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决定事业的成败。人民群众看社会是否和谐,不仅看党的方针政策是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更直观的是看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否端正,是否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如此,人民群众就拥护;反之,人民群众就反对。因此,充分认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对于完成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当前,领导干部队伍作风总体上是好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在去年,应对重大挑战,完成各项重大任务的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问题仍然相当突出,给党和国家工作、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一贯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是把它看作是一个关系到人心向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大问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性工程,必须切实抓紧抓好.应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成长环境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等三个方面着重抓起.  相似文献   

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党中央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治.笔者认为讲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讲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不仅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执行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略万分重要;认真分析、准确评估当前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的现状,加强和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关心民众疾苦,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坚持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是始终保持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也是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加强政治道德修养,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保持清正廉洁,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论坛》2001,(11):20-21
讲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讲政治.说到底,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即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的领导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在理解掌握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中,增强自觉性,发挥创造性,培养坚韧性,带领群众努力完成党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9.
权力观是对权力的来源、性质以及权力如何运作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权力观认为:在权力的来源上,人民群众是理性和法定上的权力所有者,是权力的主体;在权力的授受上,人民群众是授权者,党是受人民群众的委托行使权力,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干部的权力具有天然的为民性。领导干部权力观的为民性具有理论合理性、现实必要性等重要意义,领导干部只有树立为民性的权力观,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谨慎运用手中的权力,才能在实践中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相似文献   

10.
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就是要帮助领导干部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说到底就是要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各种不良风气时常侵袭干部队伍的情况下,领导干部更应当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更应当严以律己,防微杜渐,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能力,从而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真正成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领导核心和出色的带头人.一、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