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tal cell angioma,LCA)是一种原发性脾脏血管性肿瘤,最早是由Falk~([1])在1991年报道并命名的,因其同时表达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并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电镜证实,被认为是起源于脾脏红髓的窦岸细胞(littoal cell),故称之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  相似文献   

2.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近来才被认识的一种仅发生于脾脏的良性血管性肿瘤,极为罕见.由Falk等[1]于1991年首次报道,至今国外仅报道数十例,国内报道不多.我院收治2例脾脏LCA,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y cell angioma,LCA)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间经病理及临床确诊的3例LCA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3例平扫均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影;动脉期增强表现均为轻度不均匀强化,动脉期显示的病灶数目明显多于平扫;延迟期病灶填充,与周围脾脏实质强化一致。结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多层螺旋CT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应用于临床上该类患者的诊断及脾脏的切除术式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一种极罕见的特发于脾脏的血管源性肿瘤,其组织起源为脾脏红髓的内皮细胞,即窦岸细胞。由Falk等[1]于1991年首次报道,因其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临床医师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易误诊。本文对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脾LCA进行报道与探讨。1病例患者,女,52岁,因"间断性上腹部胀痛2周"入院。既  相似文献   

5.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新近认识的一种由脾血窦成分组成的罕见的脾良性血管瘤.由于肿瘤细胞的来源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电镜证实为脾窦内皮细胞,即窦岸细胞,故命名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近期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3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疗效。结果:3例患者成功施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手术时间125~190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术后住院6~11 d。术后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作为临床罕见疾病,腹腔镜脾切除术完全可达到根治效果,且手术安全、微创。  相似文献   

7.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新近认识的一种由脾血窦成分组成的罕见的脾良性血管瘤。国内罕有报道,我院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B超发现脾脏包块3年余入院。查:营养良好,无贫血貌,脾于侧卧位可触及,血Rt:RBC4.89×1012/L,WBC4.81×109/L,  相似文献   

8.
正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一种原发性脾血管性肿瘤,最早是由Falk在1991年报道并命名的,因其同时表达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志,并起源于脾红髓的窦岸细胞,故称之为LCA~([1])。LCA在临床上比较罕见,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一例LCA,现汇报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32岁,因反复中上腹疼痛1余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来微创外科快速发展,尤其在近十年,超声刀凭借操作方便、止血效果好、灼伤范围小的优点,使微创外科的手术范围进一步扩大。自1991年Delaitre等[1]成功实施首例腹腔镜脾脏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以来,LS在脾脏外科治疗中逐渐代替传统术式而成为治疗脾脏相关性疾病的首选术式[2]。LS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术中是否能精细分离脾二级脾蒂血管,尤其注意离断胃短血管,否则出血的风险会增加[3]。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21年共施行LS术11例,其中2例脾功能亢进症,1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8例创伤性脾破裂;术后有3例出现出血,将3例LS术后出血病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脏单发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单发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临床表现及CT特点。结果 18例单发脾脏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中,血管瘤2例,其中1例明显强化,1例边缘结节状强化;3例淋巴管瘤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3例较大窦岸细胞血管瘤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逐渐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与周围组织相仿,另2例边缘轻度强化;3例较大硬化性血管瘤结节样转化病灶内见"辐轮状钙化"及"辐轮状强化",另1例病灶内见液化坏死;1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平扫及增强无特征性改变;1例巨块型淋巴瘤动脉期可见"血管漂浮"征;2例淋巴瘤呈轻度均匀强化。结论 CT可较清晰地显示脾脏病灶的大小、形状、密度、边界及强化程度,对脾脏单发肿瘤或肿瘤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oral cell angioma LCA)是新近认识的一种由脾血窦成分组成的罕见的脾良性血管瘤。国内罕有报道,我院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FasL嵌合蛋白修饰的供者脾脏细胞输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ProtEx~(TM)源蛋白修饰技术,将FasL嵌合蛋白修饰供者WF大鼠的脾脏细胞,在围手术期分次输注给受者ACI大鼠.施行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按注射细胞的不同处理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1)SA-FasL修饰的供者脾脏细胞组(SA-FasL组,n=23);(2)链霉亲和素蛋白(SA)修饰的供者脾脏细胞对照组(n=20);(3)未修饰的供者脾脏细胞对照组(n=8).围手术期未作任何细胞治疗为空白对照组(n=10).将耐受大鼠脾脏细胞输注给未处理ACI大鼠再行心脏移植.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将第三方F344大鼠心脏移植给耐受大鼠,观察排斥反应.结果 SA-FasL组移植心脏长期存活率为70%,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耐受大鼠的脾脏细胞输注能够过继转移免疫耐受;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与第三方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表明形成了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结论 FasL嵌合蛋白修饰的供者脾脏细胞输注能够诱导供者特异的免疫耐受,这一简便高效的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的MDCT/MRI表现,提高对此类肿瘤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LC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总结LCA影像学特点。结果 9例LCA中,脾脏体积肿大或局部肿大8例;肿块呈类圆形,表现为单发病灶3例,多发病灶6例,所有病灶最大直径(2.6±1.7)cm。MD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边界不清5例,增强扫描病灶迅速廓清,部分病灶边缘呈“环状”强化4例,静脉期及延迟期呈“填湖样”渐进性强化。MRI 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2例单发肿块呈“快进慢出”延迟强化的特性且三期强化程度均高于脾脏。结论 LCA的MDCT及MRI表现有肿瘤局部外凸、假包膜及“雀斑”征,增强扫描对于LCA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胰脾联合移植后供、受体脾脏的细胞凋亡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胰脾联合移植后供、受体脾脏的免疫反应和细胞凋亡变化。方法 对封闭群大鼠行胰脾联合移植 ,于术后 3、7、12、2 0d摘取供脾和宿主脾脏 ,观察组织学和细胞凋亡变化 ,并与正常脾脏比较。结果 术后供脾肿大明显 ,宿主脾脏不肿大。供、受体脾脏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均明显增大 ,宿主脾脏淋巴母细胞转化活跃 ,供脾淋巴母细胞比例较少 ,2 0d时 ,供脾白髓纤维化 ,宿主脾脏则无。供脾细胞凋亡在术后第 3、7、12、2 0天分别为 ( 4 0 .95± 9.40 )、( 4 5 .19±7.93 )、( 3 9.0 9± 8.12 )和 ( 2 8.77± 5 .97)个 /高倍视野 ;宿主脾脏细胞凋亡分别为 ( 4 0 .49± 7.2 6)、( 68.91± 6.94)、( 2 8.40± 5 .2 8)和 ( 2 4.5 6± 3 .5 2 )个 /高倍视野 ;均显著高于正常脾脏 (P <0 .0 0 1)。结论 胰脾联合移植后 ,供、受体脾脏内细胞凋亡活性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时脾脏巨噬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时脾脏巨噬细胞(Mψ)的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12例,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组),同期外伤脾破裂患者4例(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脾脏切除术.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脾脏组织Mψ,RPMI-1640培养液将收获的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应用Vybant Phagocytosis Assay试剂盒、人TNF-α EliSpot试剂盒、DQTM ovalbumin试剂盒检测脾脏Mψ的吞噬、分泌及抗原呈递功能.结果 与正常脾脏Mψ相比,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脾脏Mψ的吞噬率、抗原呈递阳性细胞比例和分泌TNF-α的阳性细胞数(每105个细胞中阳性分泌细胞数)明显增高(86.4±7.1比61.8±4.1,26.3±1.6比15.6±1.8,387.0±24.3比240.3±13.0,P<0.01).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时脾脏Mψ吞噬、抗原呈递和分泌功能明显增强,细胞处于活化状态,进一步说明门静脉高压症时脾脏没有完全丧失免疫功能,但可能处于某种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脾大、脾亢微渡部分消融脾脏组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脾大、脾亢患者在腹腔镜下或超声引导下经皮行脾组织微波定量消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结果 治疗后1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细胞水平明显升高.B细胞水平每个检测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脾脏微波消融体积≤20%组CD3,CD4+细胞水平治疗后1个月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3个月时较1个月有所下降;CD8+细胞水平治疗后1个月、3个月均高于治疗前;CD4+/CD8+比值治疗后呈下降趋势;B淋巴细胞水平呈上升趋势:NK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脾脏微波消融体积20%-40%组CD3、CD4+、CD4+/CD8+比值、B细胞、NK细胞水平治疗后1个月、3个月均高于治疗前水平,呈上升趋势;CD8+细胞水平治疗后1个月、3个月低于治疗前水平,并一直呈下降趋势.其中治疗后3个月,该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消融体积≤20%组.结论 微波定量消融脾脏治疗脾大、脾亢的疗法是一种微创的相当于部分手术切除脾脏的治疗方法,不仅维持了脾脏免疫功能还可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微波消融脾脏体积大小与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肿大脾脏的免疫功能状况及其调节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静脉血和脾脏组织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及Foxp3的表达,目的在于探讨自然调节性T细胞与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时脾脏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调节脾脏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通过RNA干扰技术诱导产生的CD8+ CD28-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细胞)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取SD大鼠骨髓,培养分离树突状细胞(DC),设计、合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类小片段干扰RNA(siRNA),以MHC Ⅰ siRNA转染DC.先以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液刺激转染MHCI siRNA的DC,然后将DC与从SD大鼠脾脏分离得到的CD8+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通过磁珠法分离出Ts细胞.分别在由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反应细胞)和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胞(刺激细胞)组成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数量不等的Ts细胞,检测反应细胞增殖情况;分别以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胞和卵白蛋白(OVA)刺激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然后再按不同比例加入Ts细胞,检测各组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在由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液和Ts细胞组成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可溶性重组白细胞介素2(rrIL-2),观察IL-2对Ts细胞功能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Ts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γ干扰素(IFN-γ)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和实时PCR检测Ts细胞上CD25分子的表达.结果 Ts细胞对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和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胞之问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于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和OVA之间的MLR则无抑制作用.在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液和Ts细胞组成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rrIL-2后,SD大鼠脾脏细胞的增殖并无明显增加(P>0.05).与CD8+CD28+T淋巴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比较,Ts细胞的TGF-β和IFN-γ 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P<0.05),而CD25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经MHC I siRNA干扰的DC能够诱导CD8+T淋巴细胞产生CD8+ CD28-Ts细胞;Ts细胞在体外具有免疫抑制特性,其免疫抑制作用不被外源性IL-2所逆转,且其免疫调节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门静脉高压症(PH)脾脏内淋巴细胞数量及增殖功能的变化,为深入研究PH时脾脏免疫功能状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12例P脾亢病人的手术切除脾脏作为实验组,4例正常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手术切除脾脏为对照组,称重后分离淋巴细胞,细胞计数板计数,计算淋巴细胞的相对数(每克脾脏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数)和绝对数(整个脾脏内淋巴细胞总数),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脾脏内淋巴细胞密度和分布,MTT法观察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H脾脏内淋巴细胞的密度降低,分布状况兀明显区别;每克脾脏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相对数)显著减少[(0.822±0.157) × 108,对照组(1.174±0.254)×108,P<0.01],但由于重量较正常显著增加(832.6±278.2,对照组211.7±85.6,P<0.01),淋巴细胞的总数(绝对数量)明显增多[(0.685±0.072)×1011,对照组(0.366±0.057)×1011,P<0.01],并且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增强,T细胞(0.022±0.005,对照组0.015 ±0.003,P<0.05),B细胞(0.034±0.006,对照组0.023±0.001,P<0.01).结论 PH脾脏内淋巴细胞密度和相对数量虽然减少,但其绝对数量增多,并且增殖功能增强.从这一角度考虑,PH脾脏可能仍具有免疫功能,但可能处于某种紊乱状态.对PH脾脏免疫功能的确切评价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除了含有大量的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K细胞、NK细胞、LAK细胞等免疫细胞外,还能分泌促吞噬肽(tuftsin)、补体、免疫核糖核酸(iRNA)、TNF、IL等免疫因子参与机体特异或非特异性免疫[1].tuftsin作为脾脏特有的体液因子存在着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