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建筑的外部空间是人造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分析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关系的几种典型的理论特点.有助于我们对建筑设计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建筑设计过程更具条理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2.
施维 《科技资讯》2009,(15):79-79
在建筑设计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用一种思堆方式去理解和评判一个建筑作品,但是在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套清晰而正确的逻辑体秉,这个逻辑体系不仅仅可以使建筑本身表达得更加完整更可持续发展,也便于人们更好的去读懂、理解和使用建筑。  相似文献   

3.
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的住宅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住宅商品化、市场化以后,大大地推动了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住宅都涌现出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本文针对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现代建筑的结构构思已渗透到建筑设计的单体,群体乃至城市规划的各个领域中,对结构构思的理论、思路、手法及想象力作了基本阐述,从建筑功能,建筑艺术的不同角度研讨结构构思的思路与设计手法。启迪和鼓励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的想象力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5.
王红晋 《太原科技》2003,(6):22-22,24
从分析工业建筑的个性与共性入手,论述了建筑专业应是工业建筑设计的主体专业,个性和共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必须并重。对工业建筑而言,既要把握工业建筑设计中工艺的特殊需要,又要把握工业建筑中人对空间的共性需求。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的,建筑设计的好坏,也是以能否创造一个让人感到舒服自在的空间环境作为评价标准的。所以,"以人为本"既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也是建筑设计的终点。  相似文献   

7.
贺宇 《科技资讯》2014,(35):130-130
该研究主要阐述了居住区建筑设计的现状及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居住区建筑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辛颖 《科技信息》2011,(11):249-249,231
办公建筑生态节能建筑的设计主要从单体建筑设计和整体环境规划两个方面展开。本文主要对单体建筑设计进行研究,由于不同的功能要求,形成多样的空间组合,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建筑体型以及平面形态影响建筑能耗得失的基本情况,因此,空间类型设计不但是整个建筑设计的第一步,而且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医院门诊楼包括门厅(问讯、挂号、付费、取药)、候诊、诊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化验、拍片等功能要求,建筑设计比较复杂,因此,其一直为建筑设计之难点.本文作者通过对湖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楼设计,研究了门诊楼设计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达到了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建筑作为空间的载体,人们对建筑的利用主要体现在空间利用上。建筑设计关注最多的是功能分区、人流交通等。但所有这些都是通过空间限定来实现的。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是对建筑内空间的二次设计.将空间本身作为室内设计的主角,使其成为进入者体验和欣赏的对象,是这个设计的最终目的.以原有的空间体系为图底.通过多种手段探究室内空间结构组织的多种可能性以及通过对空间的关注,使得整个室内空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给该空间使用的人们以最为舒适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在韩城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韩城矿区煤层气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煤层气空间数据库。根据钻孔甲烷含量与主要构造线之间的关系,确定主要控气构造的缓冲区半径,并通过缓冲区分析,将储集层划分为渗流区、滞流区和逸散区。通过煤层厚度、甲烷含量、煤层埋深、煤体结构、顶底板封闭性能和构造条件的叠加分析,将主要可采煤层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划分为有利勘探开发区、中等勘探开发区和不利勘探开发区。最后指出韩城矿区煤层气开发的目标靶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和农业统计数据,建立产能核算模型并对湖北省耕地产能进行测算,分析省域尺度不同层次耕地单产的空间分异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层次耕地单产分异规律相似,表现出中-中东高西部低的格局;3个层次耕地单产的空间聚集顺序是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实际单产,而3个层次产能的局部空间自相关以H-H型和L-L型为主,并以江汉平原腹地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湖北省耕地单产的热点(高峰)地区.研究结果对深化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促进耕地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乌鲁木齐地区(市、县区域)的各类学校,尤其对该地区的中小学校的分布极其原因做了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地区中小学分布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今后中小学校空间布局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例,基于地理学方法的空间分析手段和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探讨长江三角洲387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结构,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景区在研究区分布较为集中,其分布高密度区是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等城市;景区间的快速交通线路密度不大,空间联系较弱,且紧凑程度一般.最后,给出长江三角洲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Oracle和ArcGIS在大庆外围油气远景综合评价系统中分别作为基础数据库和应用开发平台,二者之间的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的透明访问和无缝连接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ArcSDE是目前全世界应用最广的空间数据引擎中间件,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武器.介绍了ArcSDE在大庆外围油气远景综合评价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与具体实现,实践证明ArcSDE在整个系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经营;粮食生产;空间杜宾模型;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  相似文献   

17.
尹泽凯  谭立峰  贾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5):14743-14751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及土地利用行为的不断变化,生态环境遭受不断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承载力逐渐减弱。山区是生态系统最为脆弱的地理类型之一,对其因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价值响应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基于遥感卫星影像解译获得山区县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利用生态系统因子权重赋值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豫西嵩县1990至2019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化及其空间自相关特征。研究结论表明:(1)嵩县草地面积变化幅度最高,耕地面积增幅最高,未利用地变化率最高,建设用地和水域增幅明显。(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现出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减少的趋势。其中,林地、水域、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简称ESV)变化过程整体相似,均在1990至2000年间出现小幅增长趋势,随后持续缓慢下降。水文调节、气候调节、土壤保持、气体调节、净化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价值超过87%,对嵩县土地生态系统产生决定性作用。(3)ESV整体呈现出以下特征:陆浑水库及伊河流域为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片区,南部片区的ESV值稍高于北部片区,区域差异显著。在县域内,ESV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强的自相关性,且在2010年以后出现持续增强的趋势。随着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农田耕地持续开垦,ESV损失片区开始在各乡镇蔓延,其主要原因是嵩县城乡规划政策、产业定位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空间抽样方法和插值方法对土壤侵蚀预测精度的影响,为县域土壤侵蚀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沂蒙山区蒙阴县为研究区,GF-1号和GF-6号卫星影像、1∶1万地形图等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采用不同的空间抽样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快速抽样预测研究。【结果】①根据全局Moran’s I指数、Z score和平均图斑类型,选取400 m×400 m方格为抽样单元最优尺寸。②与空间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方法相比,空间分层抽样样本容量最少(150个,其他样本容量最均超过250个),抽样精度最高(96.69%),抽样效率最高。③空间分层抽样下,普通克里金法和协同克里金法的计算结果与栅格计算法差异较小,相对差异分别为8.25%和9.85%(另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大于25%),但在空间分布上,受坡度影响的协同克里金法土壤侵蚀强度分布更为详细。【结论】综合考虑抽样调查的精度和工作量,在沂蒙山区县域尺度开展土壤侵蚀调查工作时,可采用空间分层抽样和协同克里金法或普通克里金法的方法进行土壤侵蚀快速预测,从而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选择黔东南州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1993, 1999和2009年3期遥感影像, 研究了黔东南16年来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993?1999年, 研究区耕地、建筑用地面积明显增加, 而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和水体面积均呈下降趋势; 1999?2009年, 研究区建设用地仍然呈增加趋势, 耕地和水体面积略有增加, 林地和草地面积略有减少。研究区各市、县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动态差异明显, 耕地和林地是各市、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变化强度较大, 并且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不稳定。 1993?2009年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表明,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期,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数量的增加, 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还将扩大, 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将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20.
以吐鲁番市高昌区绿洲聚落与耕地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10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聚落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聚落与耕地的空间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对于乡村聚落的规模,2000-2018年吐鲁番市高昌区聚落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虽然减少,但斑块面积呈增大趋势,聚落空间规模明显扩大;对于乡村聚落的聚集特征,2000年乡村聚落的平均最邻近指数较低,而2010年、2018年乡村聚落的平均最邻近指数逐渐增加,说明2000年聚落的聚集性较高,而2010年、2018年聚落的聚集性逐渐减弱;对于聚落与耕地的空间关系特征,研究区主要以耕地偏多型为主,2000-2018年聚落-耕地均衡型逐步降低,人地协调性受到影响;对于动态变化型的聚落与耕地的空间转移关系,2000-2010年聚落转化为耕地的面积较大,而2010-2018年耕地转化为聚落的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