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内外对钢管混凝土的研究。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特点、钢管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及其有关计算理论,并介绍了钢管混凝土在我国的工程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2.
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是将混凝土填入薄壁钢管内形成的介于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实际工程中如何使钢管内混凝土密实,不产生夹层、离析和气囊,是确保钢管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关键。文章通过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泵送顶升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节点设计与连接方式,以及原材料要求与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等,并通过工程实体检测,符合设计与工程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静力、抗震、耐火、施工、经济五大方面的性能,给出了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要比相应的空钢管和核心混凝土承受外力之和大得多,提高程度一般约为27%,且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也优于钢柱。通过工程实例证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越性,指出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 ,探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钢骨-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钢骨-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地震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并结合8层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骨-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钢骨-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位移最大值、顶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水平向加速度峰值及基底剪力最大值均小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的能力优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地震的响应弱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地震的迟滞作用好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6.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管拱拱肋是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的构件,通过对保定市4号桥钢管混凝土拱肋的制作、安装、混凝土浇注等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得出了对于实际工程具有参考价值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7.
温韦词的不同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探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型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竖向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钢管混凝土柱节点试验,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受力特征与破坏机理,并采用有限元法对节点进行了计算,为钢管混凝土柱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依据15个钢管膨胀混凝土试件的试验情况,研究了钢管膨胀混凝土的水化热,自应力及破坏荷载。确定了膨胀剂的最佳掺量,提出了钢管膨胀混凝土相对普通钢管混凝土的极限破坏荷载的提高幅度,这将有利于指导实际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鉴于橡胶混凝土存在强度不足的特性,对薄壁方钢管橡胶混凝土短柱进行轴压力学性能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钢管和橡胶颗粒对于混凝土强度影响的结论,作为钢管橡胶混凝土短柱用于工程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再生混凝土碳化模型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现有模型并结合各国试验结果,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极限状态法和分项系数法2种再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设计方法,并对再生混凝土梁使用寿命进行了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再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以明显提高再生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受力状态、钢筋位置对再生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再生混凝土中钢筋开始锈蚀对结构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和再生混凝土的不同受力状态,提出了上海地区再生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  相似文献   

12.
分别对纤维类与非纤维类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其与素陶粒混凝土、仿钢纤维陶粒混凝土、钢纤维陶粒混凝土、聚丙烯陶粒混凝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均远远优于其他各组;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优于素陶粒混凝土;仿钢纤维陶粒混凝土与素陶粒混凝土并没有改善其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水泥混凝土与凝石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为凝石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基于离子扩散和电迁移提出的NEL方法测试水泥混凝土与凝石混凝土试件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从孔结构、界面过渡区域以及氯离子的固化程度等几个方面分析水泥混凝土与凝石混凝土的渗透性能.结果凝石混凝土具有较小的过渡孔隙率、微观界面过渡区域具有较高的硬度,并且与氯离子的结合能力很强,使得凝石混凝土对氯离子具有很好的固化作用.结论凝石混凝土相比于水泥混凝土具有更好地抗氯离子渗透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4.
以自密实混凝土作为修补混凝土,进行了新老混凝土粘结的约束收缩试验研究,以研究受到老混凝土约束的修补混凝土收缩发展规律。试验考察了不同强度和界面处理方法对新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同时还制作了自由收缩试件进行比较。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新混凝土上由于约束收缩产生的应力分布,并采用双曲线函数拟合了新老混凝土粘结约束收缩的计算式,可为混凝土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梁的弯曲延性性能和界限配筋率,利用ABAQUS软件分析了混凝土强度、配筋率以及混凝土种类对再生混凝土梁弯曲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梁的弯曲延性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适筋梁范围内,最小配筋率下的弯曲延性最好,同等条件下,再生混凝土梁的弯曲延性较普通混凝土梁提高约17. 7%;再生混凝土梁的最小配筋率与普通混凝土梁相似,最大配筋率比普通混凝土梁降低约17. 2%,本文建议再生混凝土梁的最小配筋率为0. 25%,最大配筋率为2. 32%.  相似文献   

16.
轴心受压核心高强素混凝土短柱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核心高强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进行了16根轴心受压核心高强混凝土短柱的试验研究,.单轴受压时核心高强混凝土的峰值压应变高于外围普通混凝土的峰值压应变,由加载到破坏的过程中,外围普通混凝土先达到峰值压应变,核心高强混凝土后达到峰值压应变.所考察柱的轴心受压正截面承载力由核心高强混凝土和外围普通混凝土共同提供,但核心高强混凝土和外围普通混凝土所提供的抗力需分别乘以考虑两部分混凝土峰值压应变不同的抗力调整系数n1和n 2.基于16个试件的试验结果和189根核心高强混凝土柱的数值计算结果,拟合得到了核心高强混凝土抗力调整系数n1和外围普通混凝土抗力调整系数n 2的表达式.按照建议公式所得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值与试件的抗力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FRP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对结构加固效果的影响,采用单面剪切的试验方法研究GFRP与混凝土黏接性能.试验考虑的因素包括混凝土表面处理情况、混凝土的强度、GFRP的宽度、GFRP与混凝土宽度比、GFRP片材在混凝土黏结面上的黏结长度等.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GFRP宽度以及黏结长度等因素对GFRP与混凝土黏接性能有较大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给出建议的GFRP与混凝土黏结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混凝土组成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在混凝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提供混凝土拌合物浇注时的和易性,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所必须的成分.水对混凝土的性能起着重要影响.混凝土浇注后表面的泌出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有利有弊;水灰比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一些有害离子(如氯离子)是通过水向混凝土中渗入而进入混凝土中并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且有可能导致混凝土中的钢筋生锈;饱水混凝土在受冰冻时水结冰对混凝土产生膨胀压,使混凝土产生冻融损害,水的存在使混凝土更容易碳化,也使得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得以持续进行.本文从上述各方面综述了水在混凝土中所起的各种作用及其对混凝土各种性能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辉绿岩混凝土的强度与界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襄十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对辉绿岩作混凝土集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与石灰石集料的对比研究发现,辉绿岩作集料配制出的混凝土无论在坍落度,还是在强度等方面均优于石灰石混凝土。同时,还结合SEM方法对比研究了辉绿岩混凝土和石灰石混凝土的界面粘结情况,进一步解释了辉绿岩混凝土强度高于石灰石混凝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复合高性能混凝土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德平  孟云芳 《宁夏工程技术》2005,4(2):151-153,156
采用自燃煤矸石和矿渣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掺合料,通过混凝土配合比的正交试验,分析了有关因素对该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和效果,验证了自燃煤矸石具有很好的活性,可以作为掺合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并确定了不同标号复合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是决定该次试验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自然煤矸石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显著,其细度对混凝土强度有一定影响,但对工作性影响不显著;掺入矿渣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显著。但对混凝土工作性影响显著;沙率对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混凝土工作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