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马口铁三片罐制罐生产线远程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中,为了完成对分散控制网络的状态监控及设备的诊断维护,实现远程监控的功能,提出基于欧姆龙CJ2M-CPU32及美国邦纳BAMS系统与INTERNET结合的马口铁三片罐制罐生产线远程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通过对此系统进行分析得出,其不仅能够利用本地计算机网络实时监视和控制远端焊机的生产线而实现远程监控的功能,同时还能够通过远程监控及时有效的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监视和控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满足了工业生产对远程监控技术的要求,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生产线智能化,开发一套基于Niagara应用框架的物联网生产线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物联网三层架构体系,实现生产线设备远程操作和实时监控.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和故障预测技术,实现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实时反馈.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生产线智能化,开发一套基于Niagara应用框架的物联网生产线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物联网三层架构体系,实现生产线设备远程操作和实时监控.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和故障预测技术,实现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实时反馈.  相似文献   

4.
钢化玻璃的表面应力是反映其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但现行的离线检测手段已不能满足智能化生产的需求。为了响应智能化生产线中对应力检测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钢化玻璃应力在线检测系统,通过远程监控、检测控制和运动执行的3层架构实现了与生产线结合的快速检测和实时监控,并介绍了在线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配置。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在线检测系统能够进行实时在线检测,且检测结果能实时反馈给生产线以调整钢化炉的工艺参数,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为钢化玻璃表面应力的在线检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日渐完善,智能化远程监控系统持续发展,频繁应用到当下不同行业领域人员的配备管理、设备监管等方面,智能化远程监控力度不断增强。随之,机房配电系统优化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在动态化远程监控过程中能够高效防控各类风险,全面提升机房配电系统综合性能的同时智能化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也会呈现出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太重矿山设备的市场现状出发,分析了设备当前的智能化水平,并从本地智能化和远程智能化两方面出发,阐述了矿山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IMS)的发展趋势,具体分析了本地智能化的现状、发展方向,研究了远程智能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远程智能管理系统的实现方式和系统的未来价值,对工业设备的物联网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已有液压钻机运行效果差、智能化水平低的现状,对液压钻机监控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通过对煤矿全液压钻机远程监控系统方案设计和监测平台设计,实现了远程监测系统的构建,实际应用效果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远程监测、控制以及预警的功能,为液压钻机智能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生产线对瓶装液位检测的高精度、低成本、智能化的需求,依托先进传感器技术、嵌入式ARM处理器芯片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方法,设计改进了基于变介质电容原理的液位在线检测系统。采用DDS技术产生稳定的可控信号源,通过电容式传感器对液位信号进行采集处理,转变为数字信号,并结合BP神经网络进行温度补偿,最终利用相关算法将液位值计算出来;同时改进人机交互模块通过无线WIFI完成PC或手机端与检测系统的远程双向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可达±1 mm,在精度、稳定性以及智能化方面均较之前的检测系统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智能代理的装配生产线在线质量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智能代理(Intelligent agent)技术引入装配生产线的计算机辅助质量监控系统,提出了基于智能代理的装配生产线在线质量监控的新方法。结合目前企业的装配生产线及其质量管理现状,建立了基于多代理的装配生产线在线质量监控智能结构,分析了系统中各种代理的功能,详细介绍了其中具有高度智能化并且对质量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实时性具有最重要作用的数据分析Agent和决策Agent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最后,对代理间通信语言和系统运行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胡卫文 《机械管理开发》2023,(8):221-222+225
针对传统掘进机在井下综掘作业过程中人工控制效率低下、掘进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掘进机智能化远程调控系统。该系统将视频监测和传感器监测集成于一体,实现了对掘进机井下掘进作业的智能化控制。根据实际应用表明,新的掘进机智能化远程调控系统能够将井下巷道掘进效率提升17.3%,将巷道掘进精度提升37.7%,为实现井下无人化智能掘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机电新产品导报》2005,(7):148-148
由机械科学研究院完成的智能精密测量与装配系统,针对检测批量大、检测精度要求高、检测参数多的汽车典型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研究并开发了智能化精密测量与装配系统,建成了两条智能化精密测量和装配系统的示范生产线(环保型高压燃油喷射泵自动检测装配生产线和条汽车变速器自动测量装配线)。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汽车铝合金铸造轮毂自动化制造系统以工业机器人为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构建轮毂制造的铸造和热处理机器人系统、机械加工机器人系统、打磨抛光机器人系统、涂装机器人系统等4大核心加工制造子系统,推动轮毂制造设备(机器人)的协作运行,实现汽车轮毂生产线远程、可靠、实时、精细管控和轮毂的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满足轮毂制造的质量、效率和成本需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智能压力机     
高可用性和生产率是对现代化成形设备的要求。借助远程服务能排除压力机和压力机生产线80%的干扰,现代化压力机以智能传输系统为标志。汽车工业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及由此派生的价格要求以及供货企业在供货方面的要求,都需要智能化生产系统。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利用率排在第一位。借助于改进大型的部件如阀门、泵及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新型墙体材料整厂整线工程的多样性和管控一体化要求,提出了面向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的远程监控组态平台的组成及功能模块,并论述了面向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的远程监控系统重构技术、功能模块即插即用的支持机制、多通讯协议的重构方法、通讯方式转换与管理技术和管控集成化功能等关键技术。最后用VC++和SQL Server开发了远程监控组态平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控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业现已基本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机床联网在这里起到了关键作用.数控系统与外部上位计算机以网络连接,通过网络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无人化操作、远程加工程序传输、远程诊断和远程维修服务、技术服务等,并提高机床生产率.通过松下电工PLC和研华工控机组成的集散控制系统在湖北东风集团的实际应用,充分说明了集散控制系统在自动生产线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航发叶片数控砂带磨削技术的成熟和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企业拥有的大量独立运行的磨削智能单元改造成智能化生产线是当前发展方向,而生产线数字化是智能化生产线的前提。根据工艺要求设计生产线功能和异构设备以进行信息采集,构建航发叶片磨削生产线管控执行系统信息采集框架,建立生产线过程控制数学模型,最后进行调试验证。该管控执行系统已经应用于某航空公司叶片制造车间,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远程温控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其硬件结构的实现方法,并把本系统应用于PU革生产线的温度控制中,实现了温度参数的远程监控功能,达到了设计的目的,该系统对其他领域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具有广泛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近日,国内首条高智能轨道板生产线产品在天津宝坻一次性通过验收。该生产线担负京唐高速铁路40991块轨道板的生产任务,年生产轨道板可达43800块,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智能化轨道板生产线。作为高铁关键构件,CRTSⅢ型轨道板是确保高铁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的重要保障。自2018年8月进场以来,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四局先后召开数十次专家论证会,经过5个月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采用最新一代流水机组法智能化生产线,通过自动清模系统、整体式振动系统、3D智能检测系统等9大智能化设备,实现轨道板生产自动化、智能化。3D智能检测系统包含工业机器人、光学跟踪仪、激光扫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连铸机设备的特点,对传统单线集中润滑系统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研究,融合现代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为一体,对传统的润滑系统进行了智能化改进。采用带无线通讯功能的智能双线分配器,进行了连铸生产线智能润滑系统设计,实现了精确的油量控制、定时润滑、远程监控、逐点在线监测以及自动按需量补油等功能,有效地提升了连铸机设备维护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同时设计了在线监测系统,与智能润滑系统联合使用,进一步提升了智能润滑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与可视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制造装备远程监控与维护滞后、高成本现状,提出嵌入式工控主板 DSP结构的嵌入式智能监控与维护单元,并阐述了一种基于此种单元加PLC的典型远程监控与维护系统模型.将其应用于混凝土砌块成型生产线的远程监控系统中,既实现了对设备现场的远程数据采集、处理、特征提取、状态识别,又实现了对生产现场的视、音频信息的远程采集与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