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刘静  李备 《中国科技成果》2013,(11):F0002-F0002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三驾马车。然而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生态观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回答了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四对关系问题。人与自然之间应具备怎样的关系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问题。就理论贡献而言,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生态观不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观,也进一步超越了西方生态观。在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坚持战略思维,推动永续发展;坚持法治思维,推动健康发展;坚持系统思维,推动全面发展;坚持辩证思维,推动中国与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都市农业是当代大城市发展的新产业与建设的新空间。本成果遵循时空过程→格局识别→类型划分→模式引导→实践应用→反馈调整→凝练推广的思路,以西安市为例,探讨都市农业发展及其园区建设,重点围绕都市农业景观格局分析、发展水平评价、地域类型划分、发展模式引导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都市农业理论研究体系的完善和地方实践模式的丰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及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和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位置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提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将农业的地位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也有很大提高,已达到45%左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  相似文献   

5.
果树盆景是效益农业的一个新增长点,是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以及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阴山北麓丘陵区化德县和固阳县几类生态模式的建设与分析评价,提出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进行生态经济型农业建设的途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结构与模式。  相似文献   

7.
对农业现代化战略决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技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国自然、地理、农业与经济、社会条件的地域性差异极大,宜采取“选择性农业现代化”战略。农业现代化战略决策,要以系统论为指导,同相关子系统同步,协调地发展,在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1,(23):72-73
本项成果针对干旱荒漠区新垦土地贫瘠、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绿洲一荒漠过渡带萎缩、绿洲外围荒漠生态系统受损以及绿洲农业面临的干旱、盐碱、风沙三大环境问题,以干旱荒漠区水土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新垦绿洲土地生产力培植与绿洲外围荒漠生态系统维护为主线,采用关键技术研发集成、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开展干旱荒漠区土地开发保护技术、土地生产力提升技术、绿洲边缘荒漠生态系统保育、恢复以及干旱荒漠区新垦绿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技术的研发与示范,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发展带来了契机。美国是世界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各类生物技术和相关产品已经在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以"开发—破坏"模式来看待农业开发与历史上的生态问题是过于简单的做法。由于能以较小地块养活更多人口,发展农业曾起到缓解人口增长对环境压力的作用。农业具有生态功能,在开发强度不大的情况下,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往往超过其负面影响。但是农业的发展不断给人口增长提供新的空间,从而会给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历史上因农业经营而导致生态问题主要是在明清人口大爆炸之后。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非单纯因农业开发所致,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农业的调整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宋代农书的时空分布及其传播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代农书时空分布特征是宋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农业发展的产物和表现。宋代农书多样且有效的传播方式是其对宋代农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宋代农学确立了南方农业技术体系、开辟了园艺学等研究新领域,是传统农学发展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列举汉代字书《尔雅》《说文解字》《方言》《释名》《急就篇》等与农学相关的术语,在结合农学史对相关语汇进行考察的同时,展示术语所反映的汉代农学成就及术语对其后农学发展的影响,以期为今日科技术语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和“食品”概念界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农产品和食品在国内外字典、词典、图书和法律文本中的不同解释,总结了农产品和食品概念发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我国当前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认为农产品和食品的划分应归于环节的划分,并指出两者的划分只是当前管理的需要,最根本的是要从体制和法律上解决两者划分的困惑。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中国农业发展相关术语演变的特点,包括命名方式的演变、术语形式的演变和语义的演变等,旨在为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梳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基础上,指出了加强术语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加强术语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列举汉代字书《尔雅》《说文解字》《方言》《释名》《急就篇》等与农学相关的术语,在结合农学史对相关语汇进行考察的同时,展示术语所反映的汉代农学成就及术语对其后农学发展的影响,以期为今日科技术语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农业科技(以下简称为“农科”)日语术语汉译为范例,首先探讨了触发翻译适应化现象的互联关系,其次从语素、语法功能、词汇系统三个方面阐明了翻译适应化现象,并分析了这种现象对翻译活动的促进作用,实证了适应化翻译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农学家在探讨农业技术的同时,始终要考虑人的因素。他们认为,天、地、人三才之中,人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而人的因素又是由“人和”及“人力”构成,人和需要靠道德来维系,人力又包括智力和体力两个部分,于是三才中的人又可分解为德、智、体三个方面。传统农学理论中有关“人”的论述方面,虽然认识到了“智力”或“知识”的作用,但尊重知识并没有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重体轻脑、重德轻艺的片面认识,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强化了体力和道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较之英汉而言,对等翻译是日汉科技术语交流更为适用的原则和标准。农科日语术语利用对等模式汉译更有利于在语言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和交际效果实现结构等值、语义等值和语用等值,从而体现出特殊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典型性,为译者在科技双语的交际过程中既能宏观把握全局又能微观剖析细节提供了实质性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图学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和图样名词的厘定映射了中国古代图学的科学成就。这些有关图学的名词,所涉学科甚多,门类甚广,表现了极为深远的图学社会化内容。文章以此为题,探讨了中国古代地图、建筑图、机械制图等图学名词的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