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直辖市)1997-2009年的数据,度量了我国金融业的空间集聚情况,并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进行了全局Moran Ⅰ检验、局部Moran Ⅰ检验和Moran散点图分析,以探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相似性和动态演变. 实证结果显示:从全局上看我国金融业空间聚集性仍不显著,并不像经济增长已呈现显著的聚集性分布,经济集聚远远先于金融集聚;但是,我国某些相邻的省市间的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相似性,局部呈现出某种集聚性分布,即金融业发展在局部具有一定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2.
碳交易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评价该政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中国30个省(市) 2009–2017年面板数据构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并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价中国碳交易政策对可持续经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1)碳交易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地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增长,相对于碳交易非试点地区,试点地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提高了0.122万元/人. 2)碳交易政策对东部试点地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的影响相对最大,为0.202万元/人,同时,随着清洁能源消费和研发投资增加,碳交易政策能显著促进东部试点地区可持续经济福利水平提高. 3)碳交易政策对可持续经济福利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滞后期约为两年.  相似文献   

3.
蔬菜和水果在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价格波动给消费者福利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不同收入群体福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本研究基于非完整需求系统的分析框架,运用准确映射的斯通指数隐含马歇尔需求系统(EASI)模型和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微观数据,考察了果蔬产品间的交叉价格效应以及果蔬价格变动对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果蔬产品间存在显著的交叉价格效应,其中,鲜蔬菜、鲜水果和鲜瓜果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干蔬菜制品、干果及干瓜果制品对于鲜蔬菜均表现出替代性,干蔬菜制品也是鲜水果的替代品且替代性较强.果蔬价格上升会降低消费者福利,如果不考虑EASI非完整需求系统在福利分析时的间接效果,将会低估消费者福利损失.蔬菜价格上涨带来的福利损失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水果价格上涨带来的福利损失随收入增长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分布.因此有必要平抑果蔬价格上涨和保障消费者福利,并针对收入群体差异制定不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方公共福利主要由政府提供.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福利影响的研究呈现差异化,本文致力于研究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福利的非线性影响.本文首先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探究了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福利水平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福利呈倒U型关系.然后,以中国2004-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支出分权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呈倒U型关系,与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基础教育服务均不呈倒U型关系;通过采用不同的分权指标,证明了结论是稳健的;支出分权效应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希望本文研究思路与结论对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福利非线性效应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相对中央政府对居民消费影响更加直接。本文在对传统消费效用模型拓展的基础上,研究了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主要结论:第一,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产生的效应存在差异性,经济建设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社会公共福利支出则表现出显著的挤入效应;第二,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挤入挤出效应程度表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性,社会公共福利和经济建设支出分别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入和挤出效应均大于农村居民;第三,农村居民习惯形成因素对当期消费的影响大于城镇居民,此种消费习惯差异加剧了政府支出效应的城乡差异性;第四,居民消费习惯因素削弱了地方政府支出的挤入挤出效应,总体上阻碍了政府通过扩大支出来刺激居民消费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媒体监督与控股股东侵占——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随机动态优化工具建立理论模型,对媒体监督与控股股东侵占行为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控股股东侵占损害中小股东福利,增大公司风险;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自身福利产生双重效应——财富分配效应和资产减值效应,控股股东最优侵占比例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弱;提高媒体对控股股东侵占现象反应的敏感性,增强曝光力度,能够迫使控股股东更加重视自身声誉,减少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控股股东与媒体的合谋会使其更加大胆地通过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提高自身福利.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我国机器人应用日益普遍以及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现实背景,探讨了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其机制在于机器人应用能够发挥治理效应与人力效应.对于非高科技行业以及位于制度环境并不完善地区的企业来说,机器人应用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人力效应影响机制的深化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与劳动力需求以及劳动力结构通过发挥“双重互补作用”助力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最后,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开发式创新,机器人应用对于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研究为如何推动机器人产业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搜寻理论的企业年金市场进入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企业年金市场上"机构热,企业冷",考察企业年金市场进入规制的福利效应。建立了一个包含异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和同质企业年金计划发起企业的搜寻模型展开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年金市场进入规制的福利影响包括信息效应和结构效应。如果规制提供的信息不够准确或者市场足够拥挤,结构效应超过信息效应,企业和职工受损,机构获利;反之,企业和职工获利,但机构获利更大;进入规制的福利分配偏向于机构。政府应该提高进入规制的准确性并提高企业和职工在福利分配中的权重。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30个省级单位的相关数据,利用熵值法和Moore结构变化值,分别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进行测度,通过计算全局Moran'sⅠ指数,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依赖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控制变量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空间效应分解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显示:新型城镇化通过发挥其"选择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生产率,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产业结构处于调整期,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结构性减速"现象,但其经济增长效应仍显著;"产城协同"显著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产城联动对于缓解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而带来的"结构性减速"和"三重压力"等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因产城关系的时期性不匹配而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0.
反倾销动态博弈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倾销与反倾销博弈是国际经济热点研究内容 ,该文建立了三方两阶段的倾销与反倾销动态博弈模型 ,探讨了反倾销政策对国际竞争的影响和指控国产业界的激励作用 ,分析了反倾销策略对竞争各方的国家福利影响 ,给出了实施反倾销的充分条件 ,并初步讨论了倾销与反倾销的累积效应及其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对1998–2016年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建立指数随机图模型首次对中国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识别和解释.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可分为“各司其责”的四大板块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俱乐部”空间分布特征;各板块在样本时期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组,其中净溢出板块的组成省份有所减少,主受益和净受益板块的组成省份有所增加,而经纪人板块的组成省份虽然有所变化但总数保持不变;区域间的“碳排放避难所”效应有所弱化,各区域倾向于以“互惠”或“组团”的方式参与碳排放空间关联“活动”,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存在区域间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与梯度断层现象;较高的对外开放度、清洁低碳的能源结构与能源效率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区域间产生更多的碳排放接收关系;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格局随能源结构的升级而呈现出“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梯度关联趋向;区域间经济发展方式在对外开放、经济集聚、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上的互补性以及紧密的区域贸易联系,促使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随着区域间分工与协作的加强而呈现出千里“碳缘”一线牵的特点.因此,加快推进实施区域一体化和...  相似文献   

12.
为对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进行准确判断,首先从政策法规角度对金融对外开放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对外开放进行了等级划分,给出了金融对外开放协调性的判断方法.借助于上述方法,对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进行了综合判断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金融业是中度开放的;相对而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承诺水平大于中度开放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而金融对外开放实现水平却远低于中度开放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但与一些有代表性的高度开放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当前的金融对外开放承诺水平和实现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自身来看,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承诺水平和实现水平均在逐步提高,但与承诺水平相比,实现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在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前后,我国金融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性在逐渐改善,但仍表现为国内发展的相对不足.因此,尽快完善我国金融业国内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提高金融对外开放的实现水平,促进金融业国内和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稳健进行对外开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为检测重大风险事件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非对称效应,运用贝叶斯MCMC推断技术对我国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基于t-分布的门限随机波动模型比基于正态分布的随机波动模型能更加合理地刻画经济事件、政治事件和自然灾难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影响的非对称特性.并且发现,经济事件、政治事件和自然灾难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相对而言,政治事件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存在正向杠杆效应,而经济事件和自然灾难却存在反向杠杆效应;经济事件和政治事件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冲击存在正向杠杆效应,而自然灾难则存在反向杠杆效应.此外,除在牛市环境下利好经济事件和利空经济事件对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的影响具有反向杠杆效应之外,其它风险事件在熊市和牛市环境下对收益和波动的影响均具有正向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14.
基于CGE模型的所得税改革效应分析--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明我国进行所得税改革的必要性,建立了用于所得税改革效应分析的静态CGE模型,并以广东省为例,就几种所得税制改革设想对广东省的宏观经济、社会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并调整个人所得税负的居民间分布,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增长并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效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两国企业存在碳减排效率差异的实际状况,构建了两国政府选择碳税、碳排放配额或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以及企业选择碳减排水平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并运用逆向求解法求出了均衡解,发现两国政府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成为最优的气候政策组合。从全球福利和环境效应来看,该最优政策组合既可改善全球福利,也可显著降低碳排放总量;从经济效应来看,两国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并不能完全提高各国贸易效应和市场效应。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之间容易建立碳交易市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碳交易还需时日。  相似文献   

16.
R&D知识溢出效应模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 R& D知识溢出效应 ,讨论了知识创新与模仿的旋进机制 ,指出要利用知识溢出效应 ,推动技术进步 ;要对知识的研究与开发给予政策优惠等 .最后 ,提出通过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实现经济帕累托最优 .  相似文献   

17.
动量效应为何长期广泛存在,是传统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争论的焦点.本文针对中国股市的特性,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下的锚定 偏误与处置效应构建了两种“相对股价动量”组合,并研究了这些“股价动量”与传统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控制传统动量 效应和系统性风险之后,股价动量组合的收益仍然显著为正;在控制了股价动量效应后,传统的动量效应不再明显;在考虑交易成 本之后,动量收益不显著.这说明,“锚定偏误”和“处置效应”是导致我国股市动量效应的重要原因,交易成本则阻碍了套利行为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家高新区、开发区和省级园区为主体的我国各类经济园区是一个开放动态的复杂系统,作为中国的“试验区和先行区“,起到了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作用.针对园区存在的“数量混乱“、“产业混乱“等现象,以复杂性科学的混沌理论为基础,从混沌同步效应、无穷多分叉与路径锁定效应等方面,阐发了混沌理论对解决我国园区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两国企业存在碳减排效率差异的实际状况,构建了两国政府选择碳税、碳排放配额或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以及企业选择碳减排水平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并运用逆向求解法求出了均衡解,发现两国政府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成为最优的气候政策组合。从全球福利和环境效应来看,该最优政策组合既可改善全球福利,也可显著降低碳排放总量;从经济效应来看,两国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并不能完全提高各国贸易效应和市场效应。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之间容易建立碳交易市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碳交易还需时日。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1980~2004年数据,应用动态计量学原理建立我国民族企业(CNIEs)出口与FDI企业(FIEs)出口的非线性动态系统(CN-FENLDS)模型,结果表明,FDI企业作为外来企业种群,通过耦合效应方式间接加速推动我国民族企业出口,而我国民族企业出口直接加速FDI企业出口,从而支持“促进论”观点;同时,我国应当对民族企业出口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更重要的还要提升民族企业出口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