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Planning》2019,(16)
高职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形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是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每年会为社会输出大量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经营活动。2016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工匠精神",在我国教育体系不断改革与深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应该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与重构。本文主要从工匠精神与思想教育相融合角度出发,对二者的融合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4)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雪门先生认为,对儿童而言,"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教育应以生活为依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密切贴近儿童的生活",这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文章从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出发,浅谈关于教师角色问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
<正>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生活教育"不仅是"生活"与"教育"的结合,更不是用"生活"来点缀"教育",而是教育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取生活之源,让有限的课堂教学与无限的生活紧密结合,给课堂注入"生活"的活水,把无声的"文本数学"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数学",引领学生享受精彩纷呈的数学学习活动,生成智慧,促进发展,使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活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4)
<正>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指出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长久以来,英语教学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脱离了语言教学的实际运用,教师觉得难教,学生学得没有信心,让英语学习生活化已经成为英语课程改革的最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6)
美术教学是高中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教师应该予以充分重视。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高中美术教育也应该回归生活,将课堂活动充分融入学生生活,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以高中美术教学对生活审美教育的作用为基础,对高中美术教学与生活审美教育的融合方法进行了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教育性教学"理论是赫尔巴特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国的道德教育有重要影响。教育性教学强调教育与教学相结合,突出兴趣、教师、家庭环境等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这些内容启示我们要坚持教育与教学全面融合、展现兴趣的特有优势、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上好家庭教育"第一课",以切实增递我国新时代道德教育之实效。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3)
<正>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作文的一部分,只有细致观察生活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作文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应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法,让学生深入思考生活,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本文分析生活教育理论对作文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四点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到"生活即教育",强调生活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作文的灵感来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一、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坚持边学、边查、边改一是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方案结合实际,量体裁衣,进一步做到"自选动作"出彩,结合反"四风",打造"四个市政",暨反形式主义塑"民生市政",反官僚主义塑"服务市政",反享乐主义塑"高效市政",反奢靡之风塑"廉洁市政"。二是局领导班子坚持深入一线单位调研,坚持边学、边查、边改,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82条,解决"四风"突出问题30条。二、做好民生实事,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一是加强市政设施管理建设。整治车行道、人行道10.8万平方米,实施箭摊河大桥加固维修,新增停车位5676个,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3)
"生活教育"和"教育生活"的理念都说明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文中以生活教育为视阙,介绍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融合的基本内涵,探讨了教学设计,然后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8)
理想以及信念是少先队教育比较核心的内容。在当前的"中国梦"的大理想背景下,少年队活动微环境当中将"中国梦"的精神与之融合起来,有助于促进少先队活动微环境的优化。主要就"中国梦"在少先队活动微环境当中展开研究,希冀能从理论层面深化,为实际活动的开展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