其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7.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多伴有活动性肺结核和/或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病,结合症状、体征及其他资料,诊断较易。但有的病儿,特别是学龄儿童,可不伴脑外结核,临床表现和脑脊液变化不够典型,则易误诊。对此,我们有较深的体会和教训。一、结脑误诊为化脑:以下病例由于脑脊液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结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合并肺结核52例,并发脑积水31例,脑梗死13例,脑脊液多次检查均符合结脑的改变,头CT或头核磁检查显示脑积水或异常信号。结论:结脑的发病机制是结核杆菌侵颅所致,其临床表现复杂,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颅外结核感染是诊断的重要线索,早期正规抗结核治疗和激素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早期诊断的因素,探讨其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1987年6月~1997年6月收治的38例成人结脑临床资料。结果:由于结脑早期症状表现多样化、复杂化,症状的不典型及对结脑患者过去或现在有肺内外结核病史或症状的不够重视,本组资料中早期诊断者仅34.2%。脑脊液PCR方法,脑部CT扫描有助于结脑的早期诊断。结论:结脑早期诊断是多学科的综合课题,临床医师除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外,对实验室的新技术、新进展,以及影像诊断学知识的了解,亦应渗透其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内结核诊断方法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颅内结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均有结核病史或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病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改变、影像学特点、免疫学等,所有患者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大部分病例治愈出院.结论 颅内结核临床症状多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大,诊断困难且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合理、标准化用药可提高疗效,可降低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正>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脑膜而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粟粒型肺结核及其他器官的结核,通常在发病后数周才发现。大多数结脑起病急,脑膜炎刺激症状较明显,但也有少部分患者起病隐匿,需完全依靠脑脊液检查来诊断。结脑病程都较  相似文献   

12.
杨咏梅  王立平 《云南医药》1999,20(3):230-230
结核性脑膜炎是肺外结核最严重的并发症,其早期诊断对治疗效果及预后非常重要。过去对结脑的诊断多依据细菌学检查及参考相关的脑脊液常规、生化、薄膜试验等。细菌学检查特异性高,但阳性率低,培养时间长,故临床应用价值有限。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病原基因是...  相似文献   

13.
<正>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肺外结核中的重症结核病,预后差,早期诊治十分重要。典型的结脑症状体征缺乏或轻微,或只表现为少见的特殊症状,脑脊液改变不典型。不典型表现的结脑在诊断时常容易误诊而误治。不经治疗的结脑,6w以上一律致  相似文献   

14.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以下简称结脑)是小儿肺外结核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临床表现特异性差,脑脊液改变不典型,早期易误诊误治.诊断和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儿生命或留下严重后遗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笔者就2007年1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91例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加强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分析2009-2015年我院两个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应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对病情进行评估。所有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均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中儿童结核病管理明确诊断。结果:3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中,6例接种卡介苗但上臂未见卡疤,29例存在脑外结核感染,8例前囟隆起,3例存在动眼神经麻痹,5例存在面瘫,6例诉有视物模糊。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实验29例阳性。5例体液免疫低下,16例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1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侧脑室扩张,9例丘脑及基底节低密度灶。10例存在大小脑半球脑沟裂稍增宽、加深。6例经未闭前囟行侧脑室穿刺减压,4例患儿行脑脊液侧脑室腹腔分流术。26例好转后转结核病专科医院治疗,5例放弃治疗出院,3例死亡。结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颅内感染的危重病患儿需警惕重症结核性脑膜炎,T-SPOT.TB试验可作为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辅助手段,脑脊液脑室穿刺减压或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改善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结核感染T细胞检验与结核菌素试验联合诊断对肺结核早期临床诊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检验、结核菌素试验.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检验、结核菌素试验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对肺结核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肺结核早期临床诊断中,联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与脑脊液中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检测对颅内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90例各型颅内感染患者(3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3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90例非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当天采集患者血液和脑脊液,分析样品中CRP和PCT含量.结果与非颅内感染组比较,细菌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及结核性脑膜炎组早期感染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CRP和PCT的含量明显升高,且细菌性脑膜炎组升高显著,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与脑脊液中CRP及PCT的含量水平对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特别是对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miR-9a在帕金森病(PD)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检测指标。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2例PD患者、24例普通头痛患者和24例健康人脑脊液中miR-9a表达水平情况。分析脑脊液中miR-9a表达水平与PD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PD组患者脑脊液中miR-9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头痛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且PD患者脑脊液中miR-9a表达与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分级呈正相关(r=0.70,P<0.05)。ROC曲线确诊PD患者的脑脊液miR-9a临界值为0.667,其诊断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7.9%。结论脑脊液miR-9a的检测不仅有助于PD的诊断,也可能作为判断PD病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诊断通常都基于结核接触史、临床特征、胸部X线摄片、特征性的脑脊液发现和直接镜检或培养找到抗酸杆菌[1]。而传统的确诊方法-脑脊液直接涂片或培养均因阳性率低或费时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尽管Kennedy等对结脑的研究发现:最初的脑脊液标本经直接涂片阳性率为37%,培养阳性率为52%,第二次及第三次脑脊液标本能增加实际的阳性率,最终结果涂片阳性率可达87%,培养阳性率可达83%,但这些结果在其它文献报道中却要低得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基因工程的开发,许多新的快速、敏感、特异的结脑诊断方法已被提出,且均是基于脑脊液检查。这些方法主要分成二大类:(1)间接试验,主要检测宿主对感染的反应产物;(2)直接试验,通常检测感染的病原体的产物。直接试验被认为有更高的特异性。一、间接试验1.腺苷脱氨酶(ADA):ADA是由T淋巴细胞产生的酶。其正常值上限规定为6~8u/L,据报道有63%~100%的结脑患者脑脊液中ADA超过正常值上限[”‘],但也有假阳性结果。Riberia等仅观察到2例假阳性,分别为化脑和肿瘤患者,其特异性为99.4%。2演比试验(BPT):口服一定数量的澳化物后测定其在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分...  相似文献   

20.
后部皮质萎缩(PCA)是一种以进行性视空间和视知觉障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虽然病理研究显示大部分PCA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视觉变异型,但也有部分PCA与路易体病(LDB)、皮质基底节变性(CBD)、皮质下胶质增生症及克-雅病(CJD)有关。我们首次报道一例以视物变形、复视、颜色辨认困难和视空间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结合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构影像学和脑脊液检测,提示患者症状符合PCA。发病后2月,患者出现快速进展性认知障碍,伴共济失调、肌强直、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以及典型头颅DWI序列皮层、尾状核、壳核、丘脑高信号,脑电图大脑皮质周期性发放尖锐复合波,诊断符合很可能Heidenhain变异型CJD。通过脑脊液1-433蛋白和Pr P相关基因的检测未发现异常和致病基因突变,但脑脊液实时振荡诱导转化试验(RT-Qu IC)阳性。Heidenhain变异型CJD早期仅有视觉障碍,无认知障碍和锥体外系症状,需要与后部皮质萎缩综合征鉴别。由于不易被临床医生识别,早期诊断困难,建议行头颅MRI(DWI)、脑脊液RT-Qu IC检查,以及定期随访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