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该文提出了网络编码在非对称三点协作传输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协作分集技术和网络编码技术的联合运用,不但可得到无线通信传输系统的分集增益,也可得到系统的编码增益。该文设计的方案,充分考虑无线通信环境的差异性,利用非对称调制方式,在保证较差通信环境中取得通信可靠性的同时,在较优链路采取较高速率进行传输,利用较优链路传输更多的信息,实现系统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方案的具体实现中,通过在中继链路的中继节点加入已知信息实现网络编码,使得系统的译码性能得到增加。仿真结果表明,将网络编码技术应用于非对称协作分集通信中,相对比非协作传输方案可增加分集增益,降低系统的误比特率。跟传统对称传输系统相比,可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提升了系统传输容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非协作通信和传统协作通信系统不能达到高天线分集增益的问题,提出基于网络编码的用户协作系统模型.研究了基于网络编码不同协作用户的天线分集增益,并分析非协作机制、传统用户协作机制和基于网络编码用户协作机制的中断概率.理论分析和系统仿真表明,基于网络编码的用户协作系统能显著降低系统中断概率,获得更大的分集增益,且协作用户数越多,系统分集度越好.  相似文献   

3.
传统协同分集通过使网络中各单天线用户共享彼此天线,形成虚拟多天线阵列来实现空间分集,使得体积和功耗受限的网络终端也能获得分集增益,然而这并没有将信道编码和空时编码结合起来以使系统得到编码增益。为了能够获得编码增益来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编码和分布式空时分组码级联方式下的两用户协同分集方案,并且在准静态的瑞利衰落信道下对系统误码性能进行了理论推导和系统仿真,给出了误比特率的上限解析表达式。在协同用户间信道存在噪声的情况下,我们分别对CRC-DSTBC和CC-DSTBC级联下的发射方案进行了性能分析和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协同用户间的信道存在噪声,本文所提出的协同分集方案与传统协同分集相比,不但获得了分集增益,同时也得到了编码增益,系统误比特率大大降低,从而显著提高了系统性能,并且这也和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协作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空间分集技术,用户节点彼此共享天线,获取分集增益,有效提高系统性能。网络编码能够减小系统中断概率,解决网络拥塞问题,从而提高传输有效性。文章主要研究了机会式网络编码在分布式天线协作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其中断概率。结果表明网络编码可以节省时间成本,提高系统吞吐量。其中,当用户和中继之间不存在误码时,网络编码能够减小系统的中断概率;当用户和中继之间存在误码时,机会式网络编码的中断概率最低。  相似文献   

5.
池新生  郑宝玉 《信号处理》2012,28(11):1613-1619
本文应用非对称信道编码和网络编码技术实现了双向中继信道中非对称速率的传输。现实中无线通信环境具有差异性,通信链路状况也不相同。利用非对称编码方式,在较差链路引入更多的冗余信息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也在较优链路采取较高的传输速率,充分利用较优链路传输更多的信息。同时,通过协作分集技术,在接收端得到传输信息的多个副本,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分集增益。在中继链路加入网络编码,增加了系统的通信效率和编码增益。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非对称编码方式,在较差链路端使用冗余更多的信道编码方式,不但可以实现可靠性传输,也比对称编码方式传输更多的信息。同时,利用协作分集技术,提供多个译码信息副本,增加了译码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6.
在两跳协作通信中,第一跳增益来自接收分集,第二跳主要增益来自协作编码.利用协作中继节点的多天线构成的MIMO系统,构造一种新型的连续STBC编码,VBLAST-STBC混合解码的中继HARQ策略,可以同时有效获得HARQ的时间分集增益以及空时编码的分集增益与复用增益.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Relay-STBC-HARQ策略可以充分挖掘第一跳的分集增益以及第二跳的协作增益,不仅可以获得可靠性覆盖,而且可以在误码率、码率与时延间获得一种弹性平衡.  相似文献   

7.
针对采用有限域网络编码的多源多中继协作通信系统,提出一种以极大最小距离可分码作为网络编码的自适应中继选择方法,将网络编码技术与中继选择技术相结合来提高系统的复用增益。通过分析系统的中断概率性能,得到系统的分集复用折中,由此证明自适应中继选择方法能够在保持协作系统获得满分集增益的同时,使得系统的复用增益不低于1/2。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中继选择方法优于传统的网络编码协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编码的分布式天线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在移动终端实现上的限制,提出分布式天线系统(DAS)的解决方案来获得空间分集增益。采用DAS模型,通过使用一个具有网络编码解码运算能力的辅助天线增强用户与基站间的通信,探讨基于网络编码的天线分集增益。分析比较无辅助天线系统、简单DAS和基于网络编码的DAS中断概率性能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简单DAS,基于网络编码的DAS节约硬件成本并提高了频谱利用率;系统中断概率平均降低0.0164,可获得更大的分集增益。  相似文献   

9.
将酉空时分组编码技术应用于时频调制系统中,该文提出了一种可变发射分集增益的空时/时频调制编码新方案。将已调的时频信号分解为互正交的两子信号,同时运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案即可得到不同的分集增益。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案抗平坦衰落的性能优于Alamouti空时分组编码方案及空时/频移键控编码方案,且当新方案获得二重分集增益时,其相应编码速率优于获得四重分集增益时的编码速率,但抗衰落性能劣于获得四重分集增益时的性能,所得结论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杨波  于宏毅  吕凌  冯强 《信号处理》2010,26(1):104-109
衰落环境中,自动重传技术是实现错误处理、完成数据传输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选择发送的协作网络编码(Cooperative Network Coding based on Selective Transmission,ST CNC),该技术在数据重传过程中,将空时协同发送与网络编码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减少重传次数,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针对一发两收系统,单个中继节点辅助传输的情形,分析了ST CNC的中断性能和网络编码增益,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广播策略,选择发送的协作网络编码可以获得2阶分集增益;此外,在中低信噪比区域,ST CNC同时可以获得明显的网络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机会空时协作网络编码(OST-CNC,opportunistic space-time-coded cooperative network coding),该技术将协作分集技术和网络编码技术有机结合,能够克服无线信道衰落、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网络吞吐.针对间隔两跳的链状网络中进行端到端信息交换的情形,分析了OST-CNC的中断性能和获取的网络编码增益,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数据交互策略,机会空时协作网络编码在获得全分集(获得的分集阶数为参与协作的节点数)的同时,也获得了4/3倍的渐近网络编码增益,由于机会路由的形成,OST-CNC的网络编码增益在中低信噪比(SNR)区域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分集技术是目前的无线网络的研究热点。许多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它的有效性,但是对于大型网络中网络编码技术的应用的研究涉及较少。采用LDPC码的结构研究了协作分集网络中的网络编码构造,并把它拓展到多跳网络中。这种方法可以根据瞬时的网络拓扑结构形成网络编码,从而适应移动环境下多节点的随机接入,通过获得的网络编码增益提高网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张倩  贠莹  袁小刚 《电视技术》2012,36(17):128-130
提出了使用空时Turbo网格编码的MIMO-OFDM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性能,给出了衰落信道中的性能上界以及编码和分集增益表达式。通过仿真评估了空时Turbo网格码在慢衰落信道中的性能,与传统的STTC方法相比,该系统可以获得更好的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分集技术是目前的无线网络的研究热点.许多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它的有效性,但是对于大型网络中网络编码技术的应用的研究涉及较少.采用LDPC码的结构研究了协作分集网络中的网络编码构造,并把它拓展到多跳网络中.这种方法可以根据瞬时的网络拓扑结构形成网络编码,从而适应移动环境下多节点的随机接入,通过获得的网络编码增益提高网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空时码的协作网络编码技术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码的协作网络编码技术(Cooperative Network Coding based on Space-Time code,ST-CNC),该技术将协作分集技术和网络编码技术有机结合,能够克服无线信道衰落,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网络吞吐。推导了采用ST-CNC的两跳链状网络中端到端信息交换的误比特率,分析了该技术带来的分集增益和网络编码增益。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多跳链路的数据交互策略,该技术能够带来明显的性能增益。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机会中继能够在多中继节点的情况下灵活方便地实现协同分集,与采用分布式空时编码(DSTC)实现协同分集相比大大简化了物理层的复杂度,并且能够获得相同的分集增益。鉴于OFDM技术可以有效地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在机会中继的基础上结合OFDM技术,研究多用户协同分集系统性能。提出了机会OFDMA中继的方法,理论上推导了此方法能够带来完全分集增益,并仿真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17.
空间分集与编码调制技术相结合的空时编码技术,可以获得分集和编码增益,具有优异的抗衰落性能。传统空时编码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通过多天线来实现空间分集的,但是由于移动台的尺寸和载频的限制,使多天线技术很难实现。基于复杂系统自组织MIMO无线传输分集和编码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选方案,并且无需通过信道反馈信息,动态分配资源,提高了端到端的通信服务质量(QoS)和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18.
网络编码是一种可以逼近网络容量传输理论极限的有效方法,在无线网络环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无线中继网络中采用网络编码技术,可以使中继节点同时为多个用户转发数据,从而获得较高的转发效率。网络编码在无线中继网络中的典型应用方案包括噪声中继采用置信传播算法实现网络编码,复数域网络编码算法以及信道编码和网络编码联合设计方法,它们均可在获得较高网络吞吐量的同时实现完全分集。在多用户协作通信网络中采用网络编码技术,可获得更高的分集增益以及更低的符号错误概率。  相似文献   

19.
论文导出了分集增益与空间复用增益间的最佳折衷关系式。该关系式为阶梯递减右连续函数,阶梯数等于接收天线数目。分集增益的取值与分组长度有关,只有当分组长度不小于发射天线数目时才能获得满分集增益。折衷关系表明,采用合适的空时编码可以同时获得分集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但是两种增益不能同时达到最大。由最佳折衷关系可以推测一定空间复用增益时可得到的最大分集增益,以及一定分集增益时能获得的最大空间复用增益。  相似文献   

20.
TD-LTE系统存在信道的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偏,导致接收信号是一种有一定频带宽度的混合信号,即所谓的多普勒扩展。多普勒分集技术是解决多普勒扩展现象的关键环节。构建了一种满秩方阵范德蒙预编码矩阵来获得系统的多普勒分集增益。它不改变现有的系统结构,节约了系统的成本。以最小化误码率为前提,给出了这种编码矩阵具体形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依赖于信号的调制方式,在获得多普勒分集增益的同时取得较大的编码增益,能够使系统误码率降低。其性能明显优于其它多普勒分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