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另类文化是一种偏离了主流文化的亚文化,它强调独特差异,具有鲜明的相对性.在现实生活中,它主要表现在青年人身上,这是由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氛围和青年人心理特点决定的,对此社会应该保持一种宽容和爱护的心态,积极担当起引导的责任,使青年人做出明智的选择,投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恋综“上头”现象既是当下城市单身青年情感满足的代偿机制多元化的一种表现,也折射出青年人对理想化恋爱关系模式的渴望。恋综节目之所以能吸引青年人,深层逻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满足了在亲密关系理性化的背景下青年人期待理想化情感的需求,为青年人提供了情感代偿的体验;二是通过强化暂时性的脱嵌体验、模糊虚拟与真实的边界,让青年人获得主位控制感和实践感。对于青年人的现实婚恋实践来说,恋综“上头”既是一种情感赋能,又是一种现实消解的力量,需要个人、媒介和国家各个层面的对话、反思和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3.
我们往往习惯于从生理与心理的角度来解读青春期。本文则试图从人类文明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的视角加以解释。本文通过历史与青年的互动关系的阐析,揭示现代化进程中青年应有的地位、作用与使命,进而呼吁成人社会应对孩子社会尽心尽责,使成人社会为青年一代创造的青春期,真正成为青年人通过自我教育、实现全面发展的创造期,从而使人类文明持续发展、人类文化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年轻人     
(1)天真,是心灵环绕外界事物运行中,自然流露的一条感情轨迹,老年人表演青春戏,纵然能演到维妙维肖的程度,但仍令人感受到一种漫画式的失真。那是因为天真原本是不能表演的,天真乃是青年人的“专利”。(2)精力与朝气是两码事。年轻人具有充沛的精力,但不一定表现为蓬勃的朝气。精力是一种尚未指明去向的生理现象;而朝气则表现为蓬勃向上的精神追求.试想,那些精力充沛而精神昏昏噩任的青年,或躯体健旺而秉烛游戏人生的年轻人,能说他们富有朝气,拥有青春吗?(3)青春赋予青年人视城通体了然,少有俗成的束缚与定见的宰割,…  相似文献   

5.
嘻哈治疗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文化敏感性的模式.它是综合了已有的音乐治疗、行为治疗和叙事治疗等治疗方法的概念和技术,不仅适用于个人或小组治疗.也适用于短期和长期的治疗。此外,嘻哈治疗能吸引案主参与到活动中并激励他们讨论,还能促进案主对生活问题、争论分歧和个人经历进行批判性反省。它也要求工作员在融入青年文化的同时,尝试解构青年人消极的态度、信仰和行为,并以健康,积极的目标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6.
在电视时代,音乐电视,这种深受青年人喜爱的节目形式,更加广泛和深入地介入到青年人的生活当中.它作为一种广告必然与消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种特殊广告浸润下,青年的消费观念究竟受到怎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本文试图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戴海 《老年人》2008,(1):22-23
我的履历分为两段:年轻的时候,在党校当教师,跟着老者学老成;中年转入大学工作,又感染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退休以后,我则在书房,在旅途,俨然“不知老之将至”。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多元文化的产生与碰撞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16年以来,"丧文化"现象在网络空间骤然兴起,它以"丧"表情、"丧"语言等带有"丧"特征的符号来表现青年人颓废、悲观的负面情绪,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在特定时空节点出现的一种亚文化现象,网络"丧文化"现象的产生与流行,必然与当下青年群体的生活现状与复杂心态密切相关。在信息社会的土壤中产生的"丧文化"不仅仅在内群体迅速发酵,还扩散到了整个社会环境当中。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文化的符号,流行歌曲根植于所处时代的现实土壤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流行歌曲以一种鲜明的风格记录时代声音,为我们透视青年亚文化流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摇滚”歌曲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青年释放自我与现实抗争的文化情结;“怀旧”音乐是青年人在“前面无路想回头”境况下的一种心理调节;以“自我”为主题的歌曲是青年主体意识增强的现实回应;“佛系”歌曲映射了青年人自由空间被挤占后的一种养心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萍 《现代交际》2011,(1):57-57
原始宗教是生活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所创造的一种宗教体系。它与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属于一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在精神方面具有多种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1.
政治行为与参与特征往往受特定社会形态的影响。今天的法国青年人对体制内参与渠道的认同感大大降低,日益疏离于政治投票及政党、工会生活,转而采用其他更直接更符合个人意愿的政治参与方式。但这种变化并不能说明代议制民主在青年人那里遭遇到认同危机,它实际上反映了青年人对传统政治参与方式有效性的理性反思,是一种对公民政治生活方式的创新与重构,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个人经历、社会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他们的政治态度和参与方式及参与度。  相似文献   

12.
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青年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它是青年人的一种反抗形式,是青年人试图确立自我形象、强调个人意志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3.
张亚飞  枨体 《职业时空》2008,4(11):44-44
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那不仅是一场军事战争,而且是一场“文化战”、“思想战”。“文化侵略”作为侵略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是与军事侵略、经济掠夺相始终的。  相似文献   

14.
将网络"丧"文化的创造、传播和解读放置于青年话语形成的整体脉络中进行分析,通过文献梳理和民族志访谈的方式来收集和提炼素材,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文本建构上,不同形态的"丧"文化表达均运用了与主流叙事相分化的逻辑和修辞,语言上呈现出反讽和自贬的意味;在认知结构上,"丧"不等同于青年的真实状态,"丧"文化的情绪表达与实际操作之间形成了不协调、不一致的反差;在心理动机上,"丧"文化反鸡汤的自我嘲弄实际上更偏向一种网络叙事,是青年群体为逃避或减轻现实压力所创设的一处临时场所;在情感认同上,"丧"式表达在互联网空间里的流动使得面临困境的青年人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成为一种认同塑造与解构的方式;在影响机制上,"丧"具有反向赋能的积极意义,能让青年人认清处境、感受危机、重新崛起,甚至激励成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三俗文化泛滥,充斥在社会各个角落,作为青年人成长摇篮的大学校园也难以避免,对大学生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三俗文化出现的原因,与大众文化的关系,简单剖析了三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影响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中逐步被"边缘化",改革开放之后"洋节"以全新的庆祝方式满足了现代青年人对休闲、娱乐、聚会、消费的要求。随着我国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青年人注重自我价值,自我意识凸显,个性独立张扬。在"洋节"的退烧中创立专属自身群体的独特节日,并赋予节日以文化内涵。从社会文化的多维度视角透视青年自创节日文化的原因,审视其活动内容,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厉春雷 《公关世界》2009,(12):16-19
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文化符号,积淀了传唱不竭的屈子舍身爱国的情结。它已经超越了饮食的范畴,演绎为一种历史的记忆和象征。当端午节与粽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时,似乎着意要把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镌刻在五芳斋品牌的印记里,把粽子作为一个文化解读的密码,演绎一种历史的文脉。于是,五芳斋演变成为了端午节的另一种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18.
张戈  侯麟 《城市》2015,(11):28-32
文化规划是对文化资源的盘活与应用,社区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基本单位,汇集着文化从业人员、文化设施使用和文化活动参与的主体。以智慧社区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文化规划有文化数据获取、文化交流与传播平台的搭建以及文化数据库建立3个方面的独特优势。当前在文化规划引入城市规划的框架下依然存在文化规划处于从属地位、规划者能力挑战以及无法满足文化规划技术要求等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导的智慧社区文化规划体系,以期把握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下社区及城市居民文化的变迁,增强文化规划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一段美丽的姻缘,成就了创业的冲动与成功,进而有了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一切都源自于一种爱。  相似文献   

20.
付伟  张绍波 《职业时空》2008,4(1):111-112
一、高等学校建筑文化的内涵 作为一种艺术的体现,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建筑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价值以及所属地区的区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成环境中的反映。建筑文化是由“内核”文化与“外缘”文化构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