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3GPP在其3G R5标准中提出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给予了IMS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下列几部分的介绍,来解读IMS、软交换和NGN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基于IMS如何实现网络融合,并讨论在这个新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一、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6期P39-P42);二、IMS出现的背景(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7期P42-P44);三、3GPP IMS;四、TISPAN NGN;五、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六、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七、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2.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给予了IMS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文章通过下列几部分的介绍,解读IMS、软交换和NGN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基于IMS如何实现网络融合,并讨论在这种新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一、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6期P39-P42);二、IMS出现的背景(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7期P42-P44);三、3GPPIMS(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8期P7-P11):四、TISPAN NGN:五、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六、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七、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3.
殷月明 《现代通信》2005,(10):40-43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给予了IMS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文章通过下列几部分的介绍,解读IMS、软交换和NGN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基于IMS如何实现网络融合,并讨论在这种新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一、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6期P39~P42):二、IMS出现的背景(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7期P42~P44);三、3GPPIMS(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8期P7~P11);四、TISPANNGN(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9期P40~P43):五、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六、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七、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4.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PMultimediaSubsystem,IMS)以来,人们对IMS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可以说,IMS的出现,给本已在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技术方面达成的共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使得整个电信网络的演进变得复杂起来。本文将通过分别介绍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情况(见本刊2005年第6期),IMS出现的背景,3GPPIMS,TISPANNGN,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来讨论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  相似文献   

5.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对IMS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可以说,IMS的出现,给本已在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技术方面达成的共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使得整个电信网络的演进变得复杂起来。本文将通过分别介绍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情况,IMS出现的背景,以及3GPPIMS、TISPANNGN和基于软交换的NGN,来解读IMS、软交换和NGN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IMS来分析如何实现网络的融合,并讨论在这个新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一、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二、IMS出现的背景三、3GPPIMS四、TISPANNGN五、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六、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七、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6.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给予了IMS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下列几部分的介绍,来解读IMS、软交换和NGN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基于IMS如何实现网络融合,并讨论在这个新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  相似文献   

7.
IMS、软交换、NGN:网络融合和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对IMS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可以说,IMS的出现,给本已在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技术方面达成的共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使得整个电信网络的演进变得复杂起来。  相似文献   

8.
殷月明 《现代通信》2005,(11):40-42
自从3GPP在其3G 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给予了IMS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殷月明 《现代通信》2005,(12):29-32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给予了IMS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主编寄语     
《电信科学》2006,22(4):I0001-I0001
作为电信网络未来的演进方向——NGN,其核心网究竟应走向何方,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前几年软交换看起来是一个理想选择,然而经过几年的争论、试验,发现软交换虽然优点不少,并能解决现有PSTN的一些问题,但很难担当实现移动和固定网络融合的重任。而起源于3GPP的IMS却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成为实现未来融合网络的希望之星。ITU-T、3GPP、TISPAN等标准化组织已将越来越多的关注力转向IMS,电信设备厂商更将IMS看作是电信市场重新洗牌的一个重要机遇,不遗余力地推广,如朗讯科技宣称在全球已经签订了39份商用和测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通信网络的IP化和宽带化,进而实现NGN的目标,是电信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详细分析了目前电信网络向NGN演进的两种主流方案:软交换和IMS.结合国内外状况,认为现阶段IMS和软交换应该共同存在,相辅相成;从长远来看,IMS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通信网络的IP化和宽带化,进而实现NGN的目标,是电信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耐细分析了目前电信网络向NGN演进的两种主流方案:软交换和IMS。结合国内外状况,我认为现阶段IMS年软交换应该共同存在,相辅相成;从长远来看,IMS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软交换技术和IMS技术是NGN网络发展过程中较受关注的技术,IMS在其本质上归于软交换的范畴,它秉承了软交换的主要技术特点.IMS是3GPP的R5版本中的一个子系统,且被引入到TISPAN的NGN构架下,用来实现包括语音业务、视频业务、数据业务的多媒体电信业务.本文介绍了IMS的主要特点及其网络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电信软交换网络向IMS平滑演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TSI TISPAN在3GPP定义的IMS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固定接入方式的支持,并作为固网NGN的标准。本文介绍了ETSI TISPAN中IMS的体系架构,对软交换和IMS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探讨了软交换网络向IMS平滑演进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5.
NGN是网络演进的目标,而IMS是下一代网络融合中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标准组织3GPP、TISPAN定义的IMS网络架构及基于IMS的NGN网络架构及主要的研究问题,最后讨论了网络融合的目标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1 IMS 最近几年,通信界有两个吸引眼球的名字:“IMS”和“WiMAX”。IMS最早出现在3GPP的文稿中,其中文名称为IP多媒体业务。在3GPP的Release5中,第一次真正定义了IMS域;2004年,ITU决定在3GPP的IMS基础上发展NGN,使NGN有了一个明确的体系结构,也促进了下一代固定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张学清 《通信世界》2005,(46):31-31
随着电信网络的演进和相关业务的迅猛发展,通信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技术需求与新业务需求。传统的核心网逐步向NGN/软交换和IMS方向发展,而接入网则呈现山以2G、3G为基础的各种无线网络的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18.
固网软交换向IMS演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网软交换向IP多媒体子系统(IMS)演进应采用合理的方法、步骤和策略。演进可以在继承原软交换(SS)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业务仿真子系统(PES)业务功能的前提下,平滑地向IMS演进,逐步引入、扩展多媒体和移动业务,实现核心网层面的固定和移动融合(FMC)。下一代网络(NGN)核心控制层的软交换和IMS在基本架构上没有实质冲突,软交换主要面向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仿真业务,而IMS为实现FMC和多媒体业务,在移动性、安全、服务质量(QoS)、开放业务架构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扩展,软交换向IMS演进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对于已经采用软交换的运营商,采用演进的方式实现基于IMS的全业务的NGN网络,可以节约投资,减小网络改造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信息化以及对通信要求的提高决定了下一代网络(NGN)的产生。软交换和IP多媒体系统(IMS)是下一代网络融合中两个重要技术,它们属于NGN发展中不同的阶段。文章首先详细介绍了NGN的定义和特征,然后介绍了软交换和IMS的概念及基本系统结构,对软交换和IMS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对网络融合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NGN、软交换和IMS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一代网络(NGN)是业界的热点话题,其中关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软交换(Softswitch)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达成共识。软交换和IMS都是属于NGN的业务网。软交换从设备的实现而言,应该可以平滑演进到IMS,但是从网络的演进而言,由于软交换将主要支持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PSTN/ISDN)业务,而它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都是在本地实现,因此要实现向IMS的平滑演进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