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QRS波群电压的变化包括QRS低电压和QRS高电压.所谓低电压是指心电图在肢体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小于0.5毫伏,称为低电压.  相似文献   

2.
痞村本文对确诊为慢性心功能不全(排除心包积液和其它脏器损害者)巧例心电图出现低电压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其中男40例,女5例,年龄ed一幻岁,平均67.3岁。每人记录12导联心电图,选择标准为加压肢体导联(R+S)<0.5mV,确诊为低电压患者。以此将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低电压和非低电压两组。观共内容低电压组心脏明显扩大者6例,心律失常4例,死亡3例;非低电压组心脏明显扩大者3例,心律失常4例,死亡2例。低电压组的INEY、w、CO、o均明显低于非低电压组(P<0刀1)。讨论本文显示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之心电图常易…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急性心肌梗死107例,其中30例心电图伴低电压,死亡13例,病死率43.3%,为非低电压组的2.5倍,P<0.01。低电压组广泛前壁及多部位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重度左心衰竭多见,表明梗死心肌病变广泛。QRS电压随病情的改善或加重有动态变化,故似可根据QRS电压及其变化估计近期预后及病情变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引起老年人QRS低电压心电图改变的原因较复杂,笔者收集我院1998~2002年门诊及住院65岁以上心电图中有QRS低电压表现的老年人,共选出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人375例,其中男性236例,女性139例,作为本文分析对象。326例病人,标准导联和加压单级肢体导联中的R波及S波电压绝对值之和均低于0.5mV。病因肺心病,冠心病,胸腔积液等疾病多见,心脏疾患是造成QRS低电压的主要原因,而且多伴有T波改变(44.27%)或心律失常(4.72%);心外疾患引起的低电压很少。QRS低电压的心脏原因是心脏产生电势传导减弱,尤其是心肌梗死,心肌坏死,使心肌失去电活动能力,能…  相似文献   

5.
临床经验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有心电图低电压的患者予后不良。作者等对收住冠心病监护病房的304例急性穿壁性心肌梗塞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将低电压患者与同数目连续住院而正常电压者(对照组)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1988年对ECG为肢导低电压改变(不伴心电图其他改变)者,采用超声切面观测其左室短轴(D),提出左室舒张末期短轴(Dd)、左室短轴缩短率(△D%)、射血分数(EF)三项指标,以期对ECG肢导低电压患者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价并对其血液动力学变化机理探索。 1 资料和方法:①病理选择:ECG显示肢导低电压患者32例(男30例、女2例)。年龄均在39岁以上,最大年龄69岁,平均57.5岁。X线胸透正常,ECG确定肢导低电压不伴其他异联改变,测量身高、体重排除肥胖症,无粘液性水肿、电解质紊乱,无周围皮肤水肿、心包炎、胸  相似文献   

7.
梁丽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492-2493
目的:探讨气胸对心电图的影响,并对心电图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对72例气胸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气胸患者发生左胸导联低电压占37例,肢导联低电压14例,异常Q波2例等。结论:气胸患者心电图有特征性的改变,故气胸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肾脏损害为主的全身多脏器损害的急性传染病。其心电图(ECG)常表现为ST-T改变、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少见有引起QRS低电压报告。本文总结了我院近6年收治的HFRS并发QRS低电压1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有时心电图不典型,尤其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低电压,早期心电图很难立即确诊,需反复连续观察,以防漏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宫颈环形电切术(Lop.electr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采用低电压,高电流及细小的环形电刀切除宫颈病变,可在门诊操作,疗效好,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1.
痴笑性癫痫是一种少见癫痫类型 ,多由下丘脑错构瘤所致 ,临床主要表现为痴笑发作.典型发作期脑电图表现为发作性低电压快波节律 ,同时背景活动抑制.药物治疗通常无效.  相似文献   

12.
陈小江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4):103-103
慢性宫颈炎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1].传统的治疗方法较多,而近来运用低电压、高电流、细小的环型电切行子宫颈环型电切除操作(loop electro-surgical procedure,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切除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13.
软组织病变系指发生在肌肉、肌腱、皮下组织、血管及淋巴管等表在性疾患。在普通X线检查时,只有这些组织附近在脂肪衬托下,选用适当的低电压方可在X线照片上显示出不同的密度,但难以做出病变范围及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0年6月至1990年12月,对30例有心慌、胸闷、心前区压迫感、晕厥等症状,静息ECG无缺血性改变或仅有低电压的病人,应用彩色脉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检测,发现血流频谱参数的改变有一定价值,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86年8月对本厂50岁以上及50岁以下有心血管系统阳性体征的770名职工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分析如下: 770人中,正常心电图453人,异常心电图317人,占41.7%,对部分检查者有二种以上异常,进行了加强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阿托品试验及心得安试验。异常心电图的发病率:窦缓10.9%(84/770),ST段及T波改变8.4%(65/770),左室高电压6.6%(51/770),窦性心律不齐4.6%(36/770),低电压及低电压趋势3.2%(25/770),房性早搏2.2%(16/770),左室肥大或伴劳损1.7%(13/770),窦性心动过速1.4%(11/770),室性  相似文献   

16.
高永雯  谈剑诚 《中国医药》2012,7(3):339-339
患者女,93岁.因头晕、胸闷、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d伴意识障碍1h就诊.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70 次/min,肢体导联QRS振幅均≤0.55 mV,V4~V6导联QRS振幅≤0.10 mV,频发房性早搏,时呈未下传心室,V1呈QS型,V2和V3导联R波振幅递增不良,V2~V4导联ST段抬高0.10~0.25 mV,除aVL和V1导联外,其余各导联T波开口明显增宽,升肢顿挫,QT间期0.68 s.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肢体导联低电压;③左胸导联低电压;④频发房性早搏(时呈未下传);⑤ST段抬高;⑥Niagara瀑布样T波;⑦QT间期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脏淀粉样变的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特点。方法 15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对其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心脏超声特点:15例患者心脏超声检查均表现为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向心性增厚以及左心室容积正常,舒张功能不全;有93.3%患者有左心房增大,80.0%患者心内膜下心肌有颗粒样反光增强,53.3%患者有中、大量心包积液。心电图特点:15例患者中,肢体导联低电压发生率为53.3%,假性梗死Q波发生率为46.7%。结论原因不明的心力衰竭患者,若心脏超声显示其心室肌肥厚且心室容积正常,伴有心内膜下心肌有颗粒样反光增强,且其心电图表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或假性梗死Q波,该患者可能为心脏淀粉样变,需进行进一步病理活检证实。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120例急性心肌梗塞,其中存活92例,死亡28例,根据多元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真正影响本组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及其严重性顺序是心源性休克、左心衰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低电压。预报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正确率为87.5%,结合应用查图法,方法简便,结论可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我院在2000年11月-2002年11月期间,200例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检查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电图变化,并对出现的异常心电图结合临床进行讨论。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9020k多导联心电图记录,对肺癌患者治疗期间作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检出正常心电图95(47.5%)例;异常心电图105例(52.5%;其中心肌劳损30例(15.0%):急性心肌缺血3例(1.5%);急性下壁 正后壁心肌梗塞1例(0.5%);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1例(0.5%);窦性心动过缓12例(6.0%):窦性心动过速23例(11.5%);窦性心律不齐10例(5.0%);肢导联低电压8例(4.0%);胸导联低电压4例(2.0%);全导联低电压5例(2.5%);等各种心律失常。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电图异常率高,可能与肺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放疗对心脏的损害;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损害;肺癌转移等因素有关。结论 肺癌治疗期间的患者,不可忽视心脏的保护,常规检查心电图是必要的。以免对心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73年~1977年收治糖尿病患者78例,经心电图检查者50例。在没有心肺疾患、血脂正常的35例中,心电图有低电压改变者17例,据所阅资料尚未见有类似报告,我们发现这一异常心电图改变,对病情及予后判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