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山西水利》2010,(3):51-51
防洪非工程措施(non—engineering measures of flood control)通过法令、政策、行政管理、经济和防洪工程以外的技术手段等,以减少洪泛区洪水灾害损失的措施。防洪非工程措施一般包括防洪法规、洪水预报、洪水调度、洪水警报、洪泛区管理、河道清障、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洪水保险、洪灾救济等。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考虑洪灾程度和风险程度,被保护对象重要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张晓兰 《陕西水利》2023,(12):50-52
水库防洪能力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包括水库的防洪设计标准、上游洪水量以及水库过流能力等,各个参数的准确性对水库防洪能力的影响较大。结合某水库工程实际情况,对水库防洪能力进行复核分析。通过收集坝址区水文参数,确定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成果,并经合理性分析,水库设计洪水成果较为科学。根据防洪复核分析,要求水库大坝不得低于24.539 m,现有大坝防浪墙顶高程25.00 m,高出规范要求约0.46 m,水库防洪能力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治淮》2012,(9):48-48
防洪措施是指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手段和对策。防洪措施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分蓄洪工程与水库等,通过这些工程手段以扩大河道泄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洪水灾害;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内容有洪水预报、洪水警报、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国际防洪学术讨论会将于2002年9月10~13日在北京举行,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泥沙培训中心.会议主题为“21世纪的防洪问题展望”,主要内容包括:防洪史、水文及降雨、防洪模型、污染和疾病、洪泛区和洪泛区管理、水库和水库管理、洪水对环境影响、城市防洪系统、全球气候模拟、海岸环流及风暴潮、防洪新进展、流域系统管理、洪水适时控制、防洪对策、防洪法律与政策、防洪实践和经验、减洪工程措施、泥沙引起的洪水灾害、滑坡和泥石流、洪水保险.凡接受的论文均收入论文集,部…  相似文献   

5.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的计算,包括洪峰流量、不同时段的洪量及设计洪水过程线,这就是洪水的三要素。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目的,是对设计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洪水过程进行概括预估,并以此进行防洪调节计算,合理地  相似文献   

6.
南美洲的巴拉那和巴拉圭(Paraguay)河约2000公里长,合流后称为拉普拉塔(Plate)河。其防洪规划基本完成,研究了包括溃坝洪水在内的各种特大洪水特性,以估计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了合理的防洪方案,并提出初步设计。一、洪水洪水研究范围(见图1)包括:伊瓜苏(Iguazú)河口与巴拉德罗(Baradero)三角洲之间的巴拉那河流域,及亚松森和巴拉圭河与巴拉那河汇流处之间巴拉圭河流域,其河长约2000公里。  相似文献   

7.
毛革 《人民珠江》2007,(4):10-13
介绍珠江流域防洪形势以及珠江流域近期和远期的防洪减灾目标,详细介绍包括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流域防洪非工程措施、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在内的珠江流域防洪总体规划,以及堤防工程、控制性防洪工程、水库除险加固、珠江河口整治、河道及湖泊整治、蓄滞洪区以及水土保持与山洪灾害防治的流域防洪工程规划,并提出流域防洪规划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8.
李卫峰 《陕西水利》2011,(5):122-123
防洪调节计算设计中包括了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和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经过分析比较,选择两者之中洪峰流量较大者作为设计洪水,再运用试算法进行调洪计算,即可计算出合理的设计洪水位、防洪库容、校核洪水位和调洪库容等。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水库大坝及下游防洪安全 ,强化水库防洪调度 ,音河水库工程管理处开发了洪水调度系统软件 ,主要包括信息查询子系统 ,交互式洪水预报子系统 ,交互式洪水调度方案生成子系统 ,交互式洪水调度方案评价子系统 ,数据库管理等子系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渠江洪水灾害呈加重加密趋势,及时研究并正确把握渠江洪水发生、发展的规律,充分认识当前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合理的制定防洪对策,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渠江流域暴雨洪水成因、洪水特性及流域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洪水宣泄能力、洪水调控能力、洪水管理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防洪减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防洪减灾系统化研究始于1990年代。30年来,在跟踪国际相关科技发展前沿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和防洪减灾工作需求,建立了洪水风险管理理论体系,为中国防洪减灾策略的战略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撑,并持续开展了洪水分析、洪水预报、洪水调度、洪水损失评估、工程安全分析、情景分析、信息分析及表达、防洪决策支持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开发了相应的技术、模型和产品,不断推动其实际应用,引领了中国防洪减灾领域科技的进步,为中国防洪减灾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12.
现代防洪减灾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友 《中国水利》2003,(8):36-37
防洪,是以控制洪水和减少洪灾为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防洪体系是参与防洪过程的机构组织、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以洪水为对象,以减灾为目标,以防洪工程为依托,以防洪组织为行为主体。防洪体系古已有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构成日益复杂,功能不断完善。一、防洪体系的构成要素作为一个以洪水为行为对象,以减灾为行为目标的能动的体系,防洪体系的构成要素可分为两大类,即行为主体与行为环境。防洪行为主体是指参与防洪活动的社会组织,包括防洪决策指挥机构、防洪决策支持机构以及…  相似文献   

13.
系统概况 该系统实现了天气预报、洪水预报、防洪调度、指挥 调度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其中数值天气预报、洪水预报模 块耦合了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和洪水预报模型,洪水预报、 防洪调度耦合模块有机地结合了洪水预报模型和防洪调 度模型,防洪调度、指挥调度耦合模块则耦合了防洪调度 模型和指挥调度模型。防洪数据库贯穿整个耦合系统,把 天气预报、洪水预报、防洪调度、指挥调度子系统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体现了防洪预报和指挥调度的优化结合。系  相似文献   

14.
樊红霞 《人民珠江》2013,34(Z1):54-56
龙滩水电站是西、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骨干工程,防洪受益区主要为浔江、西江和西北江三角洲防洪保护区,绘制各区洪灾损失频率曲线,通过对所选典型洪水防洪效果计算,分析龙滩水电站多年平均防洪效益,并分析了重现1915年特大洪水和1994年大洪水的防洪效益。  相似文献   

15.
百色水利枢纽径流调节要用径流代表段进行计算;保坝洪水分析中,进行了左、右江历史洪水调查,并对历史洪水重现期重点分析;副坝保坝洪水还采用了多种方法分析估算可能洪水;针对百色水利枢纽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的综合利用工程,重点分析了防洪洪水的地区组成,为分析百色水库的防洪作用和防洪库容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最新的水文资料和防洪标准及洪水推求方法,对湖塘水库的设计洪水过程、调洪演算进行重新复核.并对不同型式、不同结构的防洪建筑物按不同的标准进行防洪能力的复核,提出各防洪建筑物的防洪能力及达到<防洪标准>要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阐述辽河流域洪水构成影响因素及特点、洪水特征值等参数,阐明了流域洪水的致灾原因,本地区防洪形势,有针对性地列举了多年防汛中易出现的险情类型并提出应对措施,为辽河干流科学防洪调度的洪水预报分析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行洪水风险图的编制,采用DHI公司的动态耦合FLOOD水动力学模型和dambreak模块,对文明围防洪保护区的洪水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建立的数值模型可以有效地反映文明围防洪保护区内各种条件下出现的洪水淹没信息,包括到达时间、淹没历时、淹没水深、洪水流速等,给水利部门和防汛机构制定防汛应急预案、部署应急响应行动、进行洪涝灾情评估、推行洪水影响评价及开展防洪治涝工程体系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工作提供基本的依据,进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制定合理的避洪转移方案,减少社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石家庄滹沱河、太平河的生态防洪工程建设,带动了石家庄西北部的发展步伐,而太平河超标准洪水行洪区域内的工矿企业、村庄的发展,严重受到防洪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太平河行洪区防御超标准洪水提出了一些对策。这些对策包括对太平河按200年防洪标准加高堤防、部分洪水从沿南水北调总干渠导入滹沱河或者在太平河、古运河上游将洪水导入滹沱河。这些措施的采用,可以有利于石家庄市城区防洪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石家庄滹沱新区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汉江中下游防洪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勇华  胡玉林  王新才 《人民长江》2000,31(11):29-30,44
根据汉江中下游防洪规划、河道泄流能力、洪水调度方式以及流域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状况,建立了汉江中下游防洪体系防洪风险分析数学模型,并根据实测洪水资料,研究了汉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防洪风险率,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在未来t年内的洪灾损失。由于汉江流域洪水和洪灾特点,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年平均洪灾损失达到了4.452亿元,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