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抗nRNP、抗Sm、抗dsDNA、ANCA及ANuA等自身抗体,探讨几种自身抗体在狼疮肾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狼疮肾炎患者55例,非狼疮肾炎的SLE患者60例为对照组,血清抗dsDNA、ANC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CA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者用免疫印迹法进一步确认,抗nRNP、抗Sm及ANuA采用欧蒙斑点法测定。结果两组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N发病率为SLE患者的47.8%,抗nRNP及抗Sm阳性率LN组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395、P=0.483);LN组抗dsDNA、ANCA及ANuA阳性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24,P〈0.001)。结论SLE病程是合并LN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清抗dsDNA、ANCA及ANuA等自身抗体检测均有助于LN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是一组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肾活检病理通常表现为新月体肾炎。根据免疫病理特征可分为3型:Ⅰ型为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型,抗GBM抗体阳性;Ⅱ型为免疫复合物型;Ⅲ型为寡免疫复合物型;因80%的Ⅲ型RPGN患者常合并有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故又称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1]。本院于2012年5月收治了1例anti-GBM和ANCA同时阳性的RPGN的患者,作者对此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4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肾痛的临床与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4例符合诊断的住院患儿的病理诊断及临床表现、治疗效应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小儿难治性肾痛的临床表现单纯型6例(17.6%),肾炎型28例(82.4%)。病理类型中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16例.占47.1%、膜增殖性肾炎(MPGN)7例,占20.6%、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5例.占14.7%、膜性肾痛(MN)2例、微小痛变(MCD)2例、肾小球硬化(SGS)1例、IgA肾痛(IgAN)1例.分别占5.9%、5.9%、2.9%和2.9%。临床疗效中,34例患儿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2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79.5%。【结论】小儿难治性肾病痛理改变以MsPGN、MPGN及FSGS最为常见。肾活检病理检查对于临床诊断、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中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检测在肾病中的意义。【方法】用连续监测法在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正常对照组、肝胆疾病组、肾小球肾炎组及尿路感染组患者尿中的GGT活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尿液GGT活性高于血液,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胆疾病组血清GGT升高而尿液此酶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肾小球肾炎组尿GG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也明显高于尿路感染组,而血清中GGT值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尿路感染组血、尿GGT,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肾炎组阳性数为47例,阳性率为90.4%,尿路感染组阳性数为2例,阳性率为3.6%。肾小肾炎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尿路感染组。【结论】测定尿液中GGT的活性有利于肾病和尿路感染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不同肾小球疾病中的发生情况、间接免疫荧光模式和靶抗原特点,并初步探讨ANCA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IIF—ANCA)法测定150例健康供血员和252例各种原、继发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血清,阳性者(≥1:20)进一步检测蛋白酶3(PR3)、髓过氧化物酶(MPO)、乳铁蛋白(LF)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ANCA)。252例患者中182例行肾活检。结果 正常对照组150例无1例ANCA阳性,病例组252例中12例血清ANCA阳性,其中C—ANCAl例,atypicaL-ANCAl例,P—ANCAl0例,识别MP0、LF及其他未测抗原,无1例识别PR3;各肾小球疾病中的ANCA的阳性率0%一1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阳性率最高(17%);病理分布于中重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局灶坏死性紫癜性肾炎、弥漫增殖型狼疮性肾炎等。结论 ANCA在各肾小球疾病中的发生率约5%,不同疾病中的发生率不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炎阳性率最高;间接免疫荧光模式以P—ANCA、atyPical—ANCA多见,而C—ANCA少见;靶抗原以MPO、LF多见,而PR3少见;ANCA阳性对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于本院肾病科住院进行ANCA检测的8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检测结果,对照血清来源于输血科献血人员。结果不同肾病患者的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微动脉炎(28.6%)、狼疮肾炎(20.4%)、血管炎(19.2%)、慢性肾功能不全(18.3%)、急进性急性肾小球肾炎(17.2%)、肾炎(16.6%)、急性肾功能衰竭(8.2%)、肾病综合征(3.0%)。结论 ANCA检测对肾脏疾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主要表现在微动脉炎、狼疮肾炎、血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及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ti—GBM)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髓过氧化物酶(Anti—MPO)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46例SLE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抗-GBM抗体和抗-MPO抗体。结果SLE组血清抗-GBM阳性率为47.8%,抗-MPO阳性率为13.0%,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易出现肾脏损害及全身血管炎疾病.抗-GBM及抗-MPO可作为诊断SLE患者肾脏受损及血管炎疾病的参考指标,对SLE患者并发症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狼疮肾炎相关血清学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SLE患者的血清中某些自身抗体的滴度增加与LN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指标可能是构成LN的危险因素。人们还发现抗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也参与了肾损害。近年来,研究发现狼疮肾炎患者血清中可出现DNase I活性下降、抗SAP抗体、抗Clq抗体阳性及分泌型IgM的缺失,这些因素形成免疫稳态的紊乱,造成肾组织的免疫沉积和炎性反应,是促成狼疮肾炎的危险因素。各项血清学指标联合应用可提高狼疮肾炎的预测风险率,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所引起的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总结8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男4例,女4例,平均年龄62.2岁.c-ANCA阳性1例,p-ANCA阳性7例.诊断明确前曾误诊为肺部感染6例,肺结核4例,多发性周围神经炎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结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为多器官损害,首发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ANCA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0.
刘志华  袁芳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264-2266
【目的】观察因替卡韦联合激素治疗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3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HBV-GN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均接受因替卡韦联合激素治疗,分别于第8周、12周、24周、36周观察24h尿蛋白定量,人血白蛋白,甘油三酯、肝肾功能、胆固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完全和部分缓解各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7%,2例在治疗8周后合并感染而停止观察,随访9个月,HBV-DNA滴度下降为23%,HBEAg转阴率为25%,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因替卡韦联合激素治疗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病HBV—G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2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健  杨锋  蒋斌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2):161-162
【目的】通过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眉部缺损采用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修复,探索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的优越性。【方法】对患者进行相宜的眉型设计和皮瓣设计,切取皮瓣修复缺损眉区创面。【结果】本组共20例28侧皮瓣全部存活,伤口一级愈合,未发现皮瓣坏死及伤口感染。【结论】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是修复眉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在儿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收治的行头颅常规 MRI 序列及 SWI 序列扫描检查的23例经手术证实为 ICA 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9例,对常规MRI 序列及 SWI 序列扫描的病灶大小、形态、信号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 SWI 序列在儿童 ICA 诊断中的优势。【结果】所有 ICA 病灶均在 SWI 序列显示,且具有典型特征的“铁环征、桑椹状、爆米花征”、圆形或类圆形及不规则形极低信号及混杂信号,边界清楚,病灶直径约为0.20~5.71 cm。常规 MRI 序列扫描对小于3 mm 病灶均无法显示,但其在 SWI 序列扫描多以类圆形低信号及混杂信号为主。SWI 序列对微量、静止出血的检测更为敏感,对小静脉血管显示较清晰。【结论】SWI 序列扫描儿童ICA 具有较高敏感性,弥补常规 MRI 序列扫描未能发现的病灶,对儿童 ICA 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hepatitic cirrhosis ,HC)并发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33例 HC 并发 HCC 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 HC 未并发 HCC 患者133例作为对照组(HC 病程≥10年)。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 HC并发 HCC 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肝癌家族史(一级亲属)、饮酒史、吸烟史、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史、HBeAg 阳性、HBVDNA >104 copies/mL 及未抗病毒治疗等方面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 并发 HCC 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肝癌家族史(一级亲属)(OR =4.173,95% CI 1.673~9.602,P =0.000);饮酒指数3~7(OR =3.282,95% CI 1.265~5.273,P =0.001);饮酒指数8~16(OR =4.732,95% CI 1.644~8.574,P =0.000);吸烟指数8~16(OR =4.121,95% CI 1.543~5.288,P =0.000);酒精性脂肪肝(OR =4.763,95% CI 1.442~7.219,P =0.000);糖尿病史(OR =3.982,95% CI 1.743~6.182,P =0.000);HBeAg 阳性(OR =3.172,95% CI 1.543~5.182,P =0.001);HBVDNA (104~105 copies/mL )(OR =5.874,95% CI 2.382~9.104,P =0.000);HBVDNA(105~106 copies/mL)(OR =7.473,95% CI 2.874~12.129,P =0.000);HBVDNA (106~107 copies/mL )(OR =10.393,95% CI 6.182~34.645,P =0.000);HBVDNA (≥107 copies/mL)(OR =12.475,95% CI 6.987~39.543,P =0.000);未抗病毒治疗(OR =6.122,95% CI 2.884~8.138,P =0.000)。【结论】HBeAg 阳性、HBVDNA >104 copies/mL 、未抗病毒治疗、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肝癌家族史(一级亲属)的 HC 患者发生 HCC 的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奈普生对大鼠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作用,观察其对大鼠脑组织中炎性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诱导方法制备EAE大鼠模型,分别予不同剂量的奈普生对其进行实验性干预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缺损加以评分并计算其发病率,RT- PCR法半定量TNF- αm RNA的表达。结果:与EAE模型组相比,奈普生干预组大鼠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P<0 .0 5 ) ,而其发病率与EAE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RT- PCR结果显示,奈普生干预组TNF- αm RNA的表达较EAE模型组明显降低(P<0 .0 5 )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和TNF- αm RNA的表达的降低均以低剂量奈普生治疗组为显著(P<0 .0 1)。结论:奈普生能够显著改善EAE的临床症状,并且能够抑制EAE脑白质的TNF-αm RNA的表达,特别是小剂量的奈普生对EAE具有更为明显的抗炎作用,可能奈普生具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 γ)激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CSEA)预防短暂神经综合征(TNS)。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 0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 000例。A组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前静脉入壶地塞米松10 mg;B组不用地塞米松。比较TNS在A、B两组发生率。结果 A组没有出现TNS的病例,发病率为0;B组出现2例TNS,发病率为0.67‰。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地塞米松,可以有效预防TN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TH,iPTH)的水平及与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 vitamin D,25(OH)D]之间的关系,探讨PNS患儿甲状旁腺功能的状态.[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PNS患儿131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其血清iPTH水平及与血清25(OH)D的关系.[结果]①初发组25(OH)D为(28.31±16.67)nmol/L低于复发组的(38.99±21.41)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频复发iPTH为(2.48±1.50)pmol/L低于频复发的(3.83±2.35)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复发组低iPTH组,血iPTH与25(OH)D呈正相关(r=0.4737,P<0.05),与钙磷乘积呈正相关(r=0.5046,P<0.05).③4例伴有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的PNS患儿,随访4个月至1年半甲状旁腺功能均恢复.[结论]①PNS患儿部分存在血清iPTH水平降低;②血清iPTH水平与血磷、钙磷乘积及25(OH)D水平相关;③PNS出现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现象可能是暂时性的,予以补钙和骨化三醇治疗后可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栓前状态特点及其对患者长期血栓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356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血清Hcy水平将其分为高Hcy组(n=120)和Hcy正常组(n=236),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栓前状态指标,比较两组差异;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比较两组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3.7%(120/356)CHD患者为高Hcy血症。高Hcy组凝血因子Ⅱ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凝血酶调节蛋白(TM)、P-选择素(GMP-140)、内皮素1(ET-1)水平均明显高于Hcy正常组,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低于Hcy正常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相关指标后血清Hcy水平与F1+2、TM存在正相关关系,与vwF、AT-Ⅲ存在负相关关系(P均〈0.05)。高Hcy组急性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脑梗死、急性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比例明显高于Hcy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血清Hcy水平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影响血栓性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高Hcy血症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存在促凝指标升高,抗凝指标降低的特点,血清Hcy水平增高是血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的高危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99mTc—HL91乏氧显像和^99mTc—MIBI亲肿瘤显像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肺肿瘤患行^99mTc-HL91乏氧显像和^99mTc—MIBI亲肿瘤显像两项检查,对比分析诊断效能和半定量分析结果。结果:^99mTc—HL91乏氧显像和^99mTc—MIBI亲肿瘤显像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1.1%、100%、94.3%和84.4%、76.0%、81.4%。半定量分析结果明显高于^99mTc—MIBI亲肿瘤显像。两种显像结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5.6%、100%、97.1%。结论:^99mTc—HL91乏氧显像诊断肺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结合^99mTc—MIBI亲肿瘤显像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至2009年9月本院收治的4例前列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均经直肠B超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其中肌源性肉瘤者3例,包括平滑肌肉瘤2例,横纹肌肉瘤1例;纤维源性肉瘤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中医药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随访4例,3例在确诊后第6个月,1例在确诊后第13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结论】前列腺肉瘤进展迅速,预后较差,明确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应制订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B)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TVB诊断的90例异位妊娠超声声像特征.[结果]90例中89例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8.89%,误诊1例(1.11%).89例异位妊娠声像图表现分为孕囊型62例(69.66%),包块型25例(28.09%),漂浮型2例(2.25%).[结论]TVB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敏感性高,结合血β-hCG值的联合监测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