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不离     
下课铃刚打过,你的电话就拨进来,你的声音含混不清。我皱了皱眉,将手机拿得远了些。你又重复了两遍:周末回来吗?过了三十五岁生日后,同样的话你总要重复几次,起先我以为你担心我听不清,后来才明白是你怕跟我讲一遍我听不懂。为什么我听不懂,需要你不断重复?在你心中我就如此笨拙吗?小小的种子沾染了黑色,迅速在心里抽枝发芽繁茂生长起来。  相似文献   

2.
“今年春节我们家不燃放烟花爆竹了。”“为啥?”“因为,我与蓝天有约!”“蓝天是谁?”……今天,像这样的对话我与小区的小朋友重复了5次,与爸爸、妈妈同事的小孩重复了3次。与亲戚家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重复了5次,与要好的同学重复了4次!  相似文献   

3.
“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苇塘?”年轻人停住脚步,回过头来打量了我一眼.有些迷茫。“是的。就是苇子壕。”我知道家乡人是这样称呼苇塘的,重复了一句。  相似文献   

4.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许多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第1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教学过程中,忽然有学生问我:“老师,这句话连续出现了三个‘都’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不是重复啰唆吗?”是啊,这是不是重复啰唆呢?我顺势引导学生:“大家再仔细读一读课文,品味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相似文献   

5.
我的困惑     
我们都是初中生了,不少同学的心理、思想开始发生许多微妙的变化。 我的同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有时会莫名地伤感,我不解,低声问他:“是不是每个青春期的同龄人都会这样呢?”他答非所问,重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我心理年龄25岁。”我困惑不解,是什么让我的同桌开始了早熟?  相似文献   

6.
本学年,我就教师经常反复地讲,学生听得不想再听,可当遇到类似题目时,部分学生依然"重复昨天的故事",一错再错。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吗?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一错再错呢?作为一线教师,我进行了一些深入的反思、研究。  相似文献   

7.
口头禅大家都知道,就是说完一句话后面还有一句重复的。 我爸爸的口头禅是“烦死了”。有一天晚上,爸爸说:“儿子走,洗澡去,烦死了!”我问爸爸:“洗澡也烦吗?”爸爸说:“不烦啊。”我说:“那你怎么说‘烦死了’?”爸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相似文献   

8.
夏末宣言 命运既没有给我头上罩上五彩光环,也没有无情地把我打入谷底.这就是我,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孩. 老妈有一句话说对了,我确实是骄傲的,骄傲、敏感而自尊. 这些过去被视为平常的场景现在都成了珍贵的回忆,为什么人们总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这样的事一再重复上演?你以为你是谁?这话对我来说,特别刺眼刺耳.我自认做事问心无愧,为什么总是得到别人这样的评价?只有不愿去接近的人,没有难以接近的人.  相似文献   

9.
熟人们一见到我就问到那个问题。学什么专业呀?我也不能扫人家的兴,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那个答案:“会计。”他们听后的反应各异,更有人说:“学会计有什么用?现在的会计人员多的是。”我听后心里总不是滋味,但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笑笑作罢。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我总是狭隘地认为,一次活动,开展一次是新鲜的,如果相同的内容重复开展,激情肯定就没了。那么,拿什么去感染孩子们呢?所以,我对“一课三研”活动很抵触。  相似文献   

11.
王洪梅 《学语文》2012,(2):75-76
很多时候,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会有这样的困扰:学生作文素材越来越单一,单一的越来越重复。如何让学生的作文丰富起来?在此我将借助图式理论来解决写作教学中的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写作教学要培养的是什么?写作学习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朱莉 《福建教育》2014,(4):63-63
幼儿教育工作充满了重复、琐碎与辛苦,我曾不停地问自己:我能带给孩子们什么?我怎样更好地尽到教师职责?这些问题一度让我陷入焦虑。直到我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丽莲·凯兹的著作——《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心里困惑全然退去,一股激情涌动胸中。  相似文献   

13.
爆笑超市     
<正>鸡蛋撞鸡蛋物理课上,老师在讲能量守衡:“一个鸡蛋去撞另一个鸡蛋,谁碎了?”一位同学举手:“心碎了。”老师:“谁心碎了?”同学:“母鸡的心碎了……”充值去营业厅充话费,客服问:“How much?”我愣了,英语都普及到这地步了吗?我回答:“Fifty.”她也愣了,又重复了一次。我这才听明白,她问的是:“号码是?”  相似文献   

14.
退休后,每天重复着孤寂与乏味的生活,我时时自问:人们常说的人生第二春,难道就是这样萧瑟吗?我不甘心。  相似文献   

15.
“长虹电视维修别太拖拉”看着11月3日天津《今晚报》上的冰冷的黑色大标题,看着用户来信,我的心也坠入漆黑的冰窖。“长虹”、“维修”、“拖拉”这些词语是如此的刺眼,但又似曾相识,类似的错误重复发生着,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办?我苦苦探求者答案,陷入深深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成长的蜕变     
2007年5月16日睛这样的日子是不是永远没有尽头了?我的高一就要毁在这永无止境的可怕的重复中了吗?我的脑袋里塞满了问号,头好疼,我多想把它们都拉成感叹号,可正如我初三日记里写的,我无能为力。我连活下去的力气都没有了,哪还有精力去摆平那不计其数的问号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充满宿命的意味,就像那失而复得的东西,那修好的木桥,那些准时出现的雏菊。当这一切来临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那是一场爱情?原谅我重复这样一个故事,重复大雨中低矮房檐下的一瞥惊鸿,重复那个男子有些木讷的言语……  相似文献   

18.
吴泓瑾 《小火炬》2012,(1):44-45
一阵微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在心里盘算着日子:已经是12月31日。这一年过得如何呢?每一年都在重复那365个日子,但每一个日子有着不一样的记号一这就是记忆。这时我才想起,原来往年的岁末,也有过同样的微风。  相似文献   

19.
杨静 《教育文汇》2012,(1):41-41
这是两年前我上的一堂口语交际课,主题是学会安慰。教材提供了三种情况。我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然后请他们任选一种来说一说。这个教学流程很顺利,可是我仍然很纠结——这就是口语交际课吗?这两周一次的口语课,每次重复着相同的过程,只是内容不同而已。难道口语交际课就不能上出不一样的味道吗?  相似文献   

20.
内容简介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我看见一只红色的鸟在看我。”“红色的鸟、红色的鸟,你在看什么?”“我看见一只黄色的鸭子在看我。”……随着这样一问一答的句子、重复的韵律与节奏,一本充满各种动物与色彩的图画书在孩子面前慢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