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SICU留置导尿患儿发生泌尿道感染的预防作用,降低感染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留置尿管患儿182例为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另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192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率。结果:通过两组数据比较,对照组感染率20.83%;观察组感染率9.89%,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感染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指征,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可控制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留置导尿的妇科住院成年患者,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留置尿管阶段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97例留置尿管患者在留置阶段未发生泌尿系感染,3例在发生了泌尿系感染,通过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症状好转。结论:通过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少留置导尿管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留置导尿的住院患者采用完整的护理方法,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每天用0.05%碘伏进行2次尿道口、会阴、尿管的清洁消毒,每周更换集尿袋2次.密切观察患者尿液性状,通过静脉补液或口服补液,保证患者每天尿量>2500ml,定期进行尿常规及尿培养检查.结果:自2006年3月~2010年6月因留置导尿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率(2.5%)明显低于院内发生的泌尿系感染的平均水平(24%).结论:采用完整护理方法能降低因留置导尿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截瘫患者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预防措施进行讨论.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122例留置导尿的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折.结果 122例患者在尿管留置期间共有112例患者发生菌尿症,总发生率为91.8%,共检出病原菌118株;截瘫患者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以及留置时间有关,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年龄>60岁者较≤60岁的患者感染率高,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增加感染率逐渐增高.结论 为了减少截瘫患者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发生,除掌握留置导尿适应证外,应严格无菌操作,尤其是对男性、年龄较大的患者,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在留置导尿期间,要加强导尿管的护理工作,并给予膀胱冲洗等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观察内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不当的护理方法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尿路感染.方法:2005~2009年收治直肠癌手术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78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史资料.结果:78例患者中21例患者发生尿液引流不畅,17例肉眼血尿,5例去尿管后再置尿管,2例15天后拔尿管,3例尿路感染.结论:直肠癌手术,术中对膀胱牵拉刺激可以导致术后血尿,致尿管引流不畅;同时直肠癌手术的创伤致膀胱机能受到影响,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延长,保持膀胱处于松驰休息状态以利于其功能的恢复;尿管留置时间久可致泌尿系感染,应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产科术后80例留置尿管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分析留置尿管期间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1例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1例患者出现尿潴留,通过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症状好转,康复出院。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泌尿系感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留置尿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比2组留置尿管时间、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减少留置尿管时间,减轻留置尿管患者病情,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产科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诊治的妇产科老年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前年同期妇产科老年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分析妇产科老年患者留置尿管管致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临床护理在妇产科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在预防留置T型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留置T型引流管的患者57例设为观察组,根据病案回顾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4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根据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观察组为3.5%,对照组为14.3%,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风险评估降低了T型引流管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合并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制定其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因脑卒中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住院病人24例,对其感染的发生率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4例老年脑卒中病人,其中男10例,占总数的41.67%;女14例,占总数的58.33%,在这些病人中留置导尿的病人发生感染的较多。结论:预防老年脑卒中合并泌尿系感染的关键是正确的护理,尽量减少留置导尿,进行健康宣教,增强感染预防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深静脉置管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并对其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2月50例深静脉置管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方法.结果:置管时间、置管频率、合并症及使用激素治疗是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对症护理干预后,所有感染患者症状均缓解,感染消失时间为(5.41±1.47)d,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明确深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实施对症护理干预,能够强化患者诊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留置尿管是常见的临床护理操作,是解决患者排尿困难的重要手段。然而留置尿管属于侵入性操作。尿路感染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位居医院感染的第2位。据了解,在医院内尿路感染比例中,75%~85%由于长期留置尿管引起,本文通过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180例需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通过增加尿量、膀胱冲洗、非膀胱冲洗等方法与尿路感染的关系,以期为长期留置尿管甚至带尿管出院患者提  相似文献   

13.
李柳红 《中外医疗》2013,(29):150-150,152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中心静脉置管来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2月我院中心静脉置管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之上再行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 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感染率,提升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感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留置尿管的社区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社区留置尿管的80例老年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社区接受常规留置尿管维护指导,护士定期上门为病人更换尿管和密闭式引流袋;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指导的基础上,增加详细的护理计划与指导,并增加照护者护理知识、尿路感染、手卫生知识等培训,定期评估,观察两组病人4周内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社区老年病人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截瘫患者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例截瘫患者通过使用0.5%碘伏消毒外阴、在无菌技术操作下留置气囊导尿管以及0.5%碘伏尿道口护理每日4次、正确的膀胱冲洗、膀胱功能训练等方法,观察疗效。结果在留置尿管期间及拔除尿管后膀胱功能训练期间无泌尿系感染发生。结论使用新的消毒、护理及训练方法,可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临床上没有理想办法解决卧床女病人的小便问题,常需留置尿管.据统计医院感染的病例中,20.8%-31.7%为尿路感染,其中66%-68%与使用尿管有关,居院内感染的第二位.使用密闭式气囊尿管后,尿路感染仍为54.5%[1].如能严格控制留置尿管指征,限制不必要的导尿和留置尿管,即可有效地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个别未置尿管者,使用卧式大便器协助病人小便1次,需2-3人方能完成,且需过多地暴露躯体,病人的自尊心及隐私难以保护,也容易溢出尿液污染床单,擦伤臀部、骶尾部皮肤引起护理并发症.为了寻找能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及基础护理质量的方法,根据女性会阴部解剖特点研制出女用尿壶,经临床40例卧床病人应用观察效果满意,无泌尿系感染及皮肤擦伤等护理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留置导尿是小儿泌尿外科肾脏及尿道手术后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患儿病情的不同,有些患儿尿管留置时间较长,细菌容易通过尿管侵入膀胱而引起泌尿系感染,所以必须加强护理减少或杜绝发生菌尿的机会.通过对我院09年136例留置尿管患儿的观察,有5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占留置尿管患儿的3%.我们的防治与护理体会是: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尿管的固定方式;严格消毒及无菌技术操作;施行无菌密闭式导尿;注意保持尿道外口及导尿管的清;尽量减少留置导尿时间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王慧娜 《基层医学论坛》2013,(24):3149-315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2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护理效果、不同时间段细菌感染阳性率以及患者膀胱刺激症状消失情况。结果观察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护理效果、细菌监测及膀胱刺激症状消失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不同时间段细菌感染阳性率,减少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3):111-112
目的:探讨女性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选择58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常规留置尿管24~48 h,采取重视上尿管前后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预防尿道损伤、正确诱导排尿等处置,防范护理隐患。结果:580例患者无一例泌尿系感染和尿道损伤,拔除尿管后自主排尿均能一次成功。结论:以上方法可有效防范女性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隐患,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本院人工气道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各科室抢救实施建立人工气道13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结果: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138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57例,感染率为41.30%,统计分析显示,插管类型、置管地点、置管后留置时间、危重病人APACHEⅡ评分高低、是否机械通气、口腔护理次数、声门下分泌物吸引与置管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P〈0.05),而采用密闭式吸痰管、使用人工鼻与插管后下呼吸道感染无密切关系(P〉0.05)。结论:多种因素与人工气道下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采取多项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