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强化太湖流域江河湖连通 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太湖流域利用现有水利工程体系调引长江水,加强江河湖连通,多次缓解了太湖流域供水安全的“燃眉之急”。并促进了河湖水体流动,改善了水环境。为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流域水资源及水环境的新要求。太湖流域相关规划进一步强化江河湖连通,加强太湖与长江、杭州湾、平原河网的水力联系,提高流域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由于江湖关系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洞庭湖区垸内和垸外水体交换的机会减少,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文章在调查研究洞庭湖区河湖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洞庭湖区河湖连通的整体布局方案,并分析研究了河湖连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洞庭湖区河湖连通工程在洞庭湖综合治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太湖流域管理与治理举措中的"综合调度"作为研究重点,在回顾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将其置于建设幸福河湖的视角下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并以幸福河湖为目标提出具体建议,为今后更好地发挥流域综合调度作用、助推幸福河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露  刘鹏  唐仁  蒋燕华 《江苏水利》2024,(3):17-19+24
从洮滆地区水环境、水生态和河湖引排等方面的现状分析,从高标准建成太湖上游生态屏障的要求,针对性地提出河湖生态治理路径,通过控源截污、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综合管理,全力复苏河湖生态,改善环境质量,形成太湖流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流域河湖生态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出台为依法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推进河湖水系连通、保护重要河湖水体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流域立法是加强流域管理和保护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近年紧密结合流域水利实际,以贯彻执行《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抓手,完善配套法规体系,依法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  相似文献   

6.
太湖流域主要为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流域内众多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已初步形成流域防洪与水资源调控工程体系,保障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流域现行综合调度难以充分考虑水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统筹兼顾流域防洪、供水、水生态3个安全协调难度较大。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倒逼太湖流域要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流域水生态文明,因此,流域生态友好型的调度研究迫在眉睫。阐述了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以及生态友好型调度的基本概念,结合平原河网地区主要特征以及流域调度理念的转变,初步界定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生态友好型调度的内涵,梳理总结流域生态友好型调度亟需研究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太湖流域面向"三个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综合调度深入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利工程调度是合理调控流域洪涝、改善水资源与水环境条件、发挥水利工程减灾兴利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不同阶段,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供水和水生态安全有不同的需求和侧重,太湖流域的调度管理也紧紧围绕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与优化。本文总结了太湖流域防洪与水资源调度实践,回顾了流域防洪与水资源调度理念、调度目标、调度任务等随流域工程体系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转变历程,分析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流域调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并对如何做好太湖流域调度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突出量质并重 保障流域供水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流域综合规划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流域水利面临的形势,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突出量质并重,着力解决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低等突出问题。规划提出优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布局,加快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供水备用水源体系,保障流域人民饮用水安全;规划坚持治污为先,坚持入河污染物总量与断面水质浓度双控制,加强太湖、太浦河、望虞河等重要河湖水域和省际边界主要水功能区水质浓度控制和监督管理;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和水环境改善"三位一体"的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布局,加强江河湖水系连通,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规划实施后,可提供更清洁的水源和更充足的水量,满足流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人口持续聚集、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流域供水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针对流域洪涝灾害特点和水资源状况,结合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管理现状,分析了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调度与管理、大型浅水湖泊及河网受损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流域水文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及风险决策、流域水利现代化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太湖流域水利科研的核心需求以及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其中,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大型浅水湖泊及河网受损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流域水文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及风险决策技术、流域水利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是太湖流域水利科研创新的主要需求。  相似文献   

10.
《人民黄河》2017,(6):28-33
为解决水库库容与来水量不协调的问题,提出修建分洪隧洞连通两水库(连通水库)来分配洪水,提高流域水库群的整体防洪能力,实现洪水资源化利用。以连通水库为研究对象,在对连通水库风险辨识和风险估计的基础上构建考虑防洪、发电和供水的多目标风险决策模型,并运用模糊优选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为联合防洪调度方案的优选提供科学的依据。工程实例运用表明,利用连通水库防洪调度多目标风险决策模型可优选出综合效益最佳的防洪调度方案,提高流域的整体防洪能力和水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利用情景分析技术对未来可能影响太湖流域洪水灾害的洪水风险动因和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了影响太湖流域未来洪水风险的动因与响应,在动因与响应的识别和描述的基础上,对动因、响应与洪水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动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大致排序,分析了太湖流域为应对未来洪水风险所采取的响应的影响及其可持续性,总结归纳了太湖流域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异常洪水灾害事件。结果表明,降雨等自然气候和城市化等经济社会因素是影响太湖流域未来洪水风险的主要动因;环湖大堤加固工程、城市地下蓄排系统等是可持续性评价指标较好的响应措施。针对太湖流域可能发生的极端异常洪水灾害事件较多,并且影响重大,提出对这些极端异常洪水灾害事件需要更加深入研究,以便得到更进一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多年实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太湖水环境改善需求,明确了影响太湖水质改善的关键因子,设计了考虑太湖水质指标的流域骨干工程调度方案,并对调度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太湖水质指标的优化调度对竺山湖水质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建议在新孟河江边枢纽调度中考虑太湖水质指标,通过改善竺山湖水质促进太湖总体水质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规范太湖流域涉水项目的建设,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在调查分析太湖流域主要涉水项目建设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太湖流域涉水建设项目防洪影响控制性技术指标体系,初步构建了以"防洪安全"为目标层,以"建筑物形式、行洪畅通、河势稳定、水利工程安全、防洪标准、规划相适性、其他影响"等7个方面为准则层,以23项具体指标为指标层的防洪影响控制性技术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为太湖流域涉水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批与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加之人类活动频繁,太湖及太浦河两岸地区的防洪、水资源和水环境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导致洪涝风险成因复杂,洪水风险长期存在。分析了该地区的洪涝风险特性,包括太湖水位易涨难消、太浦河两岸地区洪涝风险互相转化、上下游洪水风险转移,以及下垫面、引调水的变化而导致的洪水风险分布随之调整等;根据分析结果,对该地区的洪涝风险类型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提升平原河网洪水风险分析技术、建立洪水风险实时分析系统以及探索"风险共担"的洪水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情景分析技术在未来太湖水位预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未来太湖水位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基于情景分析技术,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VIC,水动力学模型ISIS,并结合区域气候模式PRECIS,对太湖水位进行水文-水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未来时期(2021—2050年),太湖流域平原区下垫面不透水面积增加显著,水田、旱地和水面的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太湖汛期最高水位和平均水位较基准期(1961—1990年)均显著升高,未来诱发同量级太湖最高水位的暴雨重现期将显著减小,太湖流域未来大洪水的发生可能更趋频繁。  相似文献   

16.
太湖污染治理涉及很多不确定的科学问题,同时涉及流域社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如何使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形成恰当的水污染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模式,是解决太湖水污染问题的管理基础.本研究从太湖治理的组织模式出发,将太湖水污染治理历程分为单项目治理、蓝藻大规模暴发前项目群治理以及蓝藻大规模暴发后项目群治理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行动者网络关系进行分析.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重构了近期和未来太湖治理的行动者网络结构,并提出构建新型太湖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太湖蓝藻暴发已成为重要水污染事件,是太湖面临的重大水安全问题,气候变化因素加剧了其严重性。为了预测未来由于气候变化对太湖蓝藻暴发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开展了蓝藻生境对气候变化响应关系的研究。基于大量实测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与气候变化情景计算,总结分析了近50年来太湖流域气候变化呈现出气温增高、风速略有下降、日照减少、降雨增多、湿度降低等趋势。气候变化是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气温与风速变化是影响太湖藻类生长的敏感气象因子。气温升高导致的蓝藻暴发风险平均10年将增加约2%,风速降低导致蓝藻水华暴发的风险平均每5年增加约3.5%。结合蓝藻对敏感因子响应关系的试验结果,提出了截污减排、适当清除底泥、打捞蓝藻、调水引流、修复生态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太湖流域防洪调度实际情况,对其气象信息、实时水位及其特征值等水情信息和实时工情分析,进行防洪形势分析。按照太湖流域防洪调度规则,进防洪调度的仿真计算,形成供决策者参考的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9.
《水科学与水工程》2020,13(2):83-94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have changed a number of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 flow in the Taihu Basin. Based on long-term time series of hydrological data from 1986 to 2015, we analyzed variability in precipitation, water stage, water diversion from the Yangtze River, and net inflow into Taihu Lake with the Mann-Kendall test. The non-statio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water stage was first analyzed for the Taihu Basin and the Wuchengxiyu(WCXY) sub-region. The optimized regional and urban regulation schemes were explored to tackle high water stage problems through the hydrodynamic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e following:(1) The highest, lowest, and average Taihu Lake water stages of all months had increasing trends. The total net inflow into Taihu Lake from the Huxi(HX) sub-region and the Wangting Sluic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2) The Taihu Lake water stage decreased much more slowly after 2002; it was steadier and higher after 2002.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Wuxi urban flood control projects, the average water stage of the inner city was 0.16 e0.40 m lower than that of suburbs in theflood season, leading to the transfer of flooding in inner cities to suburbs and increasing inflow from HX into Taihu Lake.(3) The regional optimized schemes were more satisfactory in not increasing the inner city flood control burden, thereby decreasing the average water stage by0.04 e0.13 m, and the highest water stage by 0.04 e0.09 m for Taihu Lake and the sub-region in the flood season. Future flood control research should set the basin as the basic unit. Decreasing diversion and drainage line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can take an active role in flood control.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54—2006年太湖流域6个气象站点的降水、气温资料,探讨了1954年以来太湖流域的气候变化问题,并同时应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和动力降尺度模型PRECIS,对太湖流域的日降水量和日最高、最低气温进行降尺度处理,建立未来2021—205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发生了突变式增温,冬、春季节尤为显著;太湖流域降水变化相对较复杂,Mann Kendall法检测到太湖流域年降水量呈振荡性周期变化,并在1980年和2003年发生突变,而Pettitt方法没有检测出太湖流域年降水量的突变。两种降尺度方法模拟的未来时期日最高、最低气温季节和年的变化情景增幅总体上基本一致,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与Mann Kendall趋势分析结果一致,高排放情景A2下模拟生成的情景增温幅度较低排放情景B2大,最高气温增加幅度比最低气温明显。降水变化情景差异较大,SDSM模拟的未来时期降水并无明显变化趋势,而PRECIS模拟结果与趋势检验结果较为一致,即未来降水增加趋势明显,增幅较大,总体上全流域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