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燕萍 《新中医》2021,53(15):91-95
目的:观察温经蠲痹法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湿痹阻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2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加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片,观察组给予温经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加小剂量醋酸泼尼松。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CCP)水平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水平及寒湿痹阻证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SR、RF、CRP、CC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4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关节冷痛、肢冷、晨僵、关节屈伸不利、畏寒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观察组5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SOD、TA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SOD、TA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经蠲痹汤联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RA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氧化应激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通络蠲痹汤配合针刺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11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实施电针结合自拟通络蠲痹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腰部疼痛、下肢痛及麻木、步行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情况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5.96%,高于对照组的61.40%(P0.05)。结论:自拟通络蠲痹汤配合针刺对腰椎管狭窄患者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腰部疼痛、下肢痛及麻木、步行能力情况,降低炎症水平,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类风湿关节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络除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络除痹汤治疗。治疗3月,观察2组总有效率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7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ESR、CRP、RF较前下降(P<0.05,P<0.01)。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络除痹汤联合西药治疗RA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中医科病房和门诊就诊的RA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加味蠲痹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相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方法,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王锋 《新中医》2021,53(6):62-66
目的:观察清热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蠲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统计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P)、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相关分子-1A(TL1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 (IL-17)、白细胞介素-1 (IL-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4%,对照组为76.1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晨僵及口渴汗出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晨僵及口渴汗出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α1-AGP、TL1A、CRP、IL-17、IL-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α1-AGP、TL1A、CRP、IL-17、IL-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α1-AGP、TL1A、CRP、IL-17、I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对照组为7.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α1-AGP、TL1A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热痹方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甲氨蝶呤片10 mg/次,口服,1次/周;观察组同时服用热痹方1剂/d,口服,2次/d,2组均连续治疗20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晨僵持续时间、VAS评分、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晨僵时间、VAS评分、RF、CRP、ESR、CCP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痹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湿热痹阻型RA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清热通络宣痹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庆宪 《中医杂志》2004,45(6):437-438
目的:观察清热通络宣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湿热阻络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治疗组36例采用清热通络宣痹法(自拟通关宣痹汤),对照组33例服用正清风痛宁片,分别观察疗效、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与关节肿胀指数,及抗"O"(ASO)、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够改善上述观察指标(P<0.05或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和ASO、CRP、ESR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双手握力与关节压力指数的改善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热通络宣痹法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对RA活动期关节功能改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温化蠲痹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NFα-及IL-1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温化蠲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其减少西药用量及稳定病情作用,初步探讨中药温化蠲痹方治疗RA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络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风湿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络蠲痹汤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及晨僵时间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RE、ESR、CRP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g G、Ig M、Ig A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蠲痹汤有利于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减轻患者负担,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RA)应用蠲痹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关节液中炎症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34例R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非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美洛昔康+甲氨喋呤治疗,观察组予蠲痹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理化指标、关节液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及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表达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2.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tate,ESR)值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关节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生理健康总评(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心理健康总评(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MP-3及RANKL水平降低,OPG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RANKL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风寒湿痹型RA应用蠲痹汤加减治疗更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症状体征、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2.
郭德斌  何书平 《光明中医》2010,25(4):624-625
目的观察清风蠲痹汤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重症类风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重症类风湿采用清风蠲痹汤配合甲氨蝶呤关节腔注射。结果清风蠲痹汤配合甲氨蝶呤关节腔注射治疗重症类风湿疗效显著。结论清风蠲痹汤配合甲氨蝶呤关节腔注射,为改善重症类风湿病预后和长期缓解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3.
孙三成 《西部中医药》2006,19(10):17-18
目的:观察自拟通阳化瘀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以通阳化瘀蠲痹汤为 基本方随症加减,内服与外敷相结合治疗RA患者32例.结果:临床控制2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显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0.6%.结论:通阳化瘀蠲痹汤治疗RA,能有效缓解疼痛,消除肿胀,恢复肌肉、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蠲痹通络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方蠲痹通络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对实验对象的临床症状变化、相关血液学指标等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指标转阴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蠲痹通络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自拟散寒化瘀通络方对湿寒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8例湿寒痹阻型R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戈利木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散寒化瘀通络方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实验室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39/49)(P<0.05);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D  相似文献   

16.
李慧 《新中医》2009,(11):79-80
目的:观察自拟益幼蠲痹汤治疗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JR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幼蠲痹汤治疗46例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无效的JRA患者。4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3.5%。结论:益幼蠲痹汤具有清热养阴、宣痹通络的作用,对JRA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2001年5月—2006年5月,笔者应用自拟蚂蚁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108例,并与布洛芬作对照,收到良好效果,兹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208例,随机分为2组。蚂蚁蠲痹汤组(治疗组)108例,男45例,女63例;年龄19~62岁,平均40.1岁:  相似文献   

18.
罗俊生 《中医药学刊》2003,21(2):304-304
用自拟蚁附蠲痹冲剂治疗RA64例,按求治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4例,两组间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别,治疗组用蚁附蠲痹冲剂,对照组用正清痛风宁肠溶片治疗,结果采用Radit分析,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了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功能指数,血沉,全血粘度值等5个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和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评价蠲痹颗粒对寒湿痹阻和肾气虚寒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40例.全部患者均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次,1次/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蠲痹颗粒,15g/次,3次/d;对照组口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 mg/次,2次/d.两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①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71,P<0.05);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32,P<0.05).②同组间疗效及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疾病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86.7%,U值分别为-5.50、-3.67,P<0.01或0.05);(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0%、80.0%,U值分别为-2.909、一3.992,P均<0.05)].③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ESR( 17.05±7.15) mrn/h、RF (32.46±14.22) U/L方面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蠲痹颗粒治疗寒湿痹阻和肾气虚寒型RA疗效确切,其中寒湿痹阻型RA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自拟益肾化痰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群  郑宏岭 《四川中医》2005,23(7):43-43
目的:观察益肾化痰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方法:采用益肾化痰蠲痹汤为基本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8例。结果:总有效率97.3%。结论:益肾化痰蠲痹汤方治疗RA有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