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近2a间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通过手术及综合治疗,使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伤残率均有所下降,但颅脑损伤的复杂性及严重性对临床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考验,抽取10例在保守治疗中突发脑疝的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重度颅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8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肺水肿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例重度颅脑损伤后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存活1例,肺水肿死亡1例,因脑疝死亡6例。结论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病急,进展快,早期诊断、综合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的损伤机制和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致残、致死率。方法:回顾86例老年人颅脑损伤的损伤机制和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86例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多为交通事故伤,跌伤以及打伤。全组患者死亡20例(23%),其中术前14例脑疝患者死亡11例(79%)。结论:老年人颅脑损伤应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必要时给予手术治疗,重视并发症的防治。提高愈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8例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手术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体会。结果8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68例(77.3%),恢复正常生活49例(55.7%),死亡13例(14.8%)。结论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成功救助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138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原因和抢救治疗。方法总结本院63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并对138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本组死亡138例,死亡率21.8%。主要死亡原因:严重脑挫裂伤、急性脑肿胀、脑干损伤、颅内血肿、脑疝,严重的复合伤、合并症、并发症。结论早期诊断、早期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复合伤及合并症,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秦仪 《北方药学》2014,(5):112-1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急救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急救措施。结果:29例(42.6%)恢复良好,14例(20.6%)中残,12例(17.7%)重残,3例(4.4%)植物生存,10例(14.7%)死亡。结论:早期密切观察病情和积极施救能够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术式有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陈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76-178
目的:总结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亚急性期突发脑疝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急救与护理。方法:分析我科1997~2005年间收治的33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亚急性期突发脑疝的病历资料。结果:脑挫裂伤融合形成血肿扩大、脑挫裂伤继发脑水肿加重、迟发性脑内血肿是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亚急性期突发脑疝的常见原因。本组30例在病情恶化后接受手术治疗。22例术后恢复良好,4例因枕骨大孔疝而死亡。结论:大多数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亚急性期病情相对平稳,但部分患者突然发生脑疝,导致致残率或死亡率增高。加强观察及护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和及时处理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谢宝庆  朱勇 《安徽医药》2007,11(9):828-82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处理对策。方法对本院1994年9月~2005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27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本病的病因、临床及CT表现和治疗策略。结果27例伤后一年按GOS评分:良好13例,中残5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6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颅脑损伤2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颅脑损伤的手术目的是:清除颅内血肿及挫伤失活的脑组织、止血、解除脑疝、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供,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笔者对手术治疗并且获得3~6个月随访的290例颅脑损伤病例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总结颅脑损伤并发脑疝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好转33例,不同程度致残15例,植物人状态4例,死亡4例,总体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制订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降低颅脑损伤并发脑疝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院外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及效果,总结救治经验,进一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对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均采用去骨瓣减压、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其它救治措施,对救治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结果:全组治愈21例(55.3%),好转4例(10.5%),植物生存1例(2.6%),死亡12例(31.6%)。结论: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脑缺血氧对脑组织的损害,预防脑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对46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形成机制、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截瘫较轻者,基本治愈率59%,重残率27.3%,死亡率13.7%;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截瘫较重者,基本治愈率16.7%,重残率62.5%,死亡率20,8%。结论 颅脑损伤中合并颈椎颈髓损伤预后欠佳.重视此合并伤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能使部分病例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复方樟柳碱对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20例临床资料。结果10例颅脑外伤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及视野缺损或偏盲。结论治疗颅脑外伤,一定要警惕视神经损伤的可能,早期诊断,仔细查体,掌握治疗视神经损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4.
李连飞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45-3146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其往往由于颅内压增高而引发脑疝危象,患者病死率极高。近年来由于诊疗监测技术的进步,使病死率明显下降,病情观察对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3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14例恢复良好,中残6例,重残2例,植物存活2例,死亡7例.结论 及早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患者作出诊断,早期预防及综合性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急救治疗。方法 对38例伴有失血性休克的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失血性休克的原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合并伤失血是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38例病人轻度休克7例,中重度休克31例,27例休克得到纠正。开颅手术治疗19列,开颅并开腹手术11例,8例保守治疗,死亡11例占28.9%,其中死于脑干功能衰竭7例,死于休克4例。结论 熟悉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并及时准确处理是挽救此类病人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下丘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男6例,女3例,年龄23~51岁,平均37岁,手术2例,其他均保守治疗。结果 3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呼吸衰竭伴感染,2例死于脑疝形成,6例存活。结论早期预防性治疗是减少死亡率及高残率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病例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6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病例,探讨分析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要点。结果额颞部、颌面部遭受直接爆力的颅脑损伤损伤患者易合并视神经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挽救和保护患者视力的关键,但总体预后不佳。结论额颞部、颌面部遭受直接爆力的颅脑损伤损伤患者,特别是瞳孔有异常反应的要高度警惕合并视神经损伤,要尽早完善视神经管CT、视觉诱发电位(VEP)等相关检查,尽早明确诊断,把握最佳救治时机,保护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治疗措施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30例。其中,脑疝前驱期组患者18例;脑疝代偿期组患者8例;脑疝衰竭期组患者4例。根据患者颅脑损伤脑疝等级不同采取不同的急诊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影响因素。结果:经急诊治疗后,脑疝前驱期患者有效率(88.89%)明显的高于脑疝代偿期患者(75.00%)与脑疝衰竭期患者(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前驱期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的小于脑疝代偿期以及脑疝衰竭期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脑疝前驱期患者GOS评价V级的例数明显的多于脑疝代偿期以及脑疝衰竭期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急诊救治时应该兼顾脑疝等级与休克等级,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与措施,才会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效果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颅脑外伤发生率和因颅脑外伤致死率也逐年增加。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晚期脑疝患者的病死率接近100%,在治疗中颇为棘手,是急诊科临床工作中的难点。重型颅脑伤合并嵌顿性脑疝患者,病情重。恶性颅内高压是导致死残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我们通过努力,已经有数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晚期脑疝患者救治成功的病例,从中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