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颗粒料中豆粕最适粉碎粒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生产条件下不同豆粕粉碎粒度对颗粒饲料的质量、生产效率、能耗和仔猪消化率的影响,确定豆粕在仔猪颗粒料生产中最适粉碎粒度.试验选用筛孔孔径为1.0、1.5、1.5+2.0、2.0 mm的筛片组合对豆粕进行粉碎获得粒度为450、540、683、827 μm的豆粕,然后经过混合制粒.评价粉状配合饲料和颗粒料的质量,分析粉碎和制粒过程中生产效率和单位产量电耗,并进行仔猪消化试验研究粒度对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粒度提高,混合均匀度(CV值)呈一次线性或二次曲线增高(P<0.05),粒度为450 μm和540 μm时饲料混合均匀度最好;粒度的提高显著的降低了颗粒料的硬度和稳定度(PDI)(P<0.05),但对颗粒料的含粉率无影响(P>0.05);随豆粕粉碎粒度的增加,各粒度组之间粉碎过程生产效率显著提高(P<0.05),粉碎单位产量电耗明显降低,但对于制粒过程却没有影响(P>0.05);粒度对颗粒料的干物质消化率、有机物质消化率均无影响(P>0.05),但对蛋白质消化率、能量消化率影响明显(P<0.05).因此,540 μm为仔猪颗粒料中豆粕的最适粉碎粒度,即1.5 mm筛孔孔径为粉碎豆粕的最佳筛片孔径.  相似文献   

2.
豆粕粉碎粒度对肉鸡颗粒饲料质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直径1.5、2.0、2.5mm的3种规格的筛片对豆粕进行粉碎,得到豆粕的质量几何平均粒度分别为505.34、637.32、716.80μm,然后制成肉鸡颗粒料,比较颗粒料间的质量,分析粉碎和制粒过程中生产效率和单位产量电耗,并且进行代谢试验研究粒度对营养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用1.5mm直径筛片粉碎豆粕生产的颗粒料硬度和稳定度(PDI)均高于(P<0.05)2.0mm和2.5mm直径组,但含粉率没有差异(P>0.05).1.5mm筛片进行粉碎豆粕的单位产量电耗明显高于2,0mm和2.5mm直径组(P<0.05),但制粒的单位产量电耗2.5mm组最低,2.0mm筛片组综合生产成本最低.1.5mm和2.0mm筛片组CP的代谢率显著高于2.5mm筛片组(P<0.05).豆粕粉碎粒度对肉鸡的OM、DM、GE代谢率和代谢能(ME)均没有影响(P>0.05).孔径为2.0mm的筛片为生产粒径为3.2mm的肉鸡颗粒料的最佳筛片筛孔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变频器将电源频率分别控制在10、20、30、40和50 Hz,以调整粉碎机电机转速;在不同频率下,分别用φ5 mm、φ2.5 mm孔径的筛片进行试验,以确定蛋鸡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大豆粕粉碎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粉碎机输入电源频率的大小影响粉碎粒度,随电源频率提高,粉碎效率增加,粉碎粒度减小;在试验条件下,豆粕粉碎后含水量有增加趋势;生产蛋鸡配合饲料,推荐粉碎大豆粕时的参数为筛片孔径φ5 mm、粉碎机锤片末端线速度52.19 m/s(粉碎机转子直径560 mm,输入电源频率30 Hz).  相似文献   

4.
研究锤片式粉碎机筛孔直径对玉米和小麦粉碎粒度、生产效率和颗粒饲料品质的影响。采用工厂实际生产条件下的锤片式粉碎机,选用2.5、3.0和3.2mm孔径的筛片,对玉米和小麦进行粉碎,测定并计算几何平均粒径,混合制粒后,评价颗粒料的品质,统计粉碎过程中生产效率和单位产量电耗。试验结果表明:筛孔直径显著影响玉米和小麦几何平均粒径(P0.05),且与筛孔直径存在线性相关(P0.05);筛孔直径显著影响玉米和小麦的粉碎生产效率及电耗(P0.05),显著影响颗粒饲料混合均匀度、硬度及含粉率(P0.05)。  相似文献   

5.
饲料粉碎粒度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饲料粉碎粒度与蛋白质溶解度、饲料粉碎粒度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关系,以及猪饲料粉碎粒度、鸡饲料粉碎粒度、鱼虾饲料粉碎粒度和反刍动物饲料粉碎粒度的研究状况;综述了饲料原料/产品粉碎粒度与粉碎机机型及筛片孔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饲料粉碎粒度与蛋白质消化率的体外消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初步找出不同原料不同粉碎粒度与消化率的关系,本试验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复合处理法,分别对不同原料的不同粉碎粒度试样进行体外消化试验,测定出不同原料不同粉碎粒度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5种原料(玉米、麸皮、豆粕、棉粕、菜粕)的消化率随粉碎粒度的减小而增大,而且消化率与粉碎粒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但是随着粉碎度的减小,60与80目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将团头鲂饲料原料用锤片式粉碎机在3种不同孔径(0.8、1.0、1.2 mm)的筛片下进行粉碎然后制成颗粒料,并选用450尾团头鲂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饲喂上述3种饲料,研究不同孔径筛片粉碎团头鲂饲料对其加工性状、鱼体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筛片孔径与粉碎机产量呈正相关,与单位产量电耗呈负相关,1.2 mm孔径组的饲料硬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另两组,0.8 mm孔径组饲料溶失率显著低于1.0 mm孔径组(P<0.05),0.8 mm孔径组饲料淀粉糊化度极显著高于另两组(P<0.01);1.0 mm孔径组的团头鲂增重和增重率均高于另两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0.8 mm孔径组(P<0.05),0.8 mm孔径组的肥满度显著高于1.2 mm孔径组(P<0.05);各组肝体比、肠道相对长度和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综合比较,团头鲂饲料采用1.0 mm孔径的筛片粉碎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和β-淀粉酶法分别测定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探讨了粉碎、调质和制粒对二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调质前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与粉碎粒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淀粉糊化度受粒度影响很小;调质使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增加9%~12%和11%~15%,二者的增加值与粒度也呈负相关;制粒使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进一步增加2%~3%和3%~5%.对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原料性质和粉碎贡献率为82%~83%,调质为13%~15%,制粒为3%~4%;对于淀粉糊化度,原料性质和粉碎贡献率为52%~56%,调质为30%~38%,制粒为10%~14%.  相似文献   

9.
分别选择10日龄和30 日龄AA肉仔鸡各144只,均随机分成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采用粉料和颗粒两种料型,每个料型4个粉碎粒度梯度(378、430、516、590, μm),利用传统全收粪尿法,研究制粒与粉碎粒度对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肉鸡18-21日龄时,粉料的养分和能量利用率高于颗粒饲料,饲喂粉料时,养分利用率随粉碎粒度(378, 430, 516, 590, μm)的增大而线性增大(P < 0.05),饲喂颗粒料时,养分利用率随粉碎粒度的增大反而线性降低(P < 0.05)。两种料型对粒度变化出现了相反的效应。肉鸡38-41日龄时,颗粒饲料养分和能量的利用率高于粉料,不同粉碎粒度不再影响肉大鸡日粮的养分利用率(P > 0.05)。结论:料型和肉鸡日龄会影响原料粉碎粒度对养分利用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豆粕作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探讨球料比、豆粕浆液浓度以及搅拌器转速对豆粕颗粒粒度d(50)的影响,得出豆粕的湿法超微粉碎工艺参数为:球料比4(m/m),豆粕浆液浓度25%,搅拌器转速750 r/min,球磨介质Ф10 mm氧化锆球,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颗粒d(50)为24.2 μm,效果优于气流干法粉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