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平华  祝金峰  邓勇  绕文波 《煤炭学报》2013,38(Z2):448-452
为了合理评估当地降雨对浅层含水层的补给特征,为水资源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平衡原理和氚同位素衰变原理推导了水量平衡方程式及建立了地下水放射性氚同位素分布模型和地下水更新周期计算公式。基于该研究模型,计算受降雨补给的地下水氚浓度首先需要恢复当地降雨多年氚值系列;然后运用曲线法计算地下水氚值分布。上述模型在焦作煤矿区得以验证和应用,结果显示焦作煤矿区浅层地下水的更新周期为62 a,验证了模型科学及合理性;同时表明地下水中氚浓度与补给降雨有紧密联系,而与排泄水体没有关联。应用地下水氚同位素分布模型能有效评估当地降雨入渗补给情况,而地下水更新周期计算公式可评估地下水开采情况及更新特征,实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根据氧-18、氘、氚同位素在张双楼煤矿9某底板太原组4灰放水试验中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大气降水与矿井地下水的关系、矿井地下水的相对年龄以及矿井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为煤矿防治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岩溶管道水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含水层水流用传统方法求解通常是困难的,自从引入系统理论后,取得了新进展,产生了离散态混合模型和全混模型(黑箱模型),这两个模型根据岩溶含水层中环境同位素氚含量计算出有价值的水文地质参数,诸如地下水平均年龄、补给率、有效孔隙率和储存量等,并特别适用于岩溶管道水流。  相似文献   

4.
伴随氚的衰变,应用氚标准鉴别“老水”已日渐困难。这要求采用电解富集后的液体闪烁计数法以提高氚的检测灵敏度,并应研究和推广~3H-~3He测年法以及与其它手段联合,注意排除氚信息的多解性。应用环境氚评价地下水年龄时,要求重新补给区历年大气降水氚浓度,作为地下水系统的氚输入变量。并注意地下水年龄的概念可能因埋藏条件和运动状态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娘子关泉域岩溶水划分为垂向上的上带与下带、求平方向上的东部裸露岩溶区与西部覆盖岩溶区。并应用环境氚和分带-混合模型佔算地下水年龄和储存量根据水文地质构造条件和地下水年龄,该岩溶水被分为老水和新水。本文根据十壤水的氘剖面尝试恢复了本区1954年以来每年的大气降水氚浓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喀什经济开发区含水层结构、水文地质参数变化特征、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地下水补径排特征以及地下水化学与其同位素特征,可将喀什经济开发区地下水系统划分为3大含水层系统,每一个含水层系统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流动亚系统。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五彩湾矿区一号矿井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该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研究区含水岩组的分布特征以及富水性,可以划分为五个含水岩组和一个相对隔水岩组,其中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该含水层主要接受东南部侧向径流补给,地下水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径流,以向西北侧向径流及蒸发的方式排泄;研究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以SO_4·Cl-Na、Cl·SO_4-Na和Cl-Na为主;基于地下水水质标准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水中多项评价因子超标,超标原因主要由蒸发作用强烈、放牧和野生动物活动,以及区内北部卡拉麦里山地下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溶质运移的弥散理论应用于研究地下水溶质运移规律,以对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运移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该文以吉林省通化市某场地花岗岩风化壳网状裂隙承压含水层野外弥散试验为例,采用直线图解法、优选拟合法及径向流模型法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人工加速流场进行了参数估算,获得了人工加速流场下含水层的纵向横向弥散度和弥散系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铜辉矿业下一步开采的安全性,开展水文调查,分析含水层与隔水层特征,各含水层间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联,对勘查区进行了岩溶含水岩组富水性水文地质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含水层沿走向方向均富水,完整岩层隔水性能较好,但部分有斜节理发育,隔水效果降低。各含水层之间和地表水之间存在一定补给关联,地下水含水层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较差,地下水运动相对滞缓。矿段中、西部岩溶含水层富水性中等。水5孔以西岩溶含水层有泉出露,富水程度较高。能够为矿山安全生产过程中进行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同位素方法作为一种较新的,在国际、国内都被普遍采用和认可的方法,可以解决许多水文地质问题,如地下水年龄、地下水运动以及补给问题。该项研究是在研究区设取样点十五个进行取样,对采集的水样进行氘、氧、氚含量分析,并取地下水进行水化学分析。浅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的氚含量都在14.99~30.56TU之间,深层孔隙水基本在0.51~4.71TU之间。对地下水氚含量进行分析,判断地下水的形成类型及水循环情况,对地下水氘、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等。  相似文献   

11.
哈日高毕矿井为筹建中的煤矿,为了矿井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煤炭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采用地下水动力学公式的2种估算方法,估算出开采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白垩系下统孔隙裂隙含水层的涌水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厚黄土覆盖区地下煤层开采对上覆松散含水层的影响机制,以常村煤矿为地质背景,根据相似原理,采用不同采深、不同采高的物理相似模拟试验方法,对煤层采动后的覆岩裂隙发育及上覆松散含水层水位下降速率进行观测记录并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煤层开采对上覆松散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的影响存在不同的影响机制,使得含水层受影响的程度不同。煤层顶板导水断裂带是否沟通松散含水层并不是松散含水层破坏、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唯一条件,松散含水层隔水底板的变形破坏是造成松散含水层破坏的另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下一步开采的安全性,铜辉矿业开展了水文地质调查,分析了含水层与隔水层的特征,及各含水层间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联,并对勘查区进行了岩溶含水岩组富水性水文地质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含水层沿走向方向均富水,完整岩层隔水性能较好,但部分有斜节理发育,隔水效果降低;各含水层之间和地表水之间存在一定补给关联,地下水含水层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较差,地下水运动相对滞缓;矿段中、西部岩溶含水层富水性中等;水5孔以西岩溶含水层有泉出露,富水程度较高。研究结果能够为矿山安全生产过程中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煤矿开采》2017,(2):61-64
为确保煤矿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煤层开采厚度变化对上覆松散含水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新近系含水层,在采厚小于6m时,含水层未被疏干,在采厚为6,8,10和12m时,含水层均被疏干,疏干时间分别为300,270,150和120d;对于第四系含水层,在采厚小于10m时,含水层未被疏干,在采厚为10,12m时,含水层均被疏干,疏干时间分别为90,60d。研究成果为煤矿区松散含水层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铁厂沟-沙沟矿区断裂带的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特征、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规律阐述,揭示矿区内水资源的可利用潜力,为充分开展利用煤矿区地下水资源和勘查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宜昌市主城区浅层赋存的松散砂卵石孔隙水、碎屑岩裂隙水、砾岩裂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以潜水为主,局部弱承压。地下水位埋深0.50~29.86 m,平均埋深5.63 m。地下水位标高39.00~120.00 m,平均标高72.93 m。地下水水力梯度一般0.16~0.004,平行长江方向、地势低平地段地下水水力梯度较小,垂直长江方向、地势起伏较大地段地下水水力梯度较大。地下水位在丰水期较平水期升高0.50~8.25 m,水位变化主要受季节性大气降水影响。松散砂卵石孔隙含水层与奥陶系南津关组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白垩系五龙组砂岩夹泥岩裂隙含水层与石门组砾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区内雨量充沛,浅层地下水循环强烈,地下水多为重碳酸型。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洋浦港滨海水源地最大开采量确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研究区含水系统概化为五层结构的不稳定准三维流模型,根据海岸带地下水水头随海潮波动的信息,用数值方法确定了承压含水层海底边界的位置及相应的水文地质参数.在此基础上用迦辽金有限元方法反求了研究区有关的水文地质参数,并预测了未来地下水开采动态特征及不发生海水入侵前提下地下水的最大可开采量和开采井的布局.  相似文献   

18.
第四纪冲积、冲洪积与冰水沉积的砂层和砂砾石层中贮藏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是开采利用条件较好的地下水开采层位。江汉平原第四纪地下水资源丰富,含水层、含水层结构和含水层系统受沉积环境、古地理、古气候等因素影响分布发育特征各异但又统一,含水层多层、含水层结构多变、水文地质特征相对一致是江汉平原第四纪含水层系统的特点,江汉平原第四纪含水层系统是多层的,又是连续、统一、非均质的大的综合三维地下水含水层系统。  相似文献   

19.
邓高波  康勇  王冰 《现代矿业》2015,(4):106-108
根据现代水系分布发育特征和研究区内控盆断裂及次生断裂的发育特征,详细阐述了研究区内地层特征、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利用水文地质孔抽水试验数据,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内新近系、侏罗系含水层水动力特征。地下水水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新近系、侏罗系含水层地下水属淡水,呈弱碱性,水质较好,且水中几乎不含放射性元素,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20.
深层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与水循环示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陆望  桂和荣  殷晓曦 《煤炭学报》2008,33(10):1107-1111
利用任楼井田及所在临涣矿区地表水与生产矿井的长观孔、矿井出水点,从上而下分别取第四系第四含水层、二叠系煤系砂岩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岩溶含水层及奥陶系岩溶含水层30个水样,测试δD与δ18O,分析D与18O组成并对含水层水循环进行示踪.研究表明:临涣矿区深部地下水样点δ值在δD-δ18O关系图上绝大部分均落在中国大气降水线和矿区地表水线下部,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为各类含水层的补给主体.任楼井田煤炭采动影响第四系第四含水层明显,地表水补给第四系第四含水层速度快;临涣矿区的临涣、海孜与童亭四含水与大气降水未构成良好的水力联系.煤系砂岩地下水就整个临涣矿区来说,任楼井田埋藏相对较新.石炭系太原组岩溶含水层及奥陶系岩溶含水层在临涣矿区地下水径流速度相对较快,18O或D漂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