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球的热场也称地球的温度场、地温场或地热场,它与地球的电场、重力场、磁场一样,是地球的物理场之一。了解地球浅层(浅层地壳)地温,有助于研究一些与能源息息相关的问题,如预测油气田、确定煤层厚度和位置、预防煤矿瓦斯爆炸等;了解地球深部(地幔、地核)温度,则有助于研究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深部动力学问题。因此,有必要探讨测量地温的一些方法,并在实际数据中进行对比。通过总结直接测温和间接测温的方法和原理,利用收集的顾桥井田地温数据,得出直接测温的近似真实地温曲线,与间接测温的方法相结合,对地温测量方法进行优缺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温梯度为3.2℃/hm,1 000 m深度井底温度可达48℃,属地温异常区;对于地球浅部地温使用直接测温法较为精确,对于地球深部地温则需要使用间接测温法,虽然只能粗略的推算出地球深部的温度,但是其误差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
阐明元北煤矿地热异常区地温场的特征,热演化规律,通过地热异常产生的区域背景和地质条件的论述,表明该区地热来自于地壳深部,断层是地热上行的主要通道。同时,指出地热给煤矿开采带来热害,并提出煤矿热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淮北宿临矿区现今地温场的构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淮北宿临矿区的地温场研究,分析了研究区现今地温场的分布特点,并据此揭示了研究区构造对现今地温场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宿临矿区地温场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徐宿推覆构造上、下盘地温场差异明显,上盘地温梯度值明显低于下盘;背斜隆起区地温梯度高于向斜凹陷区域,童亭背斜为一整体地温梯度相对偏高的构造单元;研究区断裂对地温场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在大断裂交汇处、断裂密集处地温梯度也相对偏高.  相似文献   

4.
李粮店煤矿位于河南省新密煤田的东南部,探明优质贫煤、无烟煤资源储量3.4亿t,为一大型在建矿井。因该区煤层埋藏较深、地温较高,地热成为影响该区煤炭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测温资料的整理,确定了恒温带、孔底温度、地温梯度和煤层底板温度等重要地温参数,并总结出矿区二1煤层地温变化规律、地温热害分区、地温梯度及地温异常分区、地温梯度变化规律、矿山地温类型等地温地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指导矿山建设与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长保  杨玉琦  梁海丽  梁冰 《中州煤炭》2018,(9):132-136,140
王行庄煤矿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南45 km,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为一大型新建矿井。该区因煤层埋藏较深、地温较高,地热成为影响该区煤炭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测温资料的整理,确定了恒温带、孔底温度、地温梯度和煤层底板温度等重要地温参数,并总结出矿区二1煤层地温变化规律、地温热害分区、地温梯度及地温异常分区、地温梯度变化规律、矿山地温类型等地温地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矿区地热资源的利用进行分析。该研究对指导矿山建设与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煤矿开采》2013,(6):89-92
基于对丁集矿区的地温、地温梯度、大地热流值的分析研究,分析了矿区地温及地温分布的特点,并据此揭示了影响研究区地温及其分布的地质因素。研究表明,丁集矿区属于高温热害矿井;纵向上地温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横向上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受厚松散层影响,矿区整体地温较高;矿区东部潘集背斜区域地温及地温梯度相对较高,高于相邻凹陷处;延伸至潘集背斜轴部的岩浆岩侵入体导致背斜轴部出现最高温;矿区东部密集的断裂分布导致矿区东部地温整体偏高。总体上,研究区地温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煤储层地温场条件是影响煤层气赋存与产出的关键因素,从目前沁水盆地煤层气井生产情况来看,煤储层地温低异常区煤层气开发井的产气效果普遍较差,因此,开展煤储层地温场条件研究,揭示低地温异常区形成机理,对于低地温区煤层气开发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地温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沁水盆地3号煤层和15号煤层地温及其梯度和大地热流分布特征,揭示了煤储层地温分布规律,提出了煤储层地温梯度等级划分标准,圈定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储层地温梯度小于1.6℃/hm的地温低异常区,揭示了研究区煤储层地温低异常区分布及其受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沁水盆地恒温带温度整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的趋势,恒温带深度由北向南逐渐变浅,恒温带温度为13.2~15.2℃,恒温带深度为27.4~33.1 m。沁水盆地煤储层地温及其地温梯度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3号煤储层温度为14.6~100.9℃,平均为30.58℃,地温梯度为0.008~3.770℃/hm,平均为1.62℃/hm; 15号煤储层温度为15.3~111.8℃,平均值为33.28℃,地温梯度为0.046~5.350℃/hm,平均为1.87℃/hm;大地热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顾北煤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的地热地质特征,盖层为新生界松散层,热储层为第三纪砂层、太原组灰岩和奥陶系灰岩;采用ANSYS软件对顾北煤矿的地温场特征和大地热流传导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并绘制了矿井地温等值线图。结果表明:大地热流在矿井中部重新再分配,数值模拟的平均地温梯度3.00℃/hm与系统测温平均地温梯度3.02℃/hm基本吻合,地温梯度整体表现为南北高中间低,地温呈马鞍形分布。此外还分析了岩性变化对现今地温场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元氏煤田地温异常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超 《河北煤炭》1993,(4):197-201
本文简介了元氏煤田的地质条件和地温概况,解释了地温异常的成因及对地温异常利弊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地温场是矿井热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热电偶地温监测技术,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进行地温监测,得到该矿垂直平均地温梯度为2.8℃/100 m,-480 m水平以上地温梯度为0.98℃/100 m,-480 m水平以下,地温梯度为5.08℃/100 m;水平地温梯度由南向北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1.5,0.1和1.8℃/100 m,温度由南向北逐渐增高;调热圈厚度为20 m。利用VENTSIM软件建立了地温分布模型,得出该矿地温分布规律,为通风解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牛驮镇地热田钻探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河北省牛驮镇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为华北地区最好,开发20多年来,设备能力逐渐加强,管材由水文水井系列过渡到石油API系列,钻探工艺逐步发展.随着地下热水的开采,水位下降,储层的压力下降很多,在刚钻开基岩风化壳时出现了因泥浆骤然漏失而造成上部松散层坍塌的问题.针对这一施工难点问题,对钻进及成井工艺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2.
Geothermal energy exists in all rocks deep in the earth's crust. Hot igneous rock at moderately shallow depths makes it possible to utilize geothermal energy because these bodies brings high temperatures within reach of the drill.

Dry volcanic region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signal potential for geothermal energy sources. Attention is focusing now on exploring known probable sources for development and finding new ones. Northern California's working plant shows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13.
豫北平原地处华北盆地边缘,具有较高的地热流和地温梯度,巨厚的新生界沉积及其覆盖下的下古生界奥陶系、寒武系形成良好的地下水热储层。分析了研究区地温梯度、地温分布、地温异常以及不同深度地温分布,基于此,将研究区划分为8个地热分区:太行拱断束地热分区、汤阴断陷地热分区、内黄凸起地热分区、东明断陷地热分区、济源凹陷地热分区、武陟凸起地热分区、中牟凹陷地热分区、菏泽凸起(河南部分)地热分区。将研究区地热资源开采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适宜、差的、不适宜四个等级,针对地热水不同梯级,根据温度、水质确定其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向,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周口凹陷区有着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根据69个地热钻孔资料和实测热导率资料分析了周口凹陷地温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地温梯度变化在 2.77~3.94℃ /100m 之间, 平均地温梯度为3.36℃/100m,大地热流密度在 43.6811~64.5884mW/m2之间, 平均大地热流密度为55.7240mW / m2。周口凹陷是一个中温型地温场,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密度具凸起区较高、凹陷较低的特点,大地热流值与地温梯度分布规律相一致;而不同层位的地温分布规律则相反,即凹陷内温度高,凸起和隆起上的温度低。基底构造形态、沉积盖层厚度、深大断裂、地下水等因素决定了该凹陷总体地温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断裂裂隙型地热田热储为断层破碎带和裂隙发育带,呈脉状或带状,受断裂构造控制,其各向异性特征明显,地热流体的分布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作者以英山西北汤河热田区为例,阐述了该断裂裂隙型地热田的地温度场特征,指出了采用“横向地热梯度最大值“、“横向地热梯度0值“、“垂向地热梯度值“、不同高程温度等值线和“垂向地热梯度场形态“如凹型或凸型等定量和定性指标来表述断裂裂隙型地热田的地温度场特征,论述了其地热地质意义和与主要导热导水构造的关系,并应用其相关指标来确定主要导热导水构造。  相似文献   

16.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环境条件,赋存了丰富的地热资源。研究了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地热资源地质特征,研究区属于中牟凹陷地热区,主要热储层为新近系明化镇组半固结碎屑岩孔隙裂隙热储层、新近系馆陶组半固结碎屑岩孔隙裂隙热储层、古近系半固结碎屑岩孔隙裂隙热储层,地热类型为层状分布的盆地型地热,地温场类型为地层热传导型,区内断裂无显著导热、导水特征,地温场以地层传导型为主,地温梯度在2.33~3.02℃/hm。并分析了开发利用情况,根据研究区开发利用潜力,为平原示范区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提供地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地热井施工的不断发展,地热井用套管的需求量稳定增加。与此同时,原来使用石油套管的地热井施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急需研制一种地热井专用套管,以适应地热井施工降低成本的需求。因此,根据地热井施工特点和对套管的性能要求情况,研制了一种低成本地热井专用套管。主要介绍了该套管的结构形式、技术参数、工艺装备以及生产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韩城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热地质优势,特别是在中深层岩溶地热水方面,呈面状分布,属中低温热矿水,具备"水量大、水位浅、水温高、易回灌"等优势.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通过介绍韩城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总结了地热地质条件,分析韩城地区岩溶地热水热储特征,估算了岩溶地热资源储量,对该区地热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9.
何江根 《中州煤炭》2019,(11):91-93
加快开发利用地热能对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新安县地热资源丰富,分为断裂深循环型和沉降盆地型2种,分析了地温梯度、热储水文地质特征、地热水水化学特征以及地热资源储量,研究了新安县地热资源划分及特征。研究得出,深大断层裂隙带和古生界寒武一奥陶系热储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巩固新安县作为中国旅游强县具有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辽河断陷地热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断陷地热资源十分丰富,辽河油田经过40年的勘探开发,积累了大量与地热相关的基础资料,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区地温场的展布主要受构造断裂、地层岩性、盖层埋深、水文地质条件等控制,地温温度较高,自北向南地温总体呈增高趋势。热储层位稳定,发育层系多,主要类型有碎屑沉积孔隙型和岩溶裂缝型,前者发育的层系主要为新生界和中生界;后者发育的层系主要为古生界和中新元古界。综合评价认为,辽河断陷最有利的地热田分布区为大洼-海外河地区(新近系)和曙光-杜家台地区(古生界和中新元古界)。随着辽河油田石油、天然气产量日益递减,开发利用该地区的地热资源必将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