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lanning》2019,(12)
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乡村规划建设都成为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发展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五大总要求,乡村规划发展显得尤为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优秀的乡村规划案例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各乡村之间条件、环境差异万千,因此各地的规划方案设计还应以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对待。本文从地域性原理的视角出发,以厦门同安五峰村为例,对乡村规划展开探析。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乡村景观特征与景观性格的表征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已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载体。新时期乡村景观的内涵、构成与特征已发生深刻变化,维护乡村景观地方性特征与性格是未来乡村规划的重要途径和共同愿景,而识别与评价乡村景观特征与性格的关键在于其表征体系的构建。基于新时期乡村景观的认知,以景观C-3P理论体系为基础框架建立了一套融合时空特征的多要素、多尺度、多维度的景观特征与性格表征体系。景观要素决定了景观环境的语境特征,景观要素表征是对要素单体属性信息的直观描述;景观特征表征是融合景观空间格局、景观空间过程、景观空间感知3个维度的完整表达;景观性格表征是对各类景观特征在景观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呈现出的效用与效应的典型刻画。通过对表征体系中关键指标的测度与评价可以揭示出乡村景观空间的整体特征与地方性格,以此作为乡村景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民生逐步改善。但从东、中、西部来看,东部地区已基本脱贫,中、西部地区整体性贫困相对突出。文章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梳理有关欠发达地区乡村规划的研究,总结欠发达地区乡村的主要问题特征,提出五大加强乡村规划的策略,并以竹溪县洛阳河国烟扶贫综合示范区规划为例,从生态保育、产业发展、设施完善、环境整治、乡村善治、实施计划六大方面展开,构建乡村振兴六态融合规划框架,以期对其他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特色村庄,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繁荣昌盛,本文对特色村庄进行概述,详细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村庄的建设意义,重点阐述了特色村庄规划设计的原则。之后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特色村庄规划设计策略,通过加强传统种养技术升级、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加强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护村庄特色景观要素等措施,遵循乡村振兴战略趋势,综合整治乡村地区的山水资源,从而完成特色村庄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规划有效衔接的背景下,新时代规划的重心逐渐从脱贫转向“盘活乡村山水资源、打造乡村特色品牌、焕发乡村振兴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横板桥村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两轴两心双廊道多节点”的总体布局,营造充满地域文化特色且宜居的村落空间;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一带引领,三片协同,多组团联动”的产业格局;以“山水田”塑造景观风貌骨架,以“街巷道”构建村落空间格局,塑造“诗路古驿,山水游居”的特色景观风貌;完善道路交通、绿地系统、文化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提升村庄品质。最终绘就美丽乡村画卷,为新时代乡村致富提供发展模式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之一是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离不开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好的乡村规划和良好的住房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关键策略是提升乡村规划,提高农村建筑质量,改善居住环境。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建筑模式,具有节约资源、工期短等优点,合理地利用装配式建筑可以为新农村规划添砖加瓦。本论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相关理论,分析装配式农房的建设模式,探讨重庆市装配式农房的建造方式,为重庆市装配式农房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7.
党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景观作为农村地域的一项重要基础资源,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其对于乡村振兴的价值,并提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发展路径。文章在分析乡村景观建设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乡村景观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乡村景观与当地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等协同发展模式,通过乡村景观与产业融合发展、与村民生活创新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路径,重塑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景观,有效提高村民经济收益,改善村庄居住环境,实现自然与文化景观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乡村,自古以来被视为经济落后或欠发达的地区,但近年来随着中央政策往乡村发展的倾斜,并陆续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等系列的乡村发展工作,使得乡村的各种问题得以缓解,尤其是在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助推下,乡村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机遇。然而,乡村振兴也离不开城镇(乡)、村规划的支持,尤其产业布局、旅游规划、空间管制、居民点布局等专项规划内容为乡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环境保障。文章在回顾国家乡村发展政策历程基础上,总结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路径;以位于重庆都市区近郊区的安澜镇总体规划为例,为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关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要求,通过乡村产业振兴与人居环境振兴目标的引导,结合镇域山水资源特色,从产业布局、旅游规划、空间管制、居民点布局四个方面论述了基于乡村振兴的镇域总体规划内容,并总结了安澜镇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乡村振兴角度出发,审视了当前乡村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了当前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设的规划思路,以及以"空间、导则、项目、产业、文化"为重点的规划策略,旨在探索乡村振兴理念下的乡村规划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钟梦琪  陈晓明 《城市建筑》2023,(15):93-95+109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人为本、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村民作为乡村生活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反映人们对乡村空间环境的使用情况。研究从不同村民的日常活动的时空范围与特征出发,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数据进行调研与分析,构建适应人口结构、产业特征、交通方式的岭南新型乡村社区生活圈,以及其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活动空间,从而探索适应岭南乡村特色的新型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策略与方法,为岭南地区乡村公共服务配套及乡村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的广东省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的规划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中国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乡村政策的梳理,整体分析了国家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政策演进的脉络和要求,从广东省的层面剖析了乡村规划建设政策推进的全过程,重点分析了从乡村规划编制到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的实践探索。提出,广东省的乡村建设实践在村庄规划编制、乡村特色挖掘与塑造,以及共建共享共治机制等方面都有重要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的新农村“组合抱团”规划建设、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建设、以“道”兴村的模式。同时指出,未来乡村振兴应该结合文化、产业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总结,实现真正的城乡融合和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2.
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对中国现有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大多数美丽乡村建设都是基于乡村本身,具有一定的自然或人文资源,加以科学规划设计与策划运营,使乡村成功转型升级。但是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处偏远、资源匮乏,在预算有限、物资缺乏的情况下,乡村环境景观设计首先应符合实际情况,其规划设计原则首先是经济性、可持续性,然后才是美学要求。以湖北红安县柏林寺村为例,探索在共同缔造理念下,如何充分发挥村民在美丽乡村环境景观设计与建设中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让村民对乡村振兴有归属感、责任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乡村绿化美化的美学途径与 科学导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对中国乡村建设的审美标准和发展模式影响深远,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对乡村绿化美化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立足新时代背景分析乡村绿化美化的战略意义和理论逻辑,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其靶向在“乡村”、基础是“绿化”、重点是“美化”、要点是“产业”。基于传统人居美学思想,对乡村三大功能区的各组成元素开展绿化美化建设,保护乡村整体景观风貌的原真性、增加生态保育区生态绿量、提升居住生活区景观品质、拓展经济发展区绿色产业。科学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发展,需要组建专业团队,建立科学理论;鼓励学科交叉,探索科学方法;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科学规划;强化技术支撑,把握科学途径;推进试点工作,提炼科学范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乡等值"逐步成为新时期城乡发展的新导向,大都市地区村庄的内涵发生改变。传统的"单村独建"出现了产业同质、设施低效、建设破碎等诸多困境,阻碍其可持续发展和品牌打造。广州从化米埗乡村群规划从产业共荣、设施共享、空间共建、社会共治四个方面探索大都市地区村庄"群落化"规划策略,以期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创新模式,为广州乡村振兴提供一种长效机制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8,(2)
As the revitalization of city culture and the city cultural confidence has been increasingly valued, the ancients' perce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mountains, river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as well as their wisdo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cities deserve more attention and further exploration. Taking ancient Yiyang City for example,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local chronicles and literature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the city, famous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top eight views, and attempted to interpret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of "mountain, river and city" landscap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historical basi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for revitalizing local cultures and shaping urban landscape patterns, and offer spatial strategies for the city protection and renewal.  相似文献   

16.
乡村携带着传统文化基因,是保存、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景观意象营造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是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要解决的急迫问题。对乡村及其概念形成、发展与演变进行了探讨,对传统文化审美视角下乡村景观意象的基本类型进行了建构。乡村景观的基本意象可分为生产意象、田园意象、山水意象、聚落意象和文化意象5个类型。并对3处典型的杏花村景观意象营造案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意象营造应注重乡村景观意象的积累和挖掘、注重基调意象或核心意象特征的凝练、注重意象体系的差异化构建。希望能够对乡村景观意象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村住宅建设管理的思考与探讨——以广东省增城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蒋万芳  肖大威 《规划师》2011,27(2):83-87,92
农村住宅建设"乱""差""难"的问题在我国经济较为活跃的地区普遍存在,困扰着乡镇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广东省增城市位于大都市边缘区,农村人口众多,具有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化地区的特点,针对其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从规划实施机制、土地管理机制和行政惯例体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系统地提出解决农村建房问题的思路,构建由农村...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建设历经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城镇化阶段,其建设重点从乡村基础建设转向探索“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这与二战后西方乡村发展与转型过程极为相似,只是各发展阶段滞后于西方国家.因此,西方乡村景观风貌的研究成果对正面临转型的中国乡村研究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以ScienceDirect为主要数据源,将乡村景观风貌分为人工景观风貌、自然景观风貌和人文景观风貌,梳理其研究发展脉络,并提炼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及趋势特征.对比西方乡村景观风貌的发展经验和中国乡村的现状,中国乡村景观风貌建设应构建乡村景观空间数据库,为量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乡村景观风貌的发展底线;促进跨学科合作,推动乡村景观风貌的交互性研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升乡村景观风貌的人本性.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
A large number of villages are distributed on the vast land of China.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in recent decades, plenty of labor, capital and materials have been migrated from rural areas to urban areas, resulting in many problems such as imbala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loss of rural vitality. To this end, a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as been proposed.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convergent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n rural areas in the future. With Jiuling Village, Jiaoling County, Me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vergent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explored the path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of rural areas, and analyzed the supporting system behind it from three aspects of land, finance and grassroots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20.
The European landscape reflects its agricultural legacy, but agriculture is losing its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rural economy. The rural landscapes of Europe are in a process of polarization between intensive land use and naturalistic areas. In addition to this process, fragmentation of the landscape is also taking place. Regional distinctiveness is disappearing due to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food production. If 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not maintained and protected then the cultural landscapes of Europe and their biological diversity will decline and only remnants will remain. It is argued that regional differences can only be maintained through conscious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lanning. Concepts for this, such as ecostab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network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The role of the landscape planner should be one of integrating knowledge and functions by designing new functions in existing landscapes and new landscapes with regional charac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