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高黏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高黏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藻酸双酯钠片,每次100mg,每日3次。治疗组采用口服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每日1剂,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分别为(1.63±0.09)mPa·s和(1.02±0.51)mPa·s,红细胞比容分别为(41.52±2.68)%和(38.50±5.89)%,纤维蛋白分别为(4.21±0.98)g/L和(3.40±0.96)g/L,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高黏血症效果良好,具有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胆固醇、血压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鼻觑的临床疗效已在实践中得以证实【'」。临床发现,鼻呢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后其值明显下降【'-'」,由此设想活血化瘀止鼻翩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于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为进一步证实鼻激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确系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笔者从1995年8月至1996年6月,以血浆纤维蛋白原值为指标,对因严重鼻觑而住院的患者分中药组及对照组共sl例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经一般处理未能止血而住院的男性严重鼻咽患者,年龄16-sl岁,随机分为两组:1.中药组(28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高黏滞血症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 ,探索中药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复合因素 (高分子右旋糖酐、肾上腺素、牛血清白蛋白 )、长时间 (112 d)造高黏滞血症兔模型 ,随机分为益气活血、滋阴活血和活血化瘀 3个治疗组 ,观察高黏滞血症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及 3类活血组方的干预作用。结果 :(1)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高黏滞血症模型兔血浆血栓素 B2 (TXB2 )和内皮素浓度显著升高 ,而 6 -酮 -前列腺素 F1α浓度显著降低。(2 )活血化瘀类中药能显著降低高黏滞血症模型血浆 TXB2 水平。 (3)益气活血、滋阴活血及活血化瘀组方对高黏滞血症模型兔血浆 6 - keto- PGF1α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4 )益气活血及单纯活血化瘀类中药能显著降低高黏滞血症模型兔血浆内皮素水平。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活血化瘀中药治疗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降纤1号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92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1例运用中药降纤Ⅰ号治疗,对照组9l例运用降纤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肝肾功能和治疗后的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11%,对照组总有效率62.9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显差异(P<0.01),说明2组降低纤维蛋白原的作用相似;治疗组治疗前后PT和APTT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延长(P<0.01);对照组的出血副作用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 中药降纤Ⅰ号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豁痰化瘀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高黏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6例COPD伴高黏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豁痰化瘀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FVC、FEVl、FEVl/FVC等肺功能指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豁痰化瘀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敷贴治疗COPD伴高黏血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和血液高黏状态,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由于血液循环动力学障碍,致使血液高粘状态和纤溶机制低下,易引起肺小动脉血栓形成或使原发病加重,甚至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故改变血液高黏着状态、阻断和逆转血栓形成是治疗肺心病加重的难点。为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干预治疗的效果,我科对2001年10月-2003年5月间收治的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表达水平测定,并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干预治疗对其的影响,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滋阴润燥、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慢性咽炎的理想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观察对比中药治疗组(n=50)与西药对照组(n=48)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和92%,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18.8%和47.9%(P<0.01)。结论:中药滋阴润燥,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慢性咽炎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消栓降脂丸治疗高粘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栓降脂丸(XSJZ)治疗高粘血症的疗效。方法:用XSJZ治疗高粘滞血症患者130例,每次10g,每天3次,连服21d。设五福心脑康对照组124例,21d后复查血流变、血脂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2.31%和73.30%,治疗显效率分别为70.76%和48.39%,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较对照组下降显著。结论:XSJZ治疗高粘血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煎剂对强直性脊柱炎(AS)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2组均采用柳氮磺吡啶加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中药煎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IgA、纤维蛋白原及晨僵情况。结果:①2组的总缓解率分别为93.6%和73.9%(P〈0.05);②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IgA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之间比较,治疗组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IgA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案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明显优势,且能较快控制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0.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征血症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力  罗卫东等 《陕西中医》2001,22(10):595-596
目的:探讨中药对肾病综合征并发的高粘滞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的高粘滞血症,并与复方丹参片进行对照,结果:血府逐瘀胶囊可显著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及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P<0.05),且能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P<0.05)。提示:此胶囊通过降低血脂、血粘度、对抑制肾病综合征肾脏固有细胞的增生及改善肾血流量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茶色素治疗高纤维蛋白原和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对茶色素在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方面的疗效研究较多,但对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治疗则报道较少。笔者从2006年4月~2007年6月临床观察了茶色素对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脂血症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高纤维蛋白原(Fbg)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6~7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退黄类中药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虎杖汤加减(虎杖、丹参、板蓝根、茵陈、生大黄、山栀子、白术、山豆根、生黄芪等)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116例。结果:总有效率94%。提示:本方法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退黄,降低胆红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8例高粘滞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d,2周1个疗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治疗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全血述原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后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改善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药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活血化瘀药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理,对31例住院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的检测,以发现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规律。运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黏度(低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还原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全血比黏度(低切)治疗前后有比较显著差异(P<0.01)、血浆比黏度、还原比黏度有显著差异(P<0.05)、全血比黏度(高切)、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提示活血化瘀药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国家专利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以"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中医药(中药组方、中成药、中药静脉制剂)为干预手段的研究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V1.1),采用apropri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对其进行无监督数据挖掘,对其用药频次、归经、四气、五味、组方规律、新方组合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组方共172首,238味中药,统计出频次≥10次的中药有31味,频次位于前5位的有丹参、川芎、黄芪、当归、赤芍;频次20次的药物组合有21组,核心组合20组,新方5个。结论:中医药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以活血(养血)化瘀、补气行气为治则,根据疾病的不同,兼顾平肝潜阳、开窍醒神、化痰除湿。  相似文献   

16.
以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高粘滞血症肝癌患者,并与化学治疗进行对照,经65例(治疗组39例,化疗组26例)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活血化瘀组有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作用,化疗组变化不大,两组结果对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腔细管引流术后中药活血化瘀治疗伴有高凝状态的炎性渗出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膜肥厚、粘连的疗效。方法:将同期伴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炎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胶囊2~3个月,对照组不用中药,3个月后对比胸膜肥厚、粘连程度。结果:治疗组41例中有25例无或轻度胸膜肥厚和粘连,11例出现中度胸膜肥厚和粘连,5例出现重度胸膜肥厚和粘连;对照组40例中有14例无或轻度胸膜肥厚和粘连,15例有中度胸膜肥厚和粘连,11例有重度胸膜肥厚和粘连。两组对比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伴有高凝状态的炎性渗出性胸膜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尽快充分引流胸腔积液的同时,尽早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法在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治疗中的作用及该法对缺血性中风的症状、血浆纤维蛋白原、血脂的影响。方法:将所选入的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神经内科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予以益气活血化痰法和活血化瘀法治疗。观察两组问治疗前后疗效及血脂、纤维蛋白原变化。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评定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作用经统计学检验,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优于单纯活血化瘀法。  相似文献   

19.
补阳还五汤治疗肾病综合征高粘滞血症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采用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及中药联合强的松对6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观察治疗。结果提示:肾病综合征确实伴有高粘滞血症,并且发现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等血浆因素引起。加味补阳还五汤不仅能够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改善肾血管的微循环,而且能够抑制强的松的致粘作用及其容易反跳的副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脑康是根据活血化瘀治则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疏风通络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脑康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发现给予高浓度脑康的大鼠其血液粘度明显改善,实验证明对红细胞比积(PVC)、纤维蛋白原(PFC)和血沉几项指标也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