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就DPSA方法测定小鼠肝、肾脏中铜(Cu)、铅(Pb)、镉(Cd)、锌(Zn)含量的各种最佳条件的选择,并用原子吸收法(AAS)做相关性对照实验,证实此法在医疗和科学研究上的可行性,是具有推广价值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三钾二枸椽络合铋(De-Nol)为对照药物,研究了麦滋林-S(Marzulene-S)对幽门螺旋菌(HP)的抑菌效应。采用琼脂稀释法观察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麦滋林-S对HP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MIC80为750g/ml。其抑菌机制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6组小鼠分别饮用铅浓度为0、2、10、25、100和200mg/L的水3个月,以脾淋巴细胞数和脾淋巴细胞3H一TaR参入量为指标,观察其免疫功能和其DNA损伤的非程序合成(UnscheduledDNAsynthesis,UDS)的变化。结果表明,浓度为10mg/L以上组的脾淋巴细胞数和脾淋巴细胞UD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并且,饮水铅浓度增加与脾淋巴细胞数和脾淋巴细胞UDS的降低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一0.64和一0.74。提示,减少饮水铅污染,对提高人群免疫功能和防止细胞突变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者测定了50例冠心病(CAD)患者及60例正常人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apoB,以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表明,CAD患者与正常人相比,apoB及LPO水平明显增高(P均<0.01),HDL-C及apoAI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apoAI、apoB、HDL-C及LPO的变化幅度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而依次递增。HDL-C为判断CAD病变严重度的最佳参数。CAD缺血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高血压者尿儿茶酚胺(UCA)与动态血压(ABP)的关系。方法:用HPLCECD测定30例糖尿病高血压者(HDM组)及25例糖尿病血压正常者(NDM组)UCA浓度[c(UCA)]昼夜UCA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同时监测24hABP。结果:HDM与NDM2组间以及血压昼夜节律反转(n=10)与非反转者(n=43)间日、夜及24h尿的NE、E水平均无显著差异,UCA与24hABP指标间亦无显著相关,而尿白蛋白排泄率(ruae)则HDM组显著高于NDM组,血压节律反转者高于非反转者;HDM组日DA、24hDA均显著低于NDM组,且日、夜及24hDA与ruae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活性在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产生机制中似不占主导地位,而糖尿病肾病变可能起重要作用;外周DA水平降低有可能参与糖尿病高血压及肾病变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大鼠的肌肉损伤模型上,探讨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推断生前、死后损伤的可能性。结果显示:生前实验组伤侧肌肉的SOD活性与对照侧肌肉相比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MDA的含量与对照侧肌肉相比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死后实验组伤侧肌肉的SOD活性、MDA含量与对照侧肌肉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前损伤组SOD活性、MDA含量的差值与正常组和死后损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组SOD活性、MDA含量差值与死后损伤组差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表明:通过检测局部组织肌肉的SOD活性及MDA含量可区分生前、死后伤。可望在今后的法医学实践中验证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检测粘膜抗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及中性粒细胞产生的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及组织中丙二酰二醛(MDA)含量,旨从另一侧面探讨它们与损伤的关系及L-SOD的保护机理。  相似文献   

8.
免疫灵合剂对肾虚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研究肾虚、脾虚和脾胃湿热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3组患者的CD3+、CD4+细胞低于健康人(P<0.01);脾虚、脾胃湿热患者的CD4+/CD8+比值低于健康人(P<0.01),而肾虚患者却高于健康人(P<0.01)。用免疫灵合剂治疗30例肾虚患者,结果表明肾虚患者治疗后的CD3+、CD4+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说明补肾治疗能增强肾虚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CD4+/CD8+比值能指导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和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冠心病(CHD)、恶性实体瘤(MPT)病人和正常对照(NC)者血浆脂蛋白(a)(Lp(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显示,CHD组(19例)Lp(a)水平(mg/dl)为22.07±12.65,MPT组(26例)为23.28±11.80,两者均显著高于NC组(40例)的16.65±7.61(分别为P<0.05,P<0.01)。CHD组TG、TC和ApoB均高于NC组者,ApoA-I则低于NC组者。MPT组TG、TC、ApoA-I和ApoB均低于NC组者。作者结合文献分析认为,Lp(a)在CHD的发生发展以及MPT的增殖与转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注随机单一供者血小板(SD)与输注随机多供者血小板(MD)疗效的比较。方法:对接受血小板输注的住院病人,SD组78例和MD组35例,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LCT),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计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MD组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和抗体强度明显高于SD组(P<001),CCI值明显低于SD组(P<001)。结论:输注随机单一供者血小板比输注随机多供者的血小板,无论在同种免疫性抗体形成的比例,还是在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和预防同种免疫反应的产生,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分析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87名糖尿病住院病人,根据性别分为两大组,各组又根据糖尿病类型及正常对照分为3小组,每小组内根据年龄≤50岁和>50岁再分组,测定血清中骨钙素(bone GLA-protein osteocalcin,BGP),降钙素(calcitonin,CT),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25-羟维生素 D_3(25 hydroxy vitamin D_3, 25-OHVitD3),1,25-双羟维生素 D3(1,25-dihydroxy vitamin D_3, 1,25-(OH)_2VitD_3)。以本院同年龄,同性别正常职工60名为正常对照。结果:Ⅰ型糖尿病≤50岁年龄组,无论性别,血BGP、CT、1,25-(OH)_2 VitD_3均低于正常对照和血型糖尿病组,PTH高于正常对照组,TRAP、25-OHVitD_3与正常对照和Ⅱ型糖尿病组无差异。Ⅱ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以上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Ⅰ型糖尿病组骨代谢血生化有改变,尤其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糖尿病并发胆囊结石的高危因素,探讨预防方案。方法:研究对象197例分成四组。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组(A组,n=32),糖尿病无胆囊结石组(B组,n=36),胆囊结石无糖尿病组(C组,n=62)和对照组(无糖尿病无胆囊结石,D组,n=67)。对比研究各组血脂、载脂蛋白(Apo)、磷脂(PL)、脂蛋白(a)(LP(a))及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A组、B组与D组比较,甘油三酯、ApoB、ApoC2、ApoC3、Apo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具有胆囊结石血脂的特点。更存在ApoA1、ApoA2、ApoA1/ApoB、HDLc/TC比值(A组)等反映保护因子水平的显著下降,P均<0.01。A组与B组比较,空腹胰岛素浓度有升高倾向(P=0.076),餐后胰岛素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除HDLc/TC比值下降(P<0.01)外,所有血脂、载脂蛋白、PL、LP(a)、GHbA1C、空腹及餐后血糖、C肽水平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程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1)糖尿病并发胆囊结石的高危因  相似文献   

13.
利福平乙基纤维素微球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下丘脑背内侧核(nucleus dorsomedialis hypothalami, NDM)升压反应的机制。 方法:大鼠脑内或静脉注射不同药物,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1)谷氨酸(glutamate,Gin)注入NDM,P物质注入室旁核(nucleus  paraventricularis,NPV)或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均引起升压反应;(2)NDM升压反应可被双侧NPV或RVL内注入P物质拮抗剂衰减,但RVL内注入阿托品无此效应;(3)静脉注射酚妥拉明也能使NDM升压反应减小,而心得安或甲基阿托品静脉注射对该反应无影响。结论:Glu注入 NDM可通过NPV(P物质受体)和RVL(P物质受体)-交感缩血管神经系统引起升压反应。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10991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了解安徽省糖尿病(DM)患病情况,分析其患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6个地市10991人进行了糖尿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1)DM和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为2.24%及4.45%,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92%及3.77%,其中无症状新发现DM人数占患者人数55.69%,在农村尤为突出。(2)DM、IGT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高峰在60岁以上组,与劳动强度呈负相关。(3)肥胖、超重组DM、IGT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低体重及消瘦组;DM、IGT组BMI、WHR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WHR在DM、IGT两组间差异亦存在显著性。(4)有DM家族史者DM、IGT患病率均高于无DM家族史者。(5)DM、IGT高血压及临界高血压伴发率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者。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服糖后2h血浆血糖与年龄、DM家族史、体重指数、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与劳动强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年龄、DM家族史、体重、血压与劳动强度是DM、IGT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及蛋白C活性水平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5例糖尿病(DM)及22例健康对照组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DM组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组低于无并发症组,但无统计学意义。DM组血浆蛋白C活性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提示DM患者存在凝血系统激活及AT-Ⅲ的消耗,而蛋白C与DM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观察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36例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病者透析前后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结果显示,MHD病者透析后血甘油三脂(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轻度升高,载脂蛋白B-100(apoB-100)明显升高,总胆固醇(TC)、apoAI、apoAⅡ、apoCⅡ及apoCⅡ/apoCⅢ均明显降低;CAPD病者治疗后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VLDL-C、apoB-100、apoCⅢ较透析治疗前明显升高,而apoAⅠ明显降低;有动脉硬化合并症的透析患者,其脂质代谢紊乱明显重于无动脉硬化的患者。上述事实表明,透析病者有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CHD和CAPD对透析病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有不同,且两者均存在加速和对抗动脉硬化因子的失衡,有明显的促进动脉硬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诊断年龄的影响以及患有糖尿病的父母对子女NIDDM发病影响的差别。方法:对199例有家族史及273例无家族史的NIDDM患者诊断年龄、父母亲NIDDM发病情况等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NIDDM患者诊断年龄明显早于无家族史者(46.2岁vs52.2岁,P<0.01);(2)家族中母亲患糖尿病者多于父亲(36.7%vs19.1%,P<0.01);(3)父母糖尿病史是NIDDM的重要危险因素,它们的作用相互独立且相加;(4)各种遗传背景对NIDDM发病的影响顺序为:母亲>父亲>二级亲属>同胞。结论:(1)有遗传倾向的NIDDM患者的诊断年龄提前;(2)母亲对NIDDM遗传的影响大于父亲,父、母亲的作用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8.
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与血清脂蛋白(a)〔Lp(a)〕的关系。方法Lp(a)用比浊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酶法。结果正常对照组(50例)和肾病综合征(40例)Lp(a)、HDL-C、LDL-C分别为192±56mg·L-1、1.35±0.28mmol·L-1、3.32±0.48mmol·L-1和279±46mg·L-1、0.81±0.32mmol·L-1、5.42±0.56mmol·L-1。结论Lp(a)、HDL-C、LDL-C测定对提示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肾损害情况,以及在并发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都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了解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理和探索其治疗方法。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标准对照组(组1)、实验对照组(组2)、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组(组3)。取损伤前及损伤后不同时间的颈内静脉血、伤后3h大脑皮质,测定观察指标。结果:组3大脑皮层的丙二醛(MDA)含量和水含量、颈内静脉血液中MDA浓度均较组2低(P<0.01);大脑皮层的光、电镜观察显示:组3的损伤程度较组2轻。结论:FDP对创伤性脑水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表现为: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减轻脑水肿和保护神经元生物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三甲二枸橼酸络合铋与硫糖铝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复发率的比较张信(附属门诊部)关键词三甲二枸橼酸络合铋;硫糖铝;消化性溃疡中国号R975三甲二枸酸络合铋(胶体铋,商品名De-Nol)和硫糖铝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理类似,均有保护消化道粘膜作用。胶体铋是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